發佈L4級自動駕駛方案,Momenta打算如何賺錢?

2020年下半年,近乎“沉寂”的RoboTaxi突然活躍起來。

這個被業界視為“自動駕駛終極境界”的領域,曾因“無法在短期內落地”而飽受非議。過去一年間,不少企業在現金壓力下謀求新的營收方式。如何在短期內盈利,始終是所有RoboTaxi相關企業的思考重點。

近日,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發佈了“飛輪式”L4級自動駕駛的最新進展,以及其在RoboTaxi領域的落地規劃與盈利方面的思考。 

“這是我們實現規模化完全無人駕駛的關鍵技術路徑。”Momenta CEO曹旭東如是描述“飛輪式”L4級自動駕駛在公司的地位。

顧名思義,所謂“飛輪式”L4,指的便是以量產數據、數據驅動算法以及閉環自動化三大因子為核心因素,逐層推動L4級自動駕駛這個“輪子”的轉動。隨着數據量的不斷積累與算法的逐步優化,自動化工具鏈能夠加快迭代,以此實現“飛輪”的加速運轉,最終達到無人駕駛規模化落地的目標。

發佈L4級自動駕駛方案,Momenta打算如何賺錢?

在曹旭東看來,RoboTaxi只有在每個城市部署超過一萬輛車,並至少在十個路況複雜的城市實現落地,才能稱之為“規模化商業落地”。

以“行駛一億公里出現一次致命事故的人類駕駛水平”為參考,要實現以上目標,自動駕駛汽車至少要進行千億公里的測試——相當於100萬輛車,以每天10個小時的頻率不間斷行駛1年。這並不是只靠時間就能達成的目標,車輛還需解決百萬長尾問題,才能確保乘客安全。

目前,能夠部署超過100輛自動駕駛汽車的企業仍屈指可數,更不必提“每天10小時不間斷行駛1年”的條件了。拋開這些因素,實現“規模化商業落地”還需要龐大的數據成本和研發成本。

發佈L4級自動駕駛方案,Momenta打算如何賺錢?

顯然,單靠人力難以解決龐大的成本問題。Momenta的秘訣在於公司的量產解決方案——Mpilot。去年(2019年)3月,Momenta發佈Mpilot規劃,包括高速路場景的自動駕駛方案Mpilot Highway、自主泊車解決方案Mpilot Parking、及針對城區場景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Mpilot Urban。彼時,曹旭東表示一切方案均以可量產傳感器為基礎。

如特斯拉一般,通過在量產車上的大量搭載,Mpilot能夠為Momenta回傳大量真實世界的數據,“只要能收集足夠多的數據,就能自動化地解決絕大部分問題,從而降低研發成本。”曹旭東説道。

這也是“飛輪式L4”方案的核心所在,Momenta選擇以量產數據驅動(Data-Driven)和眾包的方式迭代方案。降低研發成本的同時,大量真實數據也能記錄長尾問題,促進軟件算法持續升級迭代,降低單公里數據成本。

而通過自建的自動化工具鏈,Momenta計劃在數據和算法之間形成自動迭代閉環,不斷建立對問題自動化發現、記錄、標註、訓練、驗證的閉環過程,為技術和產品提供自動化迭代能力。

以此方案為基礎,Momenta預計在2022實現全流程數據驅動的算法,2023年利用閉環自動化實現算法100%自動化迭代。

發佈L4級自動駕駛方案,Momenta打算如何賺錢?

據曹旭東介紹,Momenta已於今年6月獲得蘇州首塊Robotaxi示範應用牌照,後續會在蘇州打造“樣板模式”,確保車企、運營方、地方政府等各參與方都能取得營收。

在他看來,參照網約車模式,以目前每個司機每年10萬元的成本來計算,其5年的成本為50萬元,“預計2024年,自動駕駛方案中價格最高的激光雷達和計算芯片的成本都會大幅下降,整套方案成本會控制在50萬元以內。”

按照規劃,Momenta將在2022年在蘇州實現Robotaxi部分車輛車端無安全員試運營。2024年完全去掉安全員,同時實現單車盈利,完成“商業模式0-1”的驗證,之後做到RoboTaxi多地規模化落地運營,實現“數據和技術上1-N的擴張”。

附:曹旭東QA實錄

Q:我們量產的產品大概什麼時候能真正上線?

曹旭東:今年會有一些量產樣本產品上市,但不是簽訂量產合同。去年和今年我們都有較多的量產訂單,今明兩年陸續有多款量產自動駕駛產品上市。2022年大規模的量產自動駕駛會上市。

Q:2024年如何實現單車盈利?

曹旭東:出租車的成本結構中,最貴的成本就是司機,每個司機每年按10萬元成本來計算,5年就是50萬元。根據摩根斯坦利給Waymo做的報告,美國司機每年成本6萬美金,5年就是30萬美金。 

我們再具體到中國,想要實現盈利,就要把司機或者安全員的成本降下來。有沒有可能把原本的50萬元降到5萬元?是有可能的,這必須把車端的安全員去掉。

去掉安全員後,自動駕駛可能還會額外增加一部分成本,包括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這些量產的傳感器加起來成本可能也就千元級別。當然,Lidar的價格還是挺貴的,之前大幾十萬,現在小几十萬,但這個數字正呈快速下降趨勢。我們只需要裝一個預計2024年價格會進一步降低。

另外一部分成本是計算芯片成本,我們估計那時候要實現L4,算力要達到100T~1000T,成本會降到1萬元多一點。長期來看,如果能把安全員去掉,“飛輪式”L4新增的這部分的成本,一定可以控制在50萬元以內的。 

Q:Momenta是如何思考商業模式上的從0到1、以及技術和數據儲備上的從1到N的? 

曹旭東:公司內部認為2024年是我們的爆發期,首先就是要在蘇州做到單車盈利,相當於RoboTaxi技術從0到1,以及商業從0到1已經被完全驗證了。 

但從1到N快速擴張的話,還需要具備數據和資金兩個關鍵性因素。數據角度來講,我們在蘇州積累三四年,數據量可能就夠了,但後續到其他城市,還需要陸續積累三四年的數據。這樣加起來十幾年過去了,整個技術、商業上的領先性,很容易快速被擴散和稀釋掉。

所以一定要先把各個城市數據處理好,1到N驗證完後,就可以擴張到多個城市,這個數據儲備由Mpilot完成。Mpilot今明兩年開始亮相,2022年大規模亮相,2024年在全球範圍內呈現規模化,如此完成各大城市的數據儲備。 

資金角度來講,假設在2024年到2030年之間覆蓋中國一二線城市,大概需要百萬輛RoboTaxi的規模,每輛車傳感器價格假設30萬元,也需要3000億元的資金量。自有資金很難達到這個量級,如果能調動社會資本的話,完成大量擴張就簡單很多。 

我們先在蘇州打造樣板模式,保證參與的車企、運營方、地方政府等各方都能賺錢,後續在其他地方就可以採取加盟模式,實現大規模複製。我們先得保證單車盈利,後續各方如何分成,可以再談。

如果沒法在短時間內形成大規模的1到N的複製絕對不行,就算商業模式領先、技術領先,10年之後你所有的領先性也會被全部擴散掉。

Q:未來我們的RoboTxi會對公開放嗎?

曹旭東:會對外開放。今年我們拿到了測試牌照,計劃年底和蘇州政府做商業化試運營,希望以一個穩步謹慎的方式逐漸開放,明年會大規模對外開放。 

Q:未來在蘇州或者在其他城市對外開放,會不會成立第三方公司來運營?

曹旭東:要不要在擴張時成立第三方公司來運營,本質上這個不是關鍵問題。我們擴張時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商業模式,如何讓合作伙伴分到錢是最關鍵的,保證各方利益的商業模式是靈活的。 

當然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我們的理念是,在從0到1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完全驗證之前,先不做大規模擴張。因為從0到1還沒被驗證時,做1到N,一定會耗費大量資源、燒大量錢,來達到擴張的目的。但這個擴張不會帶來多大收益,反倒會虧損大量資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55 字。

轉載請註明: 發佈L4級自動駕駛方案,Momenta打算如何賺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