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是拯救傳統媒體經營創收的最後一根稻草?
直播帶貨風靡全國,李佳琦、薇婭等賺得盆滿缽盈,傳統媒體也紛紛試水直播帶貨。
一方面是擁有大流量的網紅主播,一方面是傳播力強的大眾媒體,孰優孰劣?
直播帶貨看似門檻很低,好像找個辦公室、豎個背景板、前面擺個手機就能做。像李佳琦和薇婭那樣的,早在網絡直播野蠻生長的年代便踏入直播帶貨領域,慢慢開始積累自己的粉絲、打造個人IP和個性品牌。等到網紅時代來臨時,他們可以立即將個人影響力化作巨大的流量。加上疫情成為網絡購物的推手,帶貨直播井噴出現,二人的影響力在近兩年達到巔峯一般。頭部主播利用貪圖便宜的心理,以大折扣、超低價刺激人們瘋狂購買,用低售價但高數量吸引品牌方合作,創造了數字的奇觀。
但光鮮亮麗的直播間背後,是主播們沒日沒夜的辛酸、行業泡沫之下的惡性競爭,以及逐漸扭曲的價值鏈。直播行業的流量、粉絲造假,效果注水,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包括對主播專業性的質疑,讓熱度正高的電商直播有些烏煙瘴氣。
此時代表嚴肅權威的傳統媒體的帶貨嘗試,反而成為了一股清流。主流媒體被貼上的嚴肅、官方、公信、社會價值的標籤,代表了信用背書,帶給人們更多的安全感。比起草根網紅,大眾媒體輻射範圍廣、能夠實現更大的自我賦權,並且擁有主持人、編導、運營等專業人才庫和強大的公信力是廣電媒體帶貨直播的先天優勢。
疫情對經濟造成了巨大打擊,國家大力推動消費,想要用擴大內需的方式維持緊經濟的鏈條運轉。傳統媒體更多的是在響應政府號召、助力復工復產、履行社會職責的背景下加入了直播帶貨,帶有社會公益性質而不是為了盈利。特殊時期的特殊直播,對傳統媒體來説,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沒有豐富的經驗,它們只是與品牌方的臨時性合作,沒有完整的產品供銷鏈,就連出現了質量問題估計也難以進行售後的服務。因此,傳統媒體直播帶貨時,應更加註意帶貨直播的品質保證,否則將對自身公信力造成巨大損害。
那麼,傳統媒體如何做好帶貨直播?
1、轉變思維,放棄僵化的體制內思維,學習商業互聯網思維
直播帶貨是商業行為,傳統媒體尤其腰部傳統媒體人不能固守老舊思想,用政治規訓和體制內思維策劃帶貨直播。媒體人要關注互聯網和商業,多學習電商直播和銷售的知識,對接市場,讓直播從“領導滿意”轉到“羣眾滿意”上。
2、公益或扶貧開路,組建直播團隊,尋找平台
傳統媒體用助力經濟、幫扶脱貧攻堅的口號,更容易開拓直播的道路,與自身定位也相符。直播團隊很重要,可以尋找知名主持人為直播引流,讓個性特色、善於表演和銷售的主持人、記者和網紅、明星合作。而媒體自己的平台流量一般不大,直播電商還需要藉助快手、拼多多等商業平台。
3、選擇有特色、品質保證的銷售產品,先與熟悉的品牌商合作
媒體代表公信力,所賣商品不僅要尋求差異化獨特化也一定要有質量保障,嚴格把關檢驗後再銷售。甚至可以公開部分選品標準,讓消費者放心。媒體無法讓品牌商把價格降到很低,也無法給品牌營造巨大的聲勢,所以較容易拿到的帶貨資源是本地產品,或與從前的廣告商、節目贊助商在營銷推廣方面合作。後面再求擴大範圍。
4、利用已掌握的宣傳渠道擴大輻射範圍
媒體掌握很多宣傳渠道,可以利用傳統媒體與兩微一端等渠道多方傳播,為直播造勢和宣傳。
5、分析用户喜好,瞭解用户需求
通過大數據分析來了解你的用户在哪裏,收集私域流量很重要,同時也要通過數據為用户畫像,挖掘瞭解用户需求。
6、制定詳細的責任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好應急預案
單獨組建一支隊伍負責直播,明確個人職責,像準備一台節目一樣認真準備直播流程,做好直播中可能會突發的狀況的應對措施。
7、與品牌方溝通好售後服務問題,專人負責售後
在簽約前就與帶貨的產品提供方協商好退換貨渠道,要保證用户購買後得到周全的售後服務,在直播時為大家提供售後電話或網址等。
8、參與從挑選帶貨資源到直播到售後的全過程
媒體因具有公信力而受到大眾信任,必須對得起這份信任。有時產品有問題,消費者想要維權,商家與主播卻集體甩鍋推諉。媒體要全程參與銷售,甚至可以與市場監管部門合作,一方面監督商家不弄虛作假,一方面承擔起保障消費者權益的責任。
以上僅是傳統媒體做好直播帶貨的基礎事項,若想要有突出成績,必須充分將自身的優質內容創作優勢融合到帶貨直播中,緩解用户對直播的厭倦。
1、直播 晚會,歌舞小品中下單不知不覺
6月7號,拼多多聯合湖南衞視、紅頂天傳媒等進行了大型公益晚會 扶貧帶貨直播項目活動,還邀請十幾位明星、網紅助力。將直播間搬上主舞台,配合晚會表演,是電視媒體獨一無二的優勢。
2、直播綜藝化
明星本身自帶流量,綜藝直播能吸引新流量對節目的關注,除了賣貨還能達到節目宣傳的目的,同時藝人間幽默風趣的互動,更能獲得觀眾的喜愛,以帶來直接的消費轉化。江蘇衞視開了一檔青春聚場節目,每天向觀眾推薦商品,同時加入脱口秀帶貨環節,為平台、節目導流。
3、直播融入電視節目
電視台原有的優質電視節目,可以與直播融合。湖南衞視《向美好出發》這檔國內首個民族品牌推介直播節目,用“文化帶貨”的形式為中國品牌賦予了更深刻的產品內涵,讓粉絲們瞭解和支持了國貨品牌。
4、與政府合作,直播公益化
媒體可以與當地政府合作,邀請官員進入直播間,為本地產品的銷售助力。山西衞視藉助農產品展銷會加上各縣市區長直播,為當地農產品帶貨。這樣官員與媒體的公信力和權威便整合得更強大。
另外傳統媒體直播也需注意:
1、在直播探索中需找準自身定位,打造IP
媒體在初步探索帶貨直播後,要考慮是媒體整個的品牌更加有影響力,適合打造媒體品牌,還是某個主持人或記者比較有個人特點,適合打造個人IP來拉動直播流量。浙江永康廣電台推出主持人組合,打造自家的帶貨直播天團。
2、改變話語體系,莫在直播間喊口號
傳統媒體長期存在話語陳詞濫調、不接地氣的毛病,在直播間要改變話語體系,輕鬆活潑接地氣起來,與網友積極互動,才能調動直播氛圍。
3、產品宣傳需適度,極限詞彙要避開
帶貨直播與做廣告相似,不能使用禁忌詞,避免誤導消費者。表示權威性的詞、包含“首/家/國”“最”“一”“極”的相關詞語、表示極限絕對的詞語、迷信用語、涉嫌欺詐消費者、普通商品包含疑似醫療用語及各領域的禁忌詞語都要注意。宣傳產品不要使用誇張的修辭手法!
4、媒體帶貨勿忘主業
媒體進行帶貨直播只是一段時間的特殊商業行為,新聞才是主業!帶貨直播形式可以活潑,但是原來嚴肅的媒體不能過於商業化和娛樂化。尤其帶貨的經營部門與新聞編輯部要分開,不可讓帶貨直播影響到新聞生產的質量。
大網紅是時代的產物,直播帶貨火爆一時,但低價高量的模式難以為繼,使其道路越來越窄。別説全民直播讓小網紅的生存更有困難。而除了市面上普遍的網紅直播外,還有一些專業做直播電商的MCN機構,他們建設了專業的直播基地,從商務到策劃再到運營由完整的公司人員負責,也有自己的固定客户。
未來這些專業電商直播機構還會介入上游產業端,爭奪產業帶,在有供應產品優勢的城市建設直播基地。北京某直播電商MCN機構創始人劉執武認為,直播市場將會進行分層和匹配。
直播行業會慢慢進入常態化、正規化、機構化、垂直化,形成一個成熟的商業行業。那麼,媒體社會屬性的短時期內直播是無法與專業電商直播的商業機構抗衡的。
若媒體要建立MCN機構,也將會花費巨大資金和人力,甚至把媒體搞得主副業顛倒,所以媒體進行直播帶貨並非拯救經營創收的最後一根稻草,不過倒是可以進行受眾與流量的轉化嘗試,撬動媒體的體制改革和經營機制創新,為下一步媒體融合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