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現場
人民網濟南9月17日電 9月17日上午10點50分,隨着現場指揮長的一聲令下,中建八局承建的寧梁高速上跨京九鐵路轉體橋開始緩緩轉動。經過70分鐘,2.2萬噸的梁體逆時針轉動78.6度,與鐵路兩旁橋墩實現精準對接,一舉刷新了中建八局最大角度、最大跨度、最大重量的紀錄。至此,寧梁高速公路,完成全線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施工難度最複雜的控制性節點工程,向着通車運行邁出了關鍵一步。
6400方混凝土,打造梁體“巨無霸”
寧梁高速上跨京九鐵路轉體橋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楊營鎮。轉體T型剛構梁體全長150米,轉體長度140米,轉體總重2.2萬噸,相當於1.5萬輛小轎車的重量。
該轉體橋共分為7個梁段,其中處於最中間的0號塊是轉體橋現澆梁最重要的塊段。如果將轉體橋比做一個巨型“蹺蹺板”,那0號塊就是“蹺蹺板”的基本面。一旦它的標高出現毫米級的失誤,就會對後續塊段澆築產生巨大的誤差傳導。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對橋樑模板的精準定位。
為保證高質量澆築,項目部組建精測團隊,分成兩組進行初測和複核。測量人員採用徠卡PS09plus全站儀對0號塊模板進行定位,同時使用電子水準儀測量標高,邊測邊調、步步緊跟,先後調整三十餘次,實現了橋樑模板高程、位置零誤差。
在各個梁段的澆築過程中,項目部依照左右對稱的順序進行混凝土施工,澆築時水平分層進行,以保證梁體的整體平衡。同時,項目部不斷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嚴格控制混凝土超方,通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智能温控系統和自動噴淋系統,實時監控混凝土內部的温度變化,並24小時不間斷進行噴淋養護,有效確保了轉體橋實體質量,最終用6400方混凝土成功打造出梁體“巨無霸”。
橋樑主體
“四兩撥千斤” ,轉體系統精準安裝
作為縱貫南北的交通大動脈,項目所在的京九鐵路段每隔15分鐘就有一趟列車呼嘯而過。為此項目決定採用“先建後轉”的轉體施工方法,以最大限度減少對鐵路運輸的影響。
而能夠讓2.2萬噸轉體橋“輕鬆”轉動的,是位於承台與墩身之間的橋樑轉體系統。為保證施工進度,項目轉體系統採用轉體支座實施轉體。轉體支座自重與承重比為1:526,在兩組1000噸千斤頂的連續牽引下,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而它的安裝精度事關整個橋樑轉體的平衡。根據技術要求,支座中心縱橫向誤差不大於1mm,支座頂面相對高差不大於1mm。
為實現高精度安裝,項目部採用十字線對中法,先使用普通水準儀水平調平,然後使用高精度電子水準儀精平,使轉體支座周圍頂面處各點相對誤差不大於0.5mm,然後固定調整螺栓,以確保在後續混凝土澆築過程中轉體支座位置恆定。
28個監測點實時掌控應力數據,確保轉體安全
10點50分,轉體橋樑端開始以每分鐘110.95釐米的速度逆時針方向緩緩轉動。在轉體荷載作用下,梁體、墩柱和上下轉盤內部混凝土的應力隨之產生相應變化。一旦控制不好,就極易造成梁體梁段重量的不平衡,引起轉體體系的偏心。
在轉體橋內部和轉體支座上,28個應力監測傳感器正在發揮巨大作用。工作人員可以實時監測整個橋體的應力數據,從而掌握轉動體系的偏心狀況,保證轉體安全進行。早在正式轉體前,項目部就先進行試轉體15°,提前測試轉動體的不平衡力矩,採集修正轉體參數,以保證牽引系統與轉體體系工作正常。轉體過程中,現場工作人員實時監控轉動情況,根據轉盤刻度、牽引油泵讀數、轉體梁速度傳感器和定位攝像頭實時監控和調整轉體速度,保證了轉體橋實現精確合龍對位。
據悉,寧梁高速公路東起泰安市寧陽縣,西至濟寧市梁山縣,由山東高速集團和中建八局共同投資、建設,途經泰安市寧陽縣、東平縣,濟寧市汶上縣、梁山縣,全長約110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預計2020年底建成通車,是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中“橫四”線的一部分,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與中西部地區之間聯繫的重要通道。(崔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