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電商平台發佈公告,將退出“鼓吹過度消費、為銷售數字狂歡”的雙11。實際上,複雜的優惠規則已成為近年來各大電商雙11的標配。從紅包、津貼、優惠券、定金,再到蓋樓和養貓,玩法推陳出新。雖然,電商平台均表示將簡化玩法,但仍有用户表示難以摸清規則。
在很多“剁手黨”的印象裏,想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只需到雙11當天直接下單就可以。但如今,這種直接的打折方式已經很難見到,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複雜的促銷方式。比如滿減紅包、直降紅包、返現券、預付券等。的確,適時改變能給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新鮮感。但是,部分商家打着預售的幌子,設置了很多陷阱,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落入圈套。
不難看出,無論是滿減紅包、預付現金,還是消費返現,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預售。也就是説,消費者必須支付定金,到雙11才能享受優惠。比如一款預售“滿599元減100元券”的產品,需要先支付9.9元,表面上看很划算,實際卻有很多限制。據相關部門調查,不良商家的預售模式“坑”主要顯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坑是“限制合併坑”,就是指預售的商品到時必須單獨購買,無法合併訂單,而單一商品數量根本達不到優惠底線,多買又不合算。第二個坑是“限制同款坑”,就是到最後消費者才知道這個優惠只支持同色同尺寸同款式,其實就是在誘導消費者上當。第三個坑是“限制人數坑”,就是所謂的優惠限制人數,但過程不透明,消費者到最後自然不在優惠之列。
縱觀這些年的雙11,規則愈來越複雜,活動時間也不斷加長。表面上看,似乎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計算和選擇餘地,實則耗費了消費者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作為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面對複雜的網購規則,一方面要儘量選擇正規的、成規模的、信譽度高的交易平台;另一方面,也要在交易過程中注意存證,儘量保存好聊天記錄、宣傳介紹截圖、消費憑證等維權依據,維護好自身合法權益。當然,作為監管部門,也要積極履行監督責任,對違規行為加大打擊力度,增加違規成本,倒逼平台和商户走上正軌。
其實,消費者的需求很簡單,那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省時、省力、省錢、省心。如果平台和商家能夠堅持誠信為本、不斷簡化規則,真正讓利於消費者,雙11背後的“消費坑”自然就會煙消雲散。
來源:重慶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