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幼兒園的一天是如何開始的?每天早晨孩子入園,機器人都會站在門口向孩子問好,並用他們的“電子眼”記錄孩子當日的身高、體温和出勤情況。
人工智能幼兒園是什麼樣的?“雲中醫”如何實現望聞問切?在今天下午的上海雲基地開放日上,雲基地協同園區企業邀請了來自醫學、教育、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學者,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與醫療、教育融合的最新應用,許多關於未來生活的暢想在氣氛熱烈的研討中產生。
在兒童健康教育與人工智能專場,如何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幼兒教育成為核心話題。人工智能幼兒園的一天是如何開始的?每天早晨孩子入園,機器人都會站在門口向孩子問好,並用他們的“電子眼”記錄孩子當日的身高、體温和出勤情況。智能互動走廊佈置了豐富多彩的教玩具,它們其實是上百種傳感器,孩子每次玩了哪個拼版、哪塊積木,數據都會被儲存下來,傳輸給家長。
孩子們的體育老師是“智能運動教師”,小朋友在攀巖牆上“摘星星”,在跑道上奔跑,在蹦牀上跳躍,都有上百種體感互動的智能運動設備“盯着”。這些設備通過激光、雷達、人臉識別等技術,記錄孩子們運動數據。比如小朋友在蹦牀上跳躍的過程中,傳感器會記錄左右腳跳躍的高度,生成高度曲線圖,呈現彈跳過程中左右腳的高度差,並實時生成運動報告。
要上課了,在機器人教室,孩子們可以充分享受互動教學的樂趣。而他們在上課過程中,做智力遊戲或習題的思維變化過程也會被記錄下來,形成教學報告。老師每天以此為依據調整教學計劃,為每個兒童提供個性化的教學內容。最終目的是建成一個上海幼兒教育的大數據庫。
另一邊,在智慧醫療與醫院非醫療業務沙龍專場,一個在手機上進行健康診斷和中醫問詢的應用程序“雲中醫”引起了熱議。這是一個可進行自我診斷和健康管理的平台,以中醫“四診”理論為指導,用户需要依次對自己的面部和舌頭進行拍照,回答一些與自己健康狀況相關的問題,最終會收到一份完整的健康報告和一些健康建議。同時,用户也可以詢問一些中醫相關的小問題。
面診和舌診主要依賴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算法。專家介紹,系統從上海中醫藥大學龍華醫院、曙光醫院、上海瑞金醫院等十餘家醫院和本地社區中,採集了15萬份樣本數據作為訓練數據和測試數據,經過嚴格測試,基本達到85%的準確率。用户在拍攝面部、舌頭照片後,能夠詳細地查看自己的面色、面部光澤度、唇色、舌質顏色、舌苔顏色、舌頭形狀等情況,並獲知這些特徵可能預示的健康問題和與體質的聯繫。
隨着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醫療健康領域的融合不斷加深。上海市楊浦雲計算創新基地,聚集了一批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並率先提出並實踐“基金+基地+服務平台”、“變上下樓為上下游”的專業化園區服務模式,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生態。
上海雲基地總經理楊苓説,儘管數字時代已經來臨,但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落地仍面臨困局:一是企業潛在的數字資本利用效率低下,二是客户無法完全感受到數字化能力創造的新價值;三是數字能力代謝快,數字資本週轉率高,上下游技術供應商不敢輕易承諾。
為了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有效落地和實踐,雲基地聯合五角場創新創業學院,為技術賦能者和應用場景方建立高效的連接,通過篩選和集成各方資源需求,以場景實驗室的形式,實現技術方與場景方面對面的互動交流,最終實現共生共贏與合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