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付費閲讀內容精品化和多元化
【會客廳】
推動付費閲讀內容精品化和多元化
——專訪中國音像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王勤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近年來,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助推下,作為內容變現有效渠道的知識付費行業風頭正勁。作為其中的一種重要形式,付費閲讀方興未艾。當前我國付費閲讀產業面臨怎樣的形勢,存在哪些產業發展的問題,如何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音像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王勤。
(邱玥製圖)
記者:目前,我國數字閲讀產業發展有哪些趨勢和主要特徵?
王勤:2019年數字閲讀市場規模達到288.8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大眾閲讀產業規模為275.3億元,專業閲讀產業規模為2019年,國內數字閲讀內容創作者的規模穩步增長,作者已達929萬人,其中“90後”作者數量佔比高達58.8%,“00後”初露頭角,佔比達6.2%。
隨着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和5G技術的成熟,以及通過更加細分的閲讀動機需求分析,更加多維度的內容推薦技術、更加便捷的內容推廣渠道、更加多樣的閲讀終端,更加豐富的閲讀活動、更多交互的閲讀體驗,使得數字閲讀人羣不斷擴大、數字閲讀水平穩步提升。協會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人均電子書年接觸率近15本,50.0%用户願意為單本電子書付費20元以上。
同時,數字閲讀海外市場持續擴大。隨着我國數字閲讀作品的題材多元化和語種多樣化、傳播平台化、渠道全球化的水平不斷提高,藉助成熟的內容付費模式與AI智能翻譯技術,我國數字閲讀在海外也產生了積極影響,進一步發展和壯大中國文化影響力,影響力也從海外僑胞擴展到本土閲讀市場,並有一大批本土優秀數字內容作品藉助我們的平台優勢進行傳播併產生了積極影響。
記者:《中國數字閲讀報告》數據顯示,目前讀者對於付費閲讀的意願高漲,付費閲讀迅速發展有哪些原因?
王勤:由於付費模式的多樣化。基於閲讀解決方案而設計的閲讀產品將成為知識服務和內容消費的主要趨勢。以閲文、掌閲為代表的付費閲讀模式和以連尚、米讀為代表的“免費閲讀 廣告”模式,已成為市場主流。但對於專業性、學術性和教育性類的閲讀產品,則更加傾向於基於個性化的閲讀解決方案而設計的閲讀產品,這將成為知識服務和內容消費的新增長點。代表性的作品有人民衞生出版社的《人衞助手》、人民法院出版電子音像出版社的《法信》、交通出版社的《智能航運》等。這些產品都超越了傳統出版物的數字化,而是基於資源庫和知識庫支撐下的數字閲讀產品,且包括大量的案例性解讀和實操性呈現的超媒體數字產品,特別是教育類的產品還增加了閲讀評測功能和知識發現功能,從而使喚閲讀更加精準、更加高效,這將成為今後可持續消費的主流業態。
記者:目前付費閲讀產業發展中面臨哪些突出問題?
王勤:目前付費閲讀的模式還較單一、服務水平還有待提高,特別是收費模式的性價比在國內外還沒有形成一個相對規範的標準和規則,閲讀的增值服務的評價系統也沒建立,因此,收費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在思考和探索的基礎上進行規範,比如閲讀服務的等級和分類、定性和定量,都需要進一步研究與探索。
記者:如何促進付費閲讀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王勤:一要把握產業需求,提高精品內容供給水平,在傳播主流文化、脱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復工復產上提供相應的內容和服務。在傳播主流文化方面,一方面精選優質內容,另一方面也要通過主流文化作品專欄、智能定向推薦等方式,增強內容的傳播度和觸達力;要通過名家導讀,有聲化、視頻化等方式,提升主流文化內容的表現力;在脱貧攻堅方面要通過加強閲讀扶貧、開放免費閲讀等形式加大支持力度;在復工復產方面,要通過線上線下的緊密融合,為線下無人化服務提供支持。
二要全面提升數字內容生產和營銷效率。在內容生產方面,雲服務、5G視頻服務與人工智能與內容生產的深度融合,將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在營銷推薦方面,“5G 營銷推廣”“5G 線上線下營銷體驗”與“人工智能 內容推薦”將使讀者在享受數字閲讀便利並優化閲讀體驗。
三要細分閲讀場景,提升閲讀體驗。隨着5G新時代的來臨及用户對健康及高品質視聽享受的訴求愈發強烈,閲讀場景也將從電腦、手機端移至不傷眼的墨水屏閲讀器、繪本閲讀器、智能音箱等,要在技術加持下實現閲讀體驗升級,滿足用户多場景下的沉浸式閲讀體驗需求。
四要加強政策引導,大力推動內容精品化和多元化進程。未來,在數字閲讀的內容上,政策、平台、作者和讀者也將共同努力。政策上加大引導與獎勵,創新服務模式;平台建設完善的綜合內容審核機制,從源頭保證內容導向正確;作協和作家工作室要通過培訓和引導推動創作精品化;而在讀者方面,則要通過優質內容薰陶以及各類讀書活動,引導讀者閲讀品位提升。
《光明日報》( 2020年05月10日 05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