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年天才到頂級球星的路有多遠?不是每個球星都是梅西
足球貴為世界第一運動參與的人數自然眾多,可以説每一年全世界各地都會湧現出大批的少年足球天才,但瞭解體育的人都知道從年少成名到走上職業的道路會異常艱難,像梅西這種少年天才最終踢成超級巨星的例子其實相當少。我們只看到了站在金字塔頂端的無限風光,但其實有更多的人在攀登的路上無奈的掉隊。著名數據雜誌《Total Football Analysis》就以U20和U17世界盃為例分析了從少年天才到職業球星的路到底有多遠。
能夠參加世青賽和世少賽的年輕人本就是同齡中的佼佼者,以近些年U20世界盃金球獎得主為例,其中不乏像梅西、阿圭羅、博格巴這樣日後的巨星。但也有像恩裏克-阿爾梅達、伊斯邁爾-瑪塔爾、多米尼克-阿迪伊亞這樣最終並沒有成為球星的“傷仲永”。從青少年比賽中的球星到真正頂級聯賽的球星,這二者之間的差距非常大,我們很難去預測一位U20世界盃金球獎得主最終是否會成為一名超級巨星。
目標和方法
本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用數據分析來研究全世界U20和U17國家隊的精英,作者一共研究了2009、2011、2013三屆世青賽和世少賽冠亞軍隊員,加起來超過130人。所有研究對象在大賽中都至少踢了一半時間的比賽(315分鐘),再跟蹤他們比賽結束之後5年的表現。
這樣就可以比較全面的瞭解那些精英級別的青少年球員職業生涯中期的發展軌跡,同時還可以凸顯出不同大洲在職業發展中的一些問題,畢竟歐足聯、南美足聯、非足聯的球員在進入世青賽世少賽決賽後的發展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當然,要分析他們之後5年的發展軌跡就必須要對參加的比賽做出細分,作者一共將其分為了五個不同的水平等級,這樣也更容易區分球員的發展,畢竟一個在頂級聯賽打主力的球員和一個在低級聯賽經常打滿全場的人水平還是有區別的。
1級:英超、德甲、西甲、法甲、意甲、歐冠;每場比賽的評估分為1。
2級:荷甲、俄超、葡超、比甲、巴甲、阿甲、英冠、歐聯杯、南美解放者杯;每場比賽的評估分為0.8。
3級:土超、烏超、瑞超、奧超、墨超、美國大聯盟、南美杯;每場比賽的評估分為0.6。
4級:克甲、蘇超、希超、西乙、意乙;每場比賽的評估分為0.4。
5級:丹超、羅甲、捷甲、塞超、法乙;每場比賽的評估分為0.2。
其它聯賽由於整體水平不高並沒有加入統計,但如果某支球隊不在上述聯賽但卻參加了洲際比賽,這些也算入統計。
最終將總積分除以比賽場次再乘以10,就得到了最後的水平分,範圍則是從20到100。
我們下來看一下第一張表格,圖中的藍點是參加了U17世界盃,橙點則是參加了U20世界盃的球員。橫座標是球員水平分,縱座標則是參加的比賽場次。
可以看得出來兩個數據綜合得分最高的是博格巴,無論是水平還是參加的比賽都首屈一指。在他下方的奧斯卡、烏姆蒂蒂同樣也是我們熟悉的球星,此外卡塞米羅、達尼洛得分也較高。很明顯的就是橙點(參加U20世界盃)的表現要比藍點(參加U17世界盃)好。
U20世界盃分析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世青賽的情況,取樣對象是參加了2009、2011、2013三屆U20世界盃決賽的球員,分別是法國(2013)、巴西(2009、2011)、加納(2009)、葡萄牙(2011)以及烏拉圭(2013),這些球隊中一共有70名球員出場時間超過315分鐘。
橫縱座標軸不變,不同的圖標表示不同的內容,空心圓點代表2009年,實心圓點則是2011年,菱形為2013。黃色巴西、藍色法國、橙色加納、紅色葡萄牙、天藍烏拉圭。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參加世青賽決賽的球員大致可以分為兩個組,在右上方第一象限的22名球員水平要高於平均值(他們至少踢了89場比賽,得分也要高於82.59,也就是説都是在1級和2級比賽裏踢球的人)。而在左下方第三象限的28名球員則是表現低於平均值。右上方的象限有博格巴、烏姆蒂蒂、安德烈-阿尤、達尼洛、卡塞米羅、吉門內斯、祖馬、孔多比亞等人。
分值在這兩個區域的球員佔總人數的71.4%,可以説有着明顯的兩極分化,雖然有近三分之一的球員在U20世界盃後的5個賽季成為了常規的精英球員,但其中40%的球員並沒有爆發,而是在頂級賽事之外繼續自己的職業生涯。
其實還有一些參加了U20世界盃決賽的球員並沒有出現在我們的統計名單當中,比如2009年加納隊的達尼耶-阿格耶和蘭斯福德-奧賽,還有2009年巴西國青的威靈頓,他們都沒有在本文所列舉的5級水平聯賽效力,這種情況在U17世少賽中更為普遍,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告訴我們,哪怕你青年時期在國家隊取得成功,也並不能保證日後的職業生涯就是一帆風順。
2013年世青賽冠軍法國隊是所有球隊裏日後發展最好的一支,那支法國U20裏一共有12名球員出場超過315分鐘,之後的五個賽季他們在精英級別聯賽每個賽季平均出場次數達到了26.2次,也就是説這些人絕大部分都在頂級聯賽當上了主力。他們當中包括了博格巴(206場比賽,97.77分)、烏姆蒂蒂(171場比賽,99.18分)以及弗洛裏安-託萬(189場比賽,98.52分)。
那12個人中只有3名球員(納比-薩里、亞亞-薩諾戈、巴赫貝克)在世青賽結束之後的5個賽季在頂級聯賽出場次數少於100場。
2009年世青賽加納異軍突起拿到了冠軍,但遺憾的是這支球隊此後並沒有產出頂級球星,只有安德烈-阿尤(174場比賽,87.93分)還算是在1級聯賽站穩腳跟。另外還有2個人值得一提,在烏迪內斯踢了88場比賽的巴杜以及在埃維昂效力的穆罕默德-拉比烏。
2011年和2013年亞軍葡萄牙以及烏拉圭則是中規中矩,其中葡萄牙是出場和得分這兩個指標最接近平均水平的球隊,他們的隊員在此後5個賽季平均踢了84.16場比賽,平均得分則是77.85分,這點和2級聯賽葡超的得分比較相似。
烏拉圭方面,由於他們隊中大部分球員都在國內俱樂部效力,而烏拉圭聯賽又沒有被統計進入5級聯賽,所以只能計算他們參加洲際比賽的得分,但他們依舊誕生了不少高水平球員,最著名的就是馬競後防大將何塞-吉門內斯。此外曾在米蘭效力的拉克索爾特,在羅馬、烏迪內斯都踢過球的尼古拉斯-洛佩斯,在都靈和格拉納達踢過比賽的加斯滕-席爾瓦也算是比較不錯的球員。
最後我們要説的是巴西,他們2009年輸給加納,2011年則是戰勝葡萄牙奪冠,這兩支巴西國青的表現則不盡相同。
上圖黃色為參加2009年世青賽的巴西球員,綠色則是2011年世青賽的參賽球員。
先説2009年那支球隊,很遺憾的是,他們當中無一人在比賽結束後的5年有着良好的發展。朱利亞諾和特謝拉倒是踢了不少比賽,但都是在水平不高的聯賽,此外像甘索、道格拉斯等人,他們倒是在巴西國內踢球,不過卻不是最高水平,剩下的大部分人連在國內踢比賽都很困難。
但2年之後的巴西國青隊則是完全不同的情況,2011年奪得世青賽的那支巴西U20在此後的5個賽季發展大多都很好,奧斯卡、庫蒂尼奧、胡安-赫蘇斯、達尼洛、加布裏埃爾-席爾瓦、卡塞米羅。威廉-何塞也踢了很多比賽,但大部分都是在西乙。烏維尼和加布裏埃爾是那支球隊中僅有的2位讓人最後失望的球員,但他們之後的5個賽季加起來也踢了50場左右的比賽,所處聯賽水平也不是太低。
巴西就是最好的例子,2009和2011這兩代球員告訴我們,所處的國家並不是球員日後成長的決定性因素。僅僅只隔了2年的2支球隊最後的結果卻迥然不同。
U17世界盃分析
看完U20世界被我們再來看看世少賽的情況,依舊是2009、2011、2013三屆比賽,進入最終決賽的是瑞士(2009)、尼日利亞(2009、2013)、墨西哥(2011、2013)、烏拉圭(2011),一共有66名球員出場時間超過了315分鐘。
下圖中空心圓點代表2009,實心圓點為2011,菱形則是2013。灰色墨西哥,綠色尼日利亞,紅色瑞士,藍色烏拉圭。
因為年紀小,這66名球員當中有27個人(41%)在之後的5個賽季並沒有在我們所列舉的5級聯賽裏踢球。説實話,U17的天才們最終沒能在哪怕是中等水平聯賽提出名頭的人數也是非常的多。
通過這份統計我們可以看到更多更有趣的數據,首先,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職業生涯起步都是在我們所説的3級聯賽,根據進入決賽的國家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就是瑞士超級聯賽和墨西哥超級聯賽。
此外,尼日利亞那兩批球員的發展也頗為有限,首先,尼日利亞國內聯賽水平太低。其次,大多數非洲球員在年紀不大的時候就已經出國闖蕩,如果到了二十二三歲還沒闖出名頭,多半是前途無望。還有就是十幾歲的非洲球員通常身體條件都比其他大洲的球員要好,一共有18支非洲球隊殺入了世青賽和世少賽決賽,但這種統治力在成年世界盃是不復存在的。他們先天的身體優勢會隨着時間的增加而逐漸流失,所以想要進入高水平的聯賽和球隊就更難了。
在U17冠軍裏瑞士的發展最好,有4名球員之後5年所效力的球隊水平遠高於瑞超聯賽。扎卡在2012年轉會到門興格拉德巴赫之前已經在巴塞爾參加歐洲比賽了。裏卡多-羅德里格斯也從蘇黎世轉會到了德甲,卡薩米則是先後效力帕勒莫、富勒姆等隊。還有在皇家社會、佛羅倫薩等五大聯賽踢球的球員。
尼日利亞方面,伊希納喬是2013年那支世少賽冠軍成員,阿沃尼伊在2015年轉會利物浦,不過之後多次被租借在外。
結論
正如我們在前面的分析中所看到的,從世界上最好的青年隊進入職業比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些想通過世青賽、世少賽來大肆招兵買馬的球隊在進行球員評估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這一點。因為現在最好的年輕人不一定在將來也會成為最頂尖的球星,還是開頭的那句話,像梅西這樣一路站在巔峯的天才真的是少之又少。年輕人對職業比賽的適應程度都不一樣,到了這個階段的球員,尤其是17歲的少年,應該把他們當成年輕的孩子,而不是逼着他們一定要成功,因為我們看到過太多太多傷仲永的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