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體壇怪事使貴為乒協主席的劉國樑都連連搖頭,直呼無能為力
在乒壇存在一種奇怪現象:中國運動員已經獲得世界冠軍,但還在為拿到一個全國冠軍而不懈努力;某種意義上説,拿到世界冠軍的運動員未必能拿到全國冠軍。這也從一個側面説明國內乒壇實力之強悍,國內乒壇人才的層出不窮。連貴為乒協主席、大滿貫得主的劉國樑都未能染指國內全運會和全錦賽男單冠軍,留下終身遺憾。
那麼對於中國乒乓球運動員來説,世界冠軍和全國冠軍哪個更重要呢?我們以水平最高的男子單打項目為例,進行如下分析。
一、乒乓球項目的世界冠軍和全國冠軍各有哪些?這些冠軍的參賽難度、重要性和含金量如何?
1.乒乓球項目的世界冠軍。乒乓球項目的代表性的世界冠軍有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世界盃冠軍三種,從影響力來看是男單奧運會大於世錦賽,世錦賽大於世界盃,從技戰術水平來看應該是世錦賽大於奧運會,奧運會大於世界盃;為什麼是這個結論?這是由賽會的參賽難度、競技水平和影響力三個方面來綜合判定的。
(1)首先我們來看中國男乒選手參加三項賽事的難度。奧運會每四年舉辦一次,因參賽週期漫長,目前沒有出現過男乒連冠選手。奧運會男子單打冠軍現行規則是是各個國家選派2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比賽,然後通過小組賽和淘汰賽決出總冠軍。所以要拿到奧運會冠軍,對中國運動員來説,首先要獲得奧運會男單參賽資格。從2012、2016兩屆奧運會來看,拿到參賽資格本身的難度不亞於拿下冠軍的難度。中國男乒單打項目從2004年丟冠以來,已經形成一個“一老帶一新”的不成文規定,“一老“”一般是參加過上屆奧運的男單選手,比如2012年的王皓、2016年的張繼科,用來穩定軍心;“一新”一般是從奧運週期內拿到世錦賽冠軍的中生代中抽取,比如2012年的張繼科、2016年的馬龍,用來保持對冠軍的衝擊力;“一老一新”各自鎮守上下半區,最大程度保證奪冠概率;以此推斷,2020東京奧運乒乓男單極有可能是“馬龍 樊振東組合”。讓我們來看看王皓、張繼科、馬龍拿到2012、2016奧運男單參賽資格之路,同時評估一下樊振東拿到奧運男單資格的概率。
王皓在2012倫敦奧運週期的2008-2012年中,拿到了2009年世乒賽男單冠軍、2010年世界盃男單冠軍,加之其在上屆奧運闖入決賽的履歷,穩穩當當作為“一老”順利拿到2012奧運會男單參賽資格;張繼科在2012倫敦奧運週期的2008-2012年中,2011年5月拿到了世乒賽男單冠軍。2011年11月又拿到世界盃男單冠軍,趕在2012倫敦奧運會舉辦前強力超車,搭上奧運會參賽班車,2013年再次拿下世乒賽男單冠軍,2014年再次拿下世界盃男單冠軍,憑藉“2012倫敦男單冠軍”的老將身份 “2012-2016里約奧運週期的世乒賽、世界盃男單冠軍”的過硬大賽成績拿到2016年裏約奧運會男單資格;馬龍則是憑藉2015年的世錦賽男單冠軍和2015年的世界盃男單冠軍順利搭上里約奧運男單班車,也100%可以斷定會憑藉“里約奧運冠軍的老將身份 2017、2019東京週期兩屆世乒賽冠軍”的過硬成績帶隊參加東京奧運男乒;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樊振東的參賽資格,樊振東在2016-2020的東京奧運週期中,2016年10月和2018年10月、2019年12月三次獲得世界盃男單冠軍,2017年6月獲得一次世錦賽男單亞軍(負於馬龍),目前世界排名第1;與其構成直接競爭關係的應該是許昕,許昕在2016-2020奧運週期獲得2017年6月世錦賽男單季軍、2016年10月世界盃男單亞軍,目前世界排名第2;兩人中單打成績應該還是樊振東佔優,許昕的特長在於雙打,且已經基本鎖定混雙、男團參賽名額,再參加男單身兼三項的概率不大,故樊振東雖沒有像前輩王皓、張繼科、馬龍那樣獲得“世錦賽男單冠軍 世界盃男單冠軍”,但參加延期舉辦的2021年東京奧運男單比賽仍是“新人”中概率最大的存在。
世乒賽每兩年舉辦一次,目前現役有馬龍拿下過2015、2017、2019三連冠偉業。世乒賽男單每個協會基本層面可以報3名選手,再加上協會如有1名選手排在世界前100位可以再多報1人,如果還有1名選手能排名在世界前20,則又可以再多報1人,所以對於中國隊來説,男單可拿滿5個名額。中國隊一線的男單選手都有可能參加比賽,同樣世界其他國家一線選手也基本都可以參賽,而且世錦賽男單兩年一屆,心理壓力小於奧運會,所以從競技水平到精彩程度應該是高於奧運會。(奧運會受限於名額,不能聚齊各國所有一流選手)對於中國男乒選手來講,奧運會是終極大考,則世乒賽就是獲取終極大考門票的關鍵一役(其分量遠高於其他賽事,包括世界盃),中國男乒主力隊員如果能從世錦賽突圍拿到冠軍,將極大概率鎖定下一屆奧運會男單名額,近幾年的王皓、張繼科、馬龍莫不如此。所以對於中國選手來講,拿下世錦賽冠軍的目標主要是為了獲取下屆奧運會男單的參賽名額,如果能在一個奧運週期內連拿2屆世錦賽男單冠軍,則基本100%會鎖定奧運會參賽資格。
世界盃每年舉辦一次,馬琳曾四奪冠軍。世界盃一般由國際乒聯邀請20名世界各國好手(每個協會最多可派2名選手)參加,其中世乒賽冠軍鐵定佔據一個名額、東道主鐵定佔據一個名額、國際乒聯指定的外卡選手鐵定佔據一個名額,剩餘17個名額將在參加各大洲洲際盃的運動員中產生,17個洲際盃名額除了各大洲冠軍自然佔有一席之地外,其餘名額根據洲際盃名次分配,亞州和歐洲因水平較高,所得名額較多。因世界盃特殊的邀請賽制和每年都舉辦,所以相對水平和受關注度低於奧運會、世錦賽。
小結: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國隊,要參加奧運會男子單打項目,一般硬要求是在本奧運週期內要拿到“世乒賽男單冠軍 世界盃男單冠軍”雙料冠軍;可見其參賽資格獲取難度之大,強如樊振東都未能完全達標;反而在拿到參賽資格後,奧運會乒乓球競技難度並不如世乒賽大,只是心理壓力更大。世乒賽、世界盃男單的參賽資格則要容易的多,但凡男乒一線主力(因直通賽事規則出台,非超一流的主力都有可能通過直通賽事拿到一個參賽名額),皆有可能參加這兩項賽事,但是否能夠拿到冠軍則靠個人的實力和運氣了。
(2)其次我們來看三項賽事的競技水平和影響力。乒乓球和多數運動項目一樣,因為沒有足球、籃球項目那樣廣泛的職業化和市場化,所以仍是以奧運會作為最高賽事,單項錦標賽事或者世界盃賽事無法與奧運會相媲美,更別説像足球世界盃和NBA那樣具有超越奧運會足球、籃球比賽的影響力。從競技水平來看,世錦賽因為參賽名額最多,各國一線主力基本全部可以參加比賽;而奧運會和世界盃參賽名額僅有2名,且很多國家未必會獲得參賽名額,所以從參賽隊員基數和參賽隊員覆蓋面兩個方面來講,世錦賽都是最大的,由此帶來的技術競爭力也是三項賽事中最大的。對中國運動員來説,因為是世錦賽是涉及到爭取奧運會參賽資格的重要考量,如果奪冠基本就多半隻腳跨入奧運會,所以競爭程度非常高,從某種意義上説,在進入八強後,場場是硬仗,要把所有國內隊友和國外好手以及可能殺出的黑馬全部戰勝才有可能奪冠。而奧運會和世界盃在打到決賽前主要是和國外好手過招,憑藉超強實力,中國選手都能順利過關,真正關鍵的比賽主要是和自己隊友的決賽;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世錦賽競技水平最高,奧運會影響力最大。
2.乒乓球項目的全國冠軍。有影響力的乒乓球項目全國冠軍目前有兩項:全運會和全國乒乓球錦標賽。從兩者競技水平和影響力來看,全運會可類比於奧運會,全國錦標賽類比於世錦賽,兩者關係類似奧運會和世錦賽關係。
(1)可稱乒壇小奧運會的全運會乒乓球競技水平相當高。全運會四年一屆,與奧運會類似,只不過參賽從各國家隊換成了各省乒乓球隊,但鑑於中國乒乓球競技水平獨一檔,全運會競技水平一定不比奧運會低,甚至高於奧運會。全運會分預賽和決賽兩個階段,每個省隊可以報名5名男單打預賽,預賽共打出24名選手進入決賽,在全運會之前剛獲得奧運會、世錦賽前三名選手可直接進入決賽,並且不佔用本省5個名額。鑑於此,中國國家隊、各省隊最優秀的選手幾乎悉數登場,相互之間戰術打法非常瞭解,經常會出現剛獲奧運會、世錦賽的選手進不去全運會前4,比如張繼科在2011、2012最快速度拿下大滿貫後,卻在緊接着2013年遼寧全運會上連男單四強都未進去,至今四次參加全運會男單比賽無一登頂,連一塊男單獎牌都未拿到,可見競爭之激烈。
(2)可稱小世乒賽的全國乒乓球錦標賽競技水平也相當高。全錦賽一年一次,逢全運會便停辦一次,是國內影響力最大的乒乓球單項賽事,也是每省有5個男單名額,世錦賽、世界盃前三可以不佔用名額直接晉級決賽,整個賽程與全運會類似。因有“在全國錦標賽打進單打前八就能進入國家隊”的明文規定,很多省隊隊員拼得很兇,每一場都是強強對抗,即使貴為世界冠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失手,不過因其每年都舉辦,機會相對全運會多很多,所以世界冠軍大都先後獲得全錦賽冠軍。比如,張繼科就是2008、2010年連續兩次獲得全錦賽男單冠軍後正式出道走上賽場巔峯,目前小將樊振東也是2014、2016年兩獲全錦賽冠軍正式踏入一線主力行列,前途可期。
小結: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參賽名額、參賽球員構成、競技水平基本類似情況下,因全運會四年才舉辦一次,是國內影響力最大體育賽事,全錦賽每年都有,所以全運會奪冠難度更大,國內影響力大於全錦賽,含金量更高,很多大滿貫選手直到退役都未拿到全運會男單冠軍。
二、拿到世界冠軍、全國冠軍對乒乓球運動員的收益如何?
上面我們分析了乒乓球男單項目三個代表性世界冠軍和兩個典型性全國冠軍的參賽資格獲取難度、含金量及綜合影響力,下面我們來看看衡量拿到哪個冠軍也頗為重要的指標—運動員奪冠後收益情況。
1.物質收益情況。獲得奧運會冠軍會獲得國家獎勵、地方獎勵、廣告代言三部分物質收益,以2016年裏約奧運為例,國家固定獎勵20萬元,之前2012、2008年奧運冠軍獎勵更高。因奧運金牌自動計入全運會金牌,所以奧運冠軍拿到的地方獎勵更豐厚,各省情況雖然不一,但基本都在百萬左右。霍英東基金會從1984年開始也給中國隊的每位金牌得主頒發一公斤足金金牌以及8萬美元獎金,摺合人民幣約210萬元。至於廣告代言,那更是天價數字,以馬龍為例,單為某迪汽車代言的廣告就是八位數起步,2016奧運奪冠年收入估算在5000萬左右。
相較奧運會,世錦賽和世界盃奪冠的物質收益則要低得很多,不在一個數量級別,在此不再贅述。
獲得國內全運會冠軍獎勵也頗豐,因全運會是衡量一個省的體育成績的最高指標,所以全運會是也是每省勢在必爭之地,是每一個從事體育的官員、運動員、教練員激烈競爭的舞台,故獎勵也高得讓人咋舌,保底也在30萬左右。但全國錦標賽物質獎勵就相距甚遠。
2.非物質收益情況。除去高額物質收益以外,奧運冠軍在學歷進修、獲取編制、仕途從政方面也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還以奧運乒乓球男單冠軍來説,遠的有1996奧運冠軍劉國樑上海交大保送學習、國家體育總局乒羽中心事業編制、中國乒協主席頭銜的超優厚非物質待遇,近的有2016奧運冠軍馬龍上海交大保送學習、必定會安排的公務員或事業編制、中國乒協運動員委員會主任的其他運動員夢寐以求的非物質待遇。當然,世錦賽冠軍、世界盃冠軍在這方面也不錯,比如世錦賽冠軍王勵勤的上海交大保送學習、公務員編制、上海體育局競技處處長職位,但相較奧運會冠軍還是略差,但是沒有物質利益差距那般懸殊。
全運會冠軍中沒有拿過世界單打冠軍的只有王濤和呂林,但兩人目前享受的非物質待遇也不錯,王濤在保送西安體育學院學習後現已官至八一乒乓球隊總教練(少將軍銜),呂林也已官至浙江體育局副局長,當然兩位雖未獲得或單打世界冠軍,但在雙打領域基本是大滿貫,也是奧運冠軍。全錦賽冠軍中孔令輝、王勵勤、馬琳、王皓、張繼科、馬龍、許昕、樊振東等都獲得過男單世界冠軍不再多述,周雨、侯英超、梁靖昆等未獲得過男單世界冠軍的隊員非物質待遇相對要差很多,例如周雨僅僅是保送河南理工大學,當然比一般運動員還是要強。
小結:從物質獎勵看,奧運會一枝獨秀,全運會緊隨其後,世錦賽、世界盃第三檔、全錦賽只能列在第四檔。從非物質獎勵看,還是奧運會第一檔,世錦賽、世界盃、全運會可以算第二檔,全錦賽還是末檔。
三、結論。
通過上述世界冠軍和全國冠軍參賽門檻、含金量、影響力和物質及非物質收益綜合對比,可以得出結論:對於我國運動員來説,奧運會冠軍最重要,排名第一毫無懸念,但真正賽場技術含量未必是第一,難在參賽資格獲取是“地獄級別”難度;世錦賽冠軍重要性和全運會冠軍仿上仿下,各佔優勢,姑且並列列在第二,但從衝擊奧運參賽資格角度看世錦賽冠軍更重要一點(世錦賽冠軍參加奧運會概率極大),兩者賽場技術含金量都很高,全運會可能更高;世界盃冠軍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重要性列在第三;全錦賽冠軍雖然水平很高,貴為大滿貫的乒協劉國樑主席都終身未能染指,但更多意義是為了打進前八名拿到進入國家隊的名額,相對來講拿冠軍和拿第八名效果差別不大,故全錦賽冠軍重要性列在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