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觀察 | 中超“雙冠王”停運 足球職業化改革仍需繼續探索
2月28日下午5點,是中國足協規定的准入截止期限,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在這個時間節點前宣佈停止運營俱樂部,這基本宣告俱樂部解散。江蘇蘇寧隊成為第一支奪冠後解散的球隊,也是中超聯賽歷史上第二支消失的冠軍球隊。而另一支中超老牌勁旅天津泰達也爆出未提交工資獎金確認表,大概率會成為另一支解散的球隊。算上這兩支球隊,自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以來,已有97支球隊宣佈解散。表面上看俱樂部解散只是資本和市場的正常調整,但實際上背後卻是資本熱潮的被迫退去。
江蘇足球俱樂部所屬各球隊停止運營公告
整體轉會支出曾震驚世界足壇
從2015年開始,中超整體轉會支出突破1億歐元大關,到2017年甚至高達4.03億歐元,這個數字在當時震驚了世界足壇。國際足聯發佈的報告顯示,在轉會支出超過4億歐元的2017年,全部中超球隊的總收入約為1050萬歐元。10年間,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前後累計投入高達近150億人民幣,換來包括兩個亞冠聯賽冠軍和8箇中超聯賽冠軍在內的大大小小17座冠軍獎盃,超越了大連萬達曾經創下的14座冠軍獎盃紀錄。
2015年3月,隨着《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出爐,職業聯賽的商業開發與足球產業的全面發展成為改革要點。一時間,綠地、華夏幸福、蘇寧、佳兆業等企業紛紛出資入主職業足球俱樂部,連同先前入場的恆大、富力等資本巨鱷,掀起“金元足球”的風潮。在這之後,包括奧斯卡、胡爾克、保利尼奧、馬斯切拉諾、特維斯等一大批世界一線知名球星以及裏皮、斯科拉里、卡佩羅等世界級名帥也來中超聯賽吸金,讓中超聯賽那時享有了“世界第六大聯賽”的美譽。
2015年,恆大在亞冠聯賽中奪冠
好景不長,新科中超冠軍的停運對於中國足球職業聯賽來説可謂是災難性打擊。而在此災難發生之前,2020年16家職業足球俱樂部解散就已經給我們的職業聯賽拉響警報,而這似乎並未警醒我們的職業聯賽。隨着俱樂部中性名等政策的出台,欲以猛藥治沉痾,這樣的初衷不能説不好,但時機的選擇卻不對。雖然這不是導致江蘇俱樂部停運的根本原因,但也確實壓上了最後一根稻草。
有人説“金元足球”毀了中國足球,或許從表面上看是這樣的,大量資本的投入推高了中超俱樂部的運營成本,鉅額的虧損成為俱樂部解散的元兇。但這本身並不能夠摧毀職業足球,恰恰相反的是,如果一個職業聯賽能吸引到資本,正是説明它有活力、有成長性,所以並不是高投入導致的俱樂部鉅額虧損,真正導致俱樂部入不敷出的是隻有高投入沒有高回報。所以足協推出的強勢限薪令,也許是針對目前俱樂部生存狀況的應急處方,但後續如若不能從根本上改善職業聯賽的收入狀況,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罷了。什麼時候,我們開始正視聯賽,把它當做一個產品甚至產業,開始用市場的眼光去看待它、經營它,真正把球迷當成衣食父母和上帝,籠罩在中超俱樂部頭上的危機陰霾才有可能逐漸散去。
封面新聞 謝靈捷
(部分資料來源於體壇週報、新浪體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