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更“潮”、經典不老,在冬奧“秀場”亮出自信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馬鍇、劉寧、譚暢)從中國冰球隊門將比賽服上的龍圖騰,到給大熊貓換上新裝的“冰墩墩”,再到名字古典派、設計現代範的冬奧場館,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冰雪世界中,人們看到了一個有着豐厚積澱,又主動擁抱時代的文化中國,看到了“國潮”崛起背後的自信、活力和包容。

  經典新表達

  2016年裏約奧運會上,宮金傑和鍾天使為中國隊實現了自行車項目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她們所戴的印有京劇臉譜的頭盔也在賽場內外“圈粉”無數。短短數年後,舉世矚目的北京2022賽場上,更多新生代運動員通過服飾亮出自己的文化根脈。

  “龍的傳人”向世界呈現出中國龍的不同風姿:任子威身披龍戰袍在短道速滑中兩奪金牌,宛如“冰上游龍”;雪服繡着金龍的谷愛凌在自由式滑雪中奪得2金1銀,演繹“金龍吟雪”;盔上飾龍的女將孔凡影,用刷新中國隊高山滑雪項目奧運最佳名次的成績,詮釋“祥龍抬頭”。

“國潮”更“潮”、經典不老,在冬奧“秀場”亮出自信

  2月8日,谷愛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決賽中。新華社記者李賀攝

  昂揚向上的中國龍,彷彿能賜予他們力量。在對抗激烈的冰球賽場上,護臂和護腿上繡着的中國龍,和周嘉鷹共同把守着球門,幫助中國女冰獲得了在冬奧賽場上等待多年的再次勝利。“點球”戰勝日本隊後,她説:“龍代表中國的文化,我想用這樣的方式讓世界看到中國女冰是很厲害的。”

  廣博而多彩的傳統文化賦予中國運動員、設計師取之不盡的靈感。花樣滑冰的冰面上,王詩玥和柳鑫宇的“考斯滕”取材自宋朝名畫《千里江山圖》,二人起舞恰似在綠水青山間;短道速滑的賽道上,武大靖的頭盔印着孫大聖的圖案,飛馳起來就像駕着雲霧。

“國潮”更“潮”、經典不老,在冬奧“秀場”亮出自信

  2月14日,王詩玥(左)和柳鑫宇在花樣滑冰冰上舞蹈自由舞比賽中。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發現美,用獨具一格的方式表達美,這就是新一代年輕人的文化自信。

  “國潮”新“頂流”

  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盼盼”,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福娃晶晶”,大熊貓常常是中國主場體育盛會吉祥物的原型,也是中國文化最好的代言人之一。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傳統與時代的又一次碰撞,讓大熊貓這個文化符號煥然一新。

  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形象景觀藝術總監林存真説:“熊貓穿上冰殼,再和冰絲帶結合後,帶有一種科技感、未來感,還有了太空探索的宇航員特質。這個創意一下子就把常規設計的熊貓形象加以創新和提升,賦予了它神奇的能量。”

  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通過“演員”們充滿風格和高度擬人的演繹,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愈發鮮活了起來。他們在賽場內外、線上線下受到熱烈喜愛,成為當之無愧的“頂流”。

“國潮”更“潮”、經典不老,在冬奧“秀場”亮出自信

  2月18日,“冰墩墩”在比賽間隙與觀眾互動。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除了造型深入人心,緊跟時代的產品開發和互聯網運營是“冰墩墩”“雪容融”走紅的重要原因。戴上金色花環,再以“歲寒三友”松、竹、梅裝飾,成為獲獎運動員伴手禮的“金墩墩”“金容融”;穿上紅棉襖、套上虎頭鞋,在虎年春節亮相的“虎墩墩”;色彩多變的盲盒版“冰墩墩”;穿上航天服的兩小隻……它們的每一次變身既有獨特寓意,又超出人們的期待,始終能鎖定目光。

  和部分簡單把中國元素貼在產品上的做法不同,從冰糖葫蘆上獲取靈感的“冰墩墩”和取材於紅燈籠的“雪容融”,其形象的創造和運營都體現了一種“向過去要未來”的智慧,彰顯出中國傳統文化在網絡時代的活力,成為“國潮”崛起的又一個生動樣本。

  從容向未來

  盈盈飄動的“冰絲帶”、長袖若舞的“雪飛天”、曲線靈動的“雪如意”……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場館展現了東方唯美,自如的文化表達背後是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從玉帶鈎、劍鞘等100多個帶有S曲線中選出的如意形象,讓跳台滑雪場地在滿足賽道曲線的同時美感十足;國家速滑館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製冰過程碳排放趨近於零,冰面也更如“絲帶”般順滑。

  有了科技水平的硬底氣,中國文化深厚的人文情懷也更加得以彰顯。“鳥巢”外,嵌在“大雪花”中的火炬安靜燃燒,雖是“微火”卻無懼風雪。片片“小雪花”組成“大雪花”,盡顯平等待人、友善待人的氣度;“微火”代替熊熊火焰,踐行綠色低碳的辦奧理念。這些充滿智慧的細節,傳遞着今日中國人的自信。

“國潮”更“潮”、經典不老,在冬奧“秀場”亮出自信

  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上的主火炬在安靜燃燒。新華社記者楊磊攝

  東方大國張開雙臂擁抱世界,這用耳朵就能聽見。冬奧會開幕式代表團入場時,背景音樂使用了19首世界名曲;在冬殘奧會開幕式代表團入場時,背景音樂所用的中國古曲經過改編,融合不同國家音樂特點,由交響樂團演奏完成;而一曲《一起向未來》更是唱出了中國對世界的倡議。

  當中國與奧林匹克又一次交匯,從傳統中來、向未來而去的中國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以自信從容的姿態邁向更好的明天。

  編輯:劉陽、黃緒國、鄭道錦、邱心怡(實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53 字。

轉載請註明: “國潮”更“潮”、經典不老,在冬奧“秀場”亮出自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