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獨家 | 黃亞玲:奧運會為何是多元文化交融互鑑典範?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體育

(東西問)黃亞玲:奧運會為何是多元文化交融互鑑典範?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電 題:黃亞玲:奧運會為何是多元文化交融互鑑典範?

中新社記者 魏寒冰

黃亞玲。本人供圖

隨着奧運聖火緩緩熄滅,2020東京奧運會8月8日落幕。16天裏,沒有人頭攢動,沒有如雷掌聲,但約1.1萬名運動員一起拼搏、交流,為世人留下了許許多多難忘的瞬間。

受新冠疫情影響,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舉辦,儘管歷經曲折艱辛,但依舊彰顯“團結底色”。五環旗下,奧運超越國別、膚色、語言、宗教等界限,再次將運動員、全世界緊緊聯結在一起,這是人類對友誼、團結、和平的詮釋,更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成功典範。

資料圖:8月8日,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日本東京舉行。圖為閉幕式現場。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在奧林匹克運動中,多元文化如何交融互鑑?中國文化與奧運精神有何共通之處?如何警惕奧運會淪為政治操弄的工具?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黃亞玲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作出深度解讀。

文化交融: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奧運會起源於西方,但在發展過程中最大化地體現了世界體育文化多樣性。奧林匹克運動演進發展的過程,也可看作是不同文化交融互鑑的過程。”黃亞玲指出,現代奧運會興起於歐洲,此後在全球範圍內發展和壯大。奧運會參賽國家和地區從首屆的13個到本屆205個,國際奧委會會員比聯合國會員國還要多,成為世界上最龐大的國際組織。

回溯歷史,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正是在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接納中汲取力量,迸發活力。黃亞玲介紹,從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3年,每4年在古希臘舉辦一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奠定了競技體育的基礎。近代以來,英國的户外運動,瑞典和德國的體操,美國的籃球、排球運動逐漸發展起來,但都在不同國家開展。而現代奧運會首次把不同國家的體育形式做了系統的梳理。

1896年在希臘雅典舉辦的首屆奧運會設置了田徑、游泳、舉重、射擊、自行車、古典式摔跤、體操、擊劍和網球9個大項43個小項,這些項目在當時的歐洲比較流行。之後每一屆奧運會,都會新增幾個項目。1964年,日本舉辦奧運會時把柔道列為奧運正式比賽項目。1988年,韓國推出跆拳道作為考察項目,後於2000年悉尼奧運會列入正式項目。2008年北京奧運會,武術作為文化教育項目出現於奧運賽場,加速其國際推廣的進程。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黃亞玲看來,各民族傳統項目也應納入奧運體系。“如今,各國都在挖掘本國的傳統項目,試圖融入奧運。一來增加奧運會的觀賞價值和吸引力,二來這也是傳承民族運動的重要途徑。比如,中國龍舟表演於8月5日和7日在日本海之森水上競技場進行。龍舟是中國一項傳統水上運動,我們正在全力推動龍舟入奧,希望通過努力早日讓龍舟進入奧林匹克大家庭。”黃亞玲説。

“除運動項目設置外,在奧運會口號、會徽、吉祥物、奧運火炬、比賽場館設計與建設、運動員服裝等方面均留下大量寶貴的奧林匹克文化遺產,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證明。”黃亞玲説。中國隊服裝展現“中國紅”“中國龍”,美國隊在服裝中加入科技元素,歐洲偏向復古風……2020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運動員入場禮服頗為吸睛,體現出不同國家、民族的特點,是奧運賽場多元文化的縮影。

資料圖:7月23日,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日本東京新國立競技場舉行。圖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入場。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1892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顧拜旦提出:“奧運應該向一切國家、一切地區和一切民族開放。”黃亞玲表示,顧拜旦的倡議,使現代奧運會從一開始便打破民族和國家的界限,具有鮮明的國際性。

黃亞玲強調,奧林匹克運動發展帶來不同文化交流互鑑。一開始,奧林匹克運動體現濃重的西方文化色彩。但隨着奧運會在全球的開展和奧林匹克精神的普及,“奧運會已成為各國文明與文化集萃、對話與交往的論壇,成為全球文化多樣性與差異性互補共存的平台,尤其是成為東西方文明交融與互動的平台。”

更團結:為人類克服危難增添勇氣和力量

2021年3月,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建議在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後面加入“更團結”,這一建議在國際奧委會第138次全會表決通過。“更團結”一詞超越國別、種族與意識形態分歧,在當前世界更具意義。

黃亞玲表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是在世界政治與意識形態割裂、新冠疫情蔓延背景下增加的新格言。在經歷一年半的新冠疫情後,“團結”已成為全人類走出危機的重要力量。東京奧運會的舉辦,體現了國際大家庭和各國運動員攜手應對挑戰的勇氣和自信。疫情、氣候等都是人類需共同面對的問題,單靠“個體”已無法解決挑戰,人類文明要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各國就必須學會“更團結”。

資料圖:7月23日,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日本東京新國立競技場舉行。圖為開幕式現場表演。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作為奧林匹克大家庭中的一員,中國對“更團結”一詞並不陌生。黃亞玲説,中國傳統文化與奧林匹克所追求的和平、和諧、自強不息、公平競爭有顯著的共同點。奧林匹克格言“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如果説前三個詞更多的是在講求個人的公平競爭、自強不息等品質,那麼“更團結”則與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的集體力量及當前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謀而合。

黃亞玲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謙遜、包容精神以及責任感亦在傳承奧運精神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從“乒乓外交”到即將到來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從參與國際賽事再到承辦奧運會,體現了中國對外來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在有人試圖把世界政治與意識形態割裂的情況下,中國積極籌辦冬奧會,力求通過冬奧會增進世界各國民眾之間的互相理解、友誼和團結,這將在傳承奧運精神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資料圖:8月5日,北京市西五環晉元橋東北角匝道處矗立着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雕塑。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政治操弄:嚴重傷害運動員利益和民眾感情

雖然奧運會成立的初衷是在政治以外促進世界和平與團結,但歷史上也曾出現過抵制奧運會、嚴重傷害運動員利益和舉辦地民眾感情的事件。國際社會越來越多地反對將奧運會作為政治操弄的工具,那麼應如何看待奧林匹克中的體育與政治?

黃亞玲認為,客觀來講,奧林匹克運動中的體育與政治密不可分,當前最應該做的是把握一個準確的“度”,保證奧林匹克運動不被過度政治化操弄。

黃亞玲指出,不可否認,任何社會活動的發生、人際關係的形成與發展,都與政治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特別是在當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兩者更無法分割。因此,政治也必然對體育產生影響。從正面看,奧林匹克與政治相結合,在追求公平與正義、反對霸權、促進各民族間平等、反對種族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人類進步、激勵人民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冷戰期間,蘇聯和美國兩大陣營相互抵制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與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雖然對世界政治格局並無多大影響,但卻犧牲了運動員利益,傷害了奧林匹克精神。黃亞玲指出,利用奧林匹克的大舞台宣揚政治訴求,是某些國家和政客的手段。最近一些人動輒揚言抵制北京冬奧會,把奧運會作為政治工具,這嚴重偏離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初衷和奧林匹克的精神,值得國際社會警惕。

“肆虐的新冠疫情會給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帶來一定困難,但中國具有舉辦國際大型賽事的大量經驗,也有良好的防疫措施,具備辦好賽事的硬實力。奧運會是匯聚全世界的和平競爭的大會,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盛典,不應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擾。”黃亞玲表示。(完)

黃亞玲,女,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體育大學奧林匹克教研室(體育人文社會學)主任;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社會科學分會常委兼秘書長;北京市決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休閒標準委員會委員;中國體育史分會常委;北京市民盟奧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