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鄭海霞入選國際籃球名人堂,你知道她當年多厲害嗎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鄭海霞入選2021年國際籃聯名人堂。
在中國籃球的歷史功績冊上,女籃書寫了最華麗的篇章。
從1974年首次參加亞運會獲得第三名,到1982年亞運會抱着“衝出亞洲”的歷史信念登頂亞洲之巔,再到連續在世錦賽、奧運會上升起五星紅旗……
短短十年間,當時的女籃黃金一代從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在國際賽場上創造了引以為傲的戰績。
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奧運四朝元老鄭海霞。“中國長城”、“世界女籃最優秀中鋒”、“鄭海霞時代”,太多的標籤無法一一枚舉,也無法盡然概括她為中國籃球做出的貢獻。
日前,鄭海霞入選2021年國際籃聯名人堂,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運動員。
奧運四朝元老鄭海霞。 視覺中國 資料圖
16歲橫空出世,中國女籃輝煌奠基
1983年,16歲的鄭海霞初次入選國家隊,從此開啓了一代中國女籃的輝煌歷史。
“似懂非懂、朦朦朧朧”,是鄭海霞對於自己國家隊初體驗的記憶。
鄭海霞回憶説,時任中國女籃主帥楊伯庸,或許是抱着培養新人的目的,“可能就把我作為第11人、第12人的角色選進了隊裏。”
由於當時只有16歲,鄭海霞在此前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就覺得我還是個小朋友,非常吃驚。天吶,我進國家隊了?我能和這些偶像在一起打球了?”
但她的表現卻完全不像一名“菜鳥”,在那一屆世錦賽上,鄭海霞場均出場17.2分鐘,貢獻7.4分2.4籃板0.8蓋帽,投籃命中率更是高達59%,超高的效率,讓她第一次站上世界賽場就獲得了一枚銅牌。
不符合年齡的成熟表現,伴隨着鄭海霞的第一次國家隊經歷,外媒開始稱呼她為“中國女籃的長城”,甚至斷言——鄭海霞未來一定會是世界上最好的中鋒。
這讓鄭海霞意識到,既然進入了國家隊,只有刻苦訓練才能走得更遠。
鄭海霞加盟WNBA。
每天早上出早操,上午八點半訓練,下午三點再和球隊合練,一天三練,作為一名大中鋒,鄭海霞的訓練量完全不輸小個子球員。
“別人投籃進450個,那我就進700個”,鄭海霞説,“有一段時間,楊伯庸指導為了訓練我的手感、觸感和我的反應,我光着腳訓練足球運動員撲球的動作,倒地接困難球,一組15個,就這麼每天練了將近半年的時間。”
這樣的訓練鍛鍊了鄭海霞的敏捷,身材高大的她不僅能夠在陣地進攻中“生吃”對手,還可以參與快攻,讓她在面對歐洲球隊時更有優勢。
轉眼第二年,中國女籃以預選賽第一的身份獲得洛杉磯奧運會的參賽資格,隨後又摘得一塊奧運會銅牌,中國女籃首次參加奧運會就在世界賽場升起了五星紅旗。
由於屢次在世界大賽上打出好成績,當時中國籃球確立了“女籃先上”的既定方針,出現了中國女籃率先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男籃緊緊跟上的大好形勢。就此,中國女籃在世界籃壇的歷史地位逐步彰顯。
海霞時代,奧運亞軍奉為經典
經過了首次奧運會的歷練,鄭海霞又連續參加了三次奧運會,中國女籃正式進入了“鄭海霞時代”。
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和1994年澳大利亞世錦賽上,中國女籃連續獲得奧運會和世錦賽雙料亞軍,一時間將中國女籃的成績推至了歷史最高點。
但在這其中,中國女籃也經歷了成長的陣痛,尤其是在蘇聯舉行的第十屆世錦賽上,中國女籃在分組賽上輸給了前捷克斯洛伐克隊,遺憾未能進入四強。
這次失利,如今回想起來,鄭海霞依舊覺得惋惜,“當時我們上半場領先對手17分,但在下半場輸了,導致我們沒進四強。那一屆比賽之後的賽程,我們每場比賽都贏對手將近20分,我們是有實力的,所以那場比賽輸了,非常惋惜。”
不久,中國女籃進行了改組,但由於隊伍從主教練到隊員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緊接着的漢城奧運會,中國女籃再次未能進入四強。
直到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女籃迎來轉機。
鄭海霞和丈夫。
鄭海霞講述,那一屆的中國女籃由少帥李亞光掛帥,“過去是以我為主、以高大中鋒為主的戰術配合,李亞光指導帶我們,堅持小快靈準的打法,堅持多人輪轉,每一場都是9、10個人上場,把每個隊員的特點發揮到極致。”
在李亞光的體系中,鄭海霞既要在內線得分、搶籃板球,又要完成傳球、助攻,以及高位策應,承擔更多的責任的同時,也盤活了中國女籃全隊的進攻。
終於,中國女籃以小組第二的身份進入半決賽,隨後又在半決賽中39分大勝古巴,以一枚奧運銀牌創造歷史。
而在1994年澳大利亞世錦賽,中國女籃再次獲得一枚世錦賽銀牌,刷新了中國女籃世錦賽最好成績的歷史,兩次世界第二,成為了中國籃球歷史上最經典的瞬間。
勇闖WNBA,成為中國球員的榜樣
帶着世界大賽輝煌的成績,1996年,鄭海霞隻身一人前往WNBA闖蕩。
當時的鄭海霞已近30歲了,用她自己的話説,“到美國打球時我已經是‘暮年’了。”
但在職業生涯末期做出去WNBA打球的決定,鄭海霞有兩方面考慮,“第一,我想知道,到了這個年齡段我還行不行,想在WNBA證明自己;第二,我是當時第一個登陸WNBA的中國、乃至亞洲球員,帶着一種責任感,告訴世界,中國球員可以在美國聯賽中佔據一席之地。”
鄭海霞在WNBA效力。
但海外打球不同於過去,鄭海霞雖然從未強調自己的不適應,但通過她的講述,也能夠想象那一時期有多艱難。
“我自己單槍匹馬,連翻譯都沒有,沒有人陪伴,給你提供了一個公寓,剩下的全要靠自己解決,我打完比賽吃飯怎麼辦?不知道。八點一刻要出發了,想吃頓早餐沒有人管,除非再另外交60美元……”
鄭海霞鮮少提及她的WNBA的經歷,儘管她在WNBA獲得過最高命中率獎,也被授予最受歡迎球員獎,但那段艱難的日子,“除了讓別人給予心疼和同情,只會讓人覺得我真的不容易以外,真的很難有第二個中國球員能夠適應。”
“但我從不會覺得怕,也不會覺得苦,有什麼苦的呢?頂一下就過去了。”
賽場上的鄭海霞。
而在WNBA最甜蜜的記憶,還是與中國籃球有關。
“在洛杉磯火花隊,有一次中國男籃出訪美國,他們來賽場看我打球,那一場比賽我拿了28分,那是我打得最好的一場球……”
箇中的甜酸苦辣,如今已成為過去,但對中國籃球的發展來説,鄭海霞的海外職業生涯,讓後來的中國球員再前往WNBA賽場有了更多的關注,尤其是2019年4月韓旭再次被WNBA球隊選中,在年輕球員的身上,看到了中國女籃的傳承。
“籃球是我的全部,是我心中抹不去的色彩,中國籃球成就了海霞,也讓我作為中國籃球發展的見證人,能夠讓讓五星紅旗在世界賽場上升起,我覺得很自豪,感恩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