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努力了很多年,但一直沒有取得質的突破,許多足球業內人士也在不斷反思原因,得出的答案是中國足球人才太少了!足球人才少是因為註冊球員少,註冊球員少是因為踢球的人少,踢球的少是因為根本就沒有足球場地踢球。
長期以來都在講青訓,講校園足球,但這點不是太可行,因為學生根本沒太多是時間踢球,形成不了踢球的興趣,而且學生太多也無法上場。
中國足球這些年一直都在尋找辦法,比如引進高水平的外援,以此帶動國內球員提高球技,但事實上這些球員只漲薪不漲球,郜林就是不漲球的典型。
外援長期佔據主力位置,導致本土前鋒打不上主力或者上不了場,像郜林這樣的準國腳淪落成了只能傳球的邊緣球員。
後來足球專家又想出了好點子,通過歸化一批外援來打進世界盃,事實上這對中國足球來説也是治標不治本,也許能短暫提高水平,但對足球長期的發展來説利弊同在。
以後的國足有可能更依賴歸化球員,導致本土球員成長不起來,這樣的話只能長期依靠歸化球員挑大樑。所以這種方式近似於掩耳盜鈴,而實際上國足水平還是上不去。
對於中國足球還是應當從根本上着手,只要把足球基礎打好了,提高水平是水到渠成的事。中國足球有很多球迷,這説明喜歡足球的大有人在,只是足球場實在太少了,所以平時幾乎見不到有人在踢球。
本次開放社會球場對中國足球來説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也是目前為止這些足球從業者決策最好的一次。一旦社會球場開放,那麼必將有很多人去踢球,會逐漸地形成踢球風氣,中國足球也將迎來春天。
但是僅僅是開放現有足球場還遠遠不夠,因為畢竟沒有多少球場,還應該多建設一些足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