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閉幕,“冰雪消費”意猶未盡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
本報記者 倪 浩 張 振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北京冬奧會20日勝利閉幕,但因冬奧會燃起的“冰雪消費”熱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仍將持續。從奧運賽場到日常生活場景,商家和消費者關注特色商品,參與冰雪運動並拓展國產品牌市場,為中國經濟帶來許多新的亮點。
冬奧紀念品銷售持續火爆
參與北京冬奧會的各國運動員和記者大多將於21日乘航班離開北京,在20日的閉幕式前,他們紛紛抓緊最後的購物時機,所有帶有北京冬奧會元素的紀念品都成為搶手貨。有媒體同行20日上午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自己在主媒體中心的特許商品店門前已經排了半個小時的隊,但沒有絲毫進展,因為有人早上六點就在這裏排隊了。許多外國同行明確表示“就是衝着冰墩墩來的”。
特許商品店門口負責控制店內人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保證閉環內外國記者能夠在回國前購買到紀念品,他們好幾天前就開始備貨,在“一證一墩”的新規定下,大多數人都能夠購買到冰墩墩毛絨玩具或手辦。除了帶有冰墩墩元素的各類紀念品,還有不少外國記者走“實用主義路線”,他們進店後會花更多時間選購帶有北京冬奧標誌的水杯、揹包或圍巾、帽子等。
網購平台上的冬奧消費熱情持續爆棚。2月20日冬奧閉幕當天,天貓奧林匹克官方旗艦店上架百萬只冰墩墩,以供近半個月以來超1億湧入奧林匹克天貓官方旗艦店蹲守冰墩墩消費者的搶購。據記者瞭解,這一百萬個冰墩墩周邊產品包含了毛絨玩具、手辦、盲盒、立體鑰匙扣等爆款冬奧特許產品。
福建德化順美集團是生產陶瓷玩偶冰墩墩的廠家,工作人員2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冰墩墩預售日期目前已排到三月底,“冬奧開幕式第二天,冰墩墩的單日銷售就突破10萬隻,估計整個冬奧期間面向市場的供應已突破100萬隻。現在工廠其他產品線已暫停,產能全部集中到冰墩墩的生產上。”
“三億人上冰雪”達成
冬奧會帶出冰雪運動消費熱潮。阿里巴巴向《環球時報》提供的數據顯示,冰雪體育器械冬奧會期間銷售持續火爆,僅冬奧會開幕式後的9天內,天貓平台上滑雪行業交易同比飆升了400%,谷愛凌比賽同款的滑雪板一度脱銷。
冬奧會直接提升了消費者對冰雪運動的參與意願,40%以上的觀眾計劃在冬奧會後繼續關注冰雪賽事,30%以上的觀眾計劃親身體驗冰雪運動。飛豬數據顯示,2月7日至13日,滑雪場周邊酒店訂單量環比春節期間漲超40%,滑雪場門票訂單量漲36%。
冰雪運動培訓在冬奧會期間明顯升温。北京一座商場內的市內滑雪教學機構20日告訴記者,他們在冬奧會前剛剛進駐商場,在過去兩個星期內報名上課的青少年學生已經將教練課程排滿。冰雪消費熱潮也傳遞到了中國南方的一些城市。新年以來,廈門市的一家綜合性體育用品超市滑雪裝備銷售額較之前上漲約20%。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從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到2021年10月,全國參與冰雪運動人數達到3.46億,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目標的實現,是北京冬奧會最為重要的遺產,可以説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第一塊“金牌”。
國產品牌收穫關注
冬奧經濟火熱,國產運動服飾也因頻頻出現在鏡頭前而備受矚目,紛紛藉助冬奧大舞台與國際品牌一較高下。
“中國借冬奧會出擊!”德國新聞電視台20日稱,在電動車等產業,近年來中國已成功地打造出優秀的市場,現在輪到體育產業了。中國體育用品製造商正在顯著增長,不少專業人士從北京冬奧會上隨處可見的國產運動裝備看到中國製造商的巨大潛力。未來,阿迪達斯和耐克這樣的國際大牌可能會面臨更殘酷的競爭,尤其是在它們的“大本營”西方市場。中外品牌同時出現在國際體育大賽上將不再罕見。
作為國際奧委會官方裝備商的安踏體育在西半球市場以Fila品牌而聞名。據《經理人雜誌》報道,該品牌在2021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增長55%,達到35億美元。另一大中國品牌李寧也呈增長趨勢,並開始在德國網站上尋找合作伙伴。
《經理人雜誌》援引蘇黎世應用科技大學體育營銷專家馬塞爾·胡特曼的話説,中國品牌有必要在營銷方面迎頭趕上。亞洲模特的廣告對西方客户的吸引力較小,與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運動員簽訂合同是必要的,這是否會成功還有待觀察。
德國《經濟週刊》認為,冬奧會對中國經濟的推動是全方位的,不僅李寧、安踏、匹克、361度等中國體育用品廠商涉足從籃球、足球等擴展到冬季運動,互聯網集團阿里巴巴、中國飲料公司蒙牛等都開始走向體育產業。甚至中國餐飲機器人也一舉成名,體育贊助正作為中國企業戰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