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倒計時50天 大數據揭秘藏在冬奧金牌裏的氣候秘密
與夏季奧運會相比,冰雪打造的冬季奧運會與天氣氣候有着更為密切的關係。中國天氣網梳理本世紀以來冬奧金牌分佈規律,看金牌大國都有怎樣的氣候條件?哪些巍峨山脈孕育了冬奧霸主?北京又因何成為唯一的冬夏“雙奧之城”?大數據為你揭開藏在冬奧金牌裏的氣候秘密。
冬奧金牌黃金緯度帶:北緯40°-70°
本世紀以來,冬奧會共產生金牌452枚,分佈在27個國家。除5枚來自南半球澳大利亞,其餘幾乎全部來自北半球中高緯國家,這其中北緯40°-70°最為突出。這一區域以温帶海洋及温帶大陸性氣候居多,冬季或多降水或嚴寒,有利於開展冬季運動。
北半球巍峨山脈孕育冬奧金牌
除了氣候因素,特定地形也是冬季運動開展的必要條件,連綿起伏、白雪皚皚的羣山為滑雪提供場地。阿爾卑斯山脈覆蓋及輻射的歐洲多國本世紀誕生了全球1/3的冬奧金牌;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山脈貢獻了佔全球17%的冬奧金牌,兩大山脈聯手讓歐洲成為當仁不讓的冬奧會霸主。此外,縱貫北美大陸的落基山脈本世紀以來也貢獻了約21%的冬奧金牌。
天氣是冬季賽場上的“發令槍”
冬奧雪上項目對天氣要求堪稱嚴苛,風速、風力、氣温、能見度等直接影響運動員的技術發揮。而當賽場出現大雪、大風等高影響天氣時,往往會中斷甚至取消比賽。
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温暖天氣讓雪質變得鬆軟,在女子超級大回轉比賽中,48名參賽選手僅有31人完賽。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會,高山滑雪女子迴轉項目因風雪兩次延期,最終組委會取消了當天的比賽。
北京為何能成為唯一“雙奧之城”
對氣候地理環境的高要求,使得冬奧會的承辦條件極為苛刻。倫敦、巴黎、洛杉磯等城市能舉辦多次夏季奧運會,卻無法舉辦一次冬奧會。而北京即將成為史上首個“雙奧之城”,除了強大的賽事保障能力外,北京和張家口適宜的自然地理條件也是成功承辦冬奧會的重要原因。
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各司其職
北京冬奧會設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為歷屆冬奧會最多。北京賽區將承辦所有室內的冰上項目;延慶賽區將承辦有“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之稱的高山滑雪等雪上項目;張家口賽區將承辦越野滑雪、冬季兩項等項目,這裏將產生51枚金牌,為三賽區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