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與精確在“冰絲帶”碰撞
隨着發令槍響,兩位運動員用力一蹬冰面,軌道攝影機隨即彈射啓動,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注視場上局勢,冰刀蹬在冰面上咔咔的聲音穿過整個賽場傳到對面的觀眾席,宣告着“相約北京”冰上測試活動速度滑冰第二個比賽日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拉開序幕。
作為2022年冬奧會唯一新建冰上項目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的目標是打造“最快的冰”。這一目標的實現以硬件換代做底,這是世界上首個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的冬奧速滑場館,軟件不斷升級為核,目前“冰絲帶”已經兩度製冰,主製冰師馬克·麥瑟服務過五屆冬奧會,在他的帶領下中外製冰團隊在每一天的維護中愈加熟練。馬克·麥瑟説:“一個場館條件完備要四五年,現在有很多可以提高的空間。每天我們都在不斷學習,只要有機會製冰我們團隊就會提高。隨着冬奧測試活動的到來,我們在9、10、11月還有機會繼續提高。所以我們會努力找到正確的參數將‘在2022年冬奧會上製出完美的冰’變成現實。”
運動員的反饋是製冰團隊的重要參考因素,“運動員下腳的一剎那就知道這個冰好不好,好的冰面跟運動員是能夠融為一體的。”前速滑世界冠軍、國家速滑館競賽主任王北星説話間做了個伸腳動作。測試活動中運動員們紛紛表示冰面條件超出預期。開賽首日,北京隊的艾培爾丁·亞合甫在男子500米比賽中滑出個人賽季最佳成績。
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使得國家速滑館內5500平方米的冰面能保證冰温均勻,誤差不會超過0.5度,使用時冰面軟硬程度能保持一致,運動員不會遇見冰面忽軟忽硬從而蹬不住冰或受阻的情況。不僅冰面讓運動員們很舒適,冰場環境也讓運動員們感受到頂級冰上場館的不俗之處,通過分區空調、分層空調的空調送風系統讓比賽大廳、競賽區、觀眾座位區都能擁有適宜的微環境氣候區。
比賽越是風馳電掣,對精確計時的要求也就越高。目前國家速滑館內配備了3套計時計分系統,第一套是放在地上的切光系統,以運動員刀尖切過光系統的時間來給運動員計算成績;第二套是運動員腳踝上綁的小圓片,這是重量極輕且性能可靠的異頻雷達收發機;最後一套是終點處支着的黃色攝像機,這也是精確度最高的終點攝像系統,可以達到千分之一秒。從前端的採集處理到最後呈現在屏幕上的成績,全流程的成績處理工作由13個人組成的成績團隊負責。“前兩套系統可以精確到百分位,如果説百分位的成績出現平局的時候,我們會調用終點攝像判斷千分位的成績,決定運動員通過終點的先後順序。”國家速滑館成績副經理衣小萌説。
本報記者 彭曉烯
來源:中國體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