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眼裏,殘疾人需要更多關愛和幫助,而在奧林匹克的競賽場上,殘疾人運動員們則用自己的熱情詮釋拼搏向上的精神。這其中就包括曾獲22枚金牌、6次打破殘奧世界紀錄的劉玉坤,因在鐵餅、鉛球、標槍這三個項目上均獲金牌,而被媒體稱為“三鐵公主”。
5月15日,劉玉坤在北京冬奧組委“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中做了“綻放生命 超越夢想”的宣講,結合親身經歷抒發了對殘奧運動的熱愛、對殘奧精神的執著追求,激勵殘疾人通過殘奧運動凝聚信心和勇氣。
北京冬奧宣講團成員劉玉坤。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供圖
戴着假肢再一次走進體育的大門
新京報:何時開始接觸體育的?失去雙腳後你是如何走出人生低谷的?
劉玉坤:我從小就喜歡體育運動。18歲之前,我是學校籃球隊的後衞,經常和男孩子一起踢足球、滑冰、還打冰球,體育給了我很多的快樂和夢想。19歲那年,我進工廠當了一名電焊工。一天,我正在那專心幹活呢,身後的一塊鋼板突然倒了,砸在了我腳上,當時就把我給砸暈了。等我再次睜開眼的時候,兩隻腳沒了!兩隻腳沒了!我才19歲啊,沒有了雙腳,我可怎麼活啊?
我那時候根本無法接受,曾經4次割腕自殺,最後在母親的苦苦哀求下,決定振作起來。從那以後,安上假肢的我開始重新學習走路、騎車等各項生活必需活動,每次練習過後,腿上都會磨出血泡,甚至流血,但是就是不使用任何枴杖類工具。 在身體恢復之後,我又重新回到工作單位,選擇繼續工作,也成為我國首批“自強模範”。
5月15日,劉玉坤在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上做宣講。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攝
新京報:是什麼機遇讓你再次選擇體育?
劉玉坤:1984年我來北京換假肢,在路過工人體育場的時候,看見一羣殘疾人在那訓練。我走過去問:“你們這是要幹啥?”“去美國參加奧運會。”“殘疾人也能參加奧運會?”我瞪大了眼睛!走不動了!這時候,一名像是教練的人走過來,上下打量我:“你哪兒不好啊?”“我……我兩條腿是假肢。”“你會什麼體育項目嗎?”“我會得可多了。”教練讓我做了幾個動作。還問了我很多的問題。他説的一句話我到現在都忘不了,他説:“只要你不怕吃苦,我覺得將來你是一個能讓國旗升起來的人!”聽了他的話,我眼前一亮,後來才知道,他就是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田麥久教授。
就為了田教授説的這句話,我戴着假肢再一次走進了體育的大門。教練幫我選擇了鉛球、鐵餅、標槍這三個我完全陌生的項目。教練從鉛球的滑步、鐵餅的旋轉、標槍的助跑教起,一個簡單的動作,我每天要拉着膠帶,做上百次的模仿練習,半蹲槓鈴160公斤假肢根本使不上勁,我就用腰去頂。卧推槓鈴時也砸傷過臉。鐵餅每天要投100多次,投出去多遠, 還要自己一塊一塊地撿回來。冬天鉛球投到雪地裏,撿回來擱在脖子上就能撕下一塊皮。就這樣在年復一年的訓練、比賽中,我的成績也在不斷地提高。
巴塞羅那殘奧會上獲得鐵餅冠軍
新京報:那次巴塞羅那殘奧會你是如何破世界紀錄的?
劉玉坤:1992年我代表中國隊參加了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的第九屆殘奧會。那天在蒙錐克體育場參加鐵餅項目比賽的時候,正是咱們中國傳統的中秋節。我進了前6名,排名第5。決賽最後一輪開始了,18歲的法國小將投出了25.38米的成績排名第一。25米是我訓練這麼多年從來都沒有過的成績,也是我心裏的一個坎。
我坐在地上,摸着自己的假肢,想起了我那麼些年的訓練,還有教練説過的那句話,我心情一下子就平靜了。還剩下我最後一投了。 我決定要用鐵餅旋轉的技術。為了這個技術,訓練這些年,我每天把鐵餅綁在手上,在圈裏上百次地轉,轉好了,會比原地遠出兩三米,轉不好就會摔倒,比賽中從來沒敢用過鐵餅的旋轉技術。我對自己説:“豁出去了!拼了!”我從地上跳起來,挑了一塊象徵吉祥的紅色鐵餅,大喊一聲走進了投擲圈。
新京報:得知自己打破世界紀錄是什麼心情?
劉玉坤:平擺、旋轉,鐵餅從我的手裏嗖的一聲飛了出去,可是卻遲遲沒有看見熒光屏上打出我的成績。只見裁判在場地上跑來跑去的,聽不懂他們在説什麼。 哎,“是我犯規了?可是剛才我轉的時候好像看到裁判舉起白旗了,成績應該有效呀!咋的了?”突然聽到廣播中China YukunLiu,我抬頭一看,不敢相信,揉了揉眼睛,是真的,25.96米,我打破世界紀錄獲得金牌了!我坐在地上哇哇大哭,伴着我的哭聲是China、China的歡呼聲。站在高高的領獎台上,看着升起的五星紅旗,我的眼淚流進了嘴裏,那滋味是苦的、鹹的、辣的、也是甜的。
帶領志願團隊服務備戰冬奧會
新京報:退役以後你都做了什麼?
劉玉坤:我代表國家隊在國內外賽場征戰32年,在國內外的重大比賽中得過22枚金牌,6次打破世界紀錄,在鐵餅、鉛球、標槍這三個項目上都是金牌。退役後,我投身志願活動,2008年我作為奧運火炬手,在鳥巢感受到志願者的專業服務。我想,雖然自己不能親自披掛上陣了,那就做一名志願者為運動員服務吧!因為我離不開這個我熱愛了一輩子的賽場。和體育結緣這麼多年,我親身經歷了祖國從體育大國變為體育強國的過程。回想我從2008年做志願者以來,無論是每 年的北馬、越野馬拉松賽事,還是申冬奧延慶野鴨湖20公里徒步。我從一個普通的志願者成長為北京首批五星級志願者。
新京報:在平時的工作中你是如何推廣奧運的?
劉玉坤:為迎接2022年冬季奧運會,我加入了冬奧宣講團,並響應政府“百萬人上冰雪”的號召,組建起一支旱地冰壺志願者團隊,進行“地壺球”的推廣和體驗活動。希望通過宣傳這種深受羣眾喜愛的體育運動,提升羣眾對冰雪運動的認知,吸引更多的百姓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激發社區羣眾參與冬季體育健身運動的熱情。2019年我成立了“劉玉坤志願服務隊”。
我今年已經62歲了,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成為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火炬手,帶領我的團隊服務冬奧會,看着更多的中國運動員拿金牌,讓五星紅旗在冬奧會的賽場上高高飄揚!
新京報記者 吳為 實習生 李子儀 攝影記者 李凱祥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