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蘇寧停止運營!投資足球不是學雷鋒 足協中性冠名屬於吃完飯砸鍋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體育

2月28日,江蘇蘇寧官方宣佈,暫停運營江蘇足球俱樂部。而除了蘇寧之外,天津泰達也已經放棄治療。雖然據説足協內部對這種情況的發生早有心理準備,但如果新科中超冠軍違規解散的話,對於中超形象也是一個重大打擊,畢竟蘇寧還要參加本賽季的亞冠聯賽。此前山東泰山已經因為違規被取消資格,如今蘇寧退出,下賽季中超能拿到幾個參賽名額都還是未知數。

江蘇是經濟強省,“蘇大強”的綽號不是白叫的,如果説找不出一家經濟實力雄厚的企業接手江蘇隊,估計誰都不信。但現實就是,即便蘇寧做出0元轉讓的決定,江蘇隊也是無人問津,同樣如此的還有泰達。而北京中赫國安為了保住國安這個名稱,中信願意將手中的股份進行轉讓,但也沒有人出手接盤。所有的跡象都表明,國內投資人對於中超球隊已經失去了興趣,這真不是一個好消息。

究其原因,自然跟足協推出中性冠名新政有關,在投資中超穩賠不賺的情況下,中超球隊冠名權幾乎是目前唯一能給中超投資人帶來直接效益的途徑,畢竟直播一場比賽,球隊隊名要被解説員唸叨幾百次,這幾乎就是強行植入式廣告,效果自然比胸前背後廣告要強得多。而足協如今卻將這個投資商唯一的動力來源掐滅,也就怨不得無人問津了。

中超需不需要改革?太需要了,多年來的過熱投資,讓運營中超的成本已經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就連保級球隊一年都不下10個億。次級聯賽中甲也得8000多萬,如果有衝超的想法則需要1-2億。就連中乙聯賽動輒也要幾千萬才能維持一年的運營,這樣的高成本已經讓各級聯賽俱樂部不堪重負。在2020賽季開始前,就有包括中超天津天海在內的16家各級俱樂部永遠消失。而足協本賽季出台的限薪令和限制投資令,目的就是為了給俱樂部減負,其中的積極作用還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對於已經積重難返的中國足球職業聯賽來説,軟着陸式的改革才是正確的,而足協在限薪令出台的同時,要求俱樂部改中性名稱的做法,就有點像休克療法,一步到位。關鍵在於這麼做,就等於是要求各級聯賽投資人當活雷鋒,只管投資不求回報,用滿腔對足球的熱愛為動力去運營球隊。都2021年了,足協竟然還如此天真,這有點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中國足球聯賽好歹也戴着職業的帽子,既然是職業聯賽,運營球隊就是一種商業行為,俗話説在商言商,投資人自然是希望有所回報。足協又想讓人投資,又不想讓人賺錢,分明就是吃飯完就砸鍋,這種釜底抽薪的做法,會把本就奄奄一息的中國足球置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