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亭宇:沒有彎道超車,腳踏實地最真實

  北京冬奧會結束後,本以為可以徹底休息一下的中國速滑冬奧冠軍高亭宇,發現自己比備戰冬奧會時還要忙。作為本屆冬奧會上表現最為突出的中國運動員之一,高亭宇自然受到了媒體和粉絲的追捧。北京冬奧會結束後,需要高亭宇參與的各類採訪和連線活動應接不暇。雖然很辛苦,但是高亭宇也很高興,這是中國冰雪運動和速度滑冰項目受到各界認可的體現。他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視頻連麥採訪時説,希望自己在賽場上展現出來的體育精神可以影響到更多年輕人。

  在連麥採訪時,話題很自然地從2月20日晚的北京冬奧會閉幕式説起。當晚,作為中國代表團旗手出場時,倆人的造型頗受關注——高亭宇扛着徐夢桃,而徐夢桃高高地舉着國旗。“就是想找個方法讓五星紅旗升到最高”,高亭宇説,“以表達我們這些運動員對祖國的感謝。”

  高亭宇回憶,他與徐夢桃基本上沒花太多時間,就想出了這個出場“造型”。事實也證明,當晚閉幕式代表團入場環節,五星紅旗的確是飄揚在最高的位置。

  對祖國的這份感恩和報答之情,很大程度上也是激發一名中國運動員展現出頑強意志、拼搏精神的力量源泉之一。

  從1963年由羅致煥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開始,中國男子速度滑冰為這枚奧運金牌的到來已經等了整整59年,高亭宇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這次在家門口的冬奧會上奪冠也是中國速滑人的夢想,是幾代中國速滑人的努力,就差捅破這一層窗户紙了,所以我就有這個(奪金的)目標。”

  但眾所周知,速度滑冰作為冰上運動的基礎大項,在冬奧會賽場就類似於夏奧會的田徑,男子速度500米比賽則堪稱是冬奧會的百米飛人大戰。這樣一個項目,中國隊並沒有太多的優勢可言,高亭宇説,“咱們客觀條件上一點優勢都沒有,所以只能靠各種細節都做到最好,才有成功的可能。”

  回顧從平昌冬奧會結束以來的4年備戰,有過低谷有過挫折,也曾想過放棄,高亭宇感嘆,是不負祖國重託的責任感和作為中國速滑人志在北京冬奧會上實現歷史突破的強烈使命感,讓自己克服了一個個艱難險阻。

  2018年的平昌冬奧會上,21歲的高亭宇摘得男子速度滑冰500米銅牌。這也是中國男子速度滑冰歷史上收穫的第一枚奧運獎牌,這名橫空出世的冰上飛人也成為了中國男子速度滑冰改寫歷史的希望。

  不過,平昌冬奧會結束後,高亭宇受傷病、競技狀態的影響,一度陷入低谷。令人欣慰的是,在臨近北京冬奧會開幕的最後一個賽季,高亭宇王者歸來,競技狀態越來越好。高亭宇説,運動員的競技狀態是很難在4年裏都保持在高位的,有起伏非常正常,但重要的是,怎樣把最好的狀態調整到奧運會比賽時,這就需要平時在很多細節上做到位。高亭宇與教練、團隊的緊密配合,國家隊的各種保障,使得他能夠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在北京冬奧會賽場上展現出來,“前面是鋪墊,然後到今年才徹底把頭3年多的積累爆發出來,這個可能就是一種戰術。”高亭宇説。包括在冬奧賽季的比賽中,高亭宇選擇性地參加賽事並讓自己的實力有所保留,以便自己的排名不會太靠前,這樣冬奧會比賽時自己可以在中間階段出場,把壓力都甩給最後階段出場的對手。

  回想起自己奪冠的那一晚,高亭宇説,“只要站上跑道,心中就沒有雜念,因為我只會專注於怎樣滑完全程,怎樣分配體力,怎樣在容易失誤的地方避免失誤。”就在那風馳電掣的30多秒後,高亭宇終於拿下了這枚眾望所歸的金牌。

  那一刻,他怒吼一聲,眼淚控制不住地流下來。作為一名男運動員,他説很不好意思自己當時哭了,“那一瞬間就是釋放、釋懷的感覺,所有情緒一下子湧出來了。”

  高亭宇改寫了中國男子速度滑冰的歷史,還打破了奧運會紀錄,那一晚,“冰絲帶”變身“金絲帶”,只為向“中國男子速滑第一人”致敬。

  高亭宇還以自己的表現擊碎了所謂的旗手魔咒,他期待着下一屆米蘭冬奧會,自己還有機會再次打破這個魔咒。

  成績的取得,在高亭宇看來沒有捷徑可循,這也是他在連麥採訪時想分享給所有年輕人的:“沒有捷徑、沒有彎道超車,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才是最真實的。”

  本報北京2月28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慈鑫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3 字。

轉載請註明: 高亭宇:沒有彎道超車,腳踏實地最真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