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曹植《白馬篇》
説到重量級拳擊運動員,一定不能忘的就是邁克·泰森,他的成名迅速得令人目不暇接,1986年先後擊倒伯比克、詹姆斯·史密斯和託尼·塔克等9位著名全網並衞冕成功後,成為了舉世無雙的世界重量級拳王。不過這個拳王曾經公開表示有一個人他打不過,這個人不是入選權威武術雜誌《黑帶》名人堂的李小龍,而是穆罕默德·阿里。
阿里出生於1942年的美國,其實比泰森大24歲了,所以經歷自然也不是泰森能比,在泰森還一無所知的時候,12歲的阿里已經開始在健身房練習拳擊,18歲就開始參加業餘拳擊比賽,並且被選入國家隊,衝擊羅馬奧運會,又在奧運會中三戰全勝進入決賽,1964年在邁阿密打敗利斯頓成為新一代拳王。
此後3年是阿里的時代,不過因為他拒絕去打越戰於是被吊銷了執照,但他厲害就厲害在這裏,4年不能打比賽,能打之後立馬捲土重來再次拿回了拳王的寶座,而且屢敗屢戰屢勝,最經典的一次拳王之爭,就是被叫做“叢林之戰”的絕世經典,對手是從無敗績不動如山的喬治·福爾曼。
彼時喬治·福爾曼25歲,年少輕狂但詭譎冰冷,而穆罕默德·阿里32歲,歷盡滄桑不是巔峯。當時觀看這一場直播的人有10億,在那個很多人國家還沒有電視機的年代,達到了10億的收視率,產生的總收入是1億美元,可想而知這一場戰役有多麼激動人心,對手雙方的身份是有多麼的“重量級”。
在比賽之前福爾曼不斷地以砍伐木頭的訓練自己速度和力量,連續上百次的擊拳,每一拳都格外的深入和沉重,他有信心贏得阿里。不過遺憾的是阿里這一次信心滿滿而且非贏不可,他表現出來了無與倫比的智慧和冷靜,讓福爾曼第一次在台上膝蓋着地,如此狼狽不堪,並且最終拿下了比賽的勝利。
1978年最後一次拿到拳王金腰帶之後,36歲的阿里宣佈了退出,不過他的成績也很傲人了,20年中22次獲得拳王稱號,也就是説至少每年都有一個拳王稱號,所以被認為是史上最神奇的運動員之一,但通常情況下很多人都覺得沒有這麼什麼“之一”,他就是絕對的拳王,是不可能被替代和更換的時代印記。
而這時候邁克·泰森剛剛“出道”,所以阿里被看作是六七十年代的最強,而泰森是八十年代最強,他們出現了一個神奇的承接關係,而且很霸道地壟斷了3個年代。其實這也不是偶然,因為泰森16歲的時候就認識了阿里,他們有太多相似之處,而阿里又以長輩的身份照顧着泰森,所以兩人一直都有來往。
在泰森破產之後,是阿里主動去找了他的陪練劉易斯,勸説他救泰森,所以最終才會有劉易斯幫泰森賺了2000萬美元出場費的事情;那時候梅威瑟特別看不起阿里,經常侮辱阿里的時候,泰森想也不想就懟了回去,説梅威瑟就是一個小學生。他們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只是很可惜一人已經退出,另一人崛起後以難堪的方式隕落。
2016年阿里去世,泰森為他抬棺,後來的媒體採訪中他回答了關於他和阿里誰更加厲害的話題,他説:“阿里是拳擊界的偉人,沒有任何拳擊手能超過他”,又説:“阿里可以為拳擊而是,但我不能”。這兩句話從阿里的精神和實力兩方面進行了肯定,也親口承認了自己不如阿里,害怕遇上他的言論。
但事實上雖然總是説“沒有人會記住第二名的名字”,但在當時的拳擊界,沒有不敗的神話,也沒有永遠的第二,卻出現了一個羣星閃耀的局面,每一個人都曾經是在某一羣人心中的第一,每一個人都曾經在舞台上得到過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這或許就是精神的感染力量吧,也或許就是拳擊真正熱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