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 9月2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格鬥少年”再出大涼山》的報道。
還記得5年前的那一幕嗎?
2017年夏天,兩名少年進行格鬥比賽的短視頻在網絡上迅速流傳。
那一天,為了推廣MMA(綜合格鬥),來自四川恩波武術俱樂部的教練讓時年14歲的彝族少年吉依阿杰和小夥伴站上表演賽場。兩名少年第一次擁有那麼多觀眾,雖然只是表演賽,他們也打得格外認真,出拳兇狠、纏鬥激烈,稚嫩的臉上透着超越成人的倔強。
這段視頻隨後掀起不小的波瀾。此後,男孩們離開了曾經訓練的俱樂部,沿着當初離開大山的路回到了故鄉,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5年來,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多次前往涼山探尋這些男孩後來的生活。沒想到當初令人唏噓不已的開端之後,竟是出人意料的“後來”。
迴歸大涼山
“格鬥少年”迴歸涼山後這些年,記者曾多次踏上這片土地探尋男孩們的生活。
時任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曾告訴記者,當地會充分考慮孩子們的體育特長髮展和文化課教育,為他們選擇適合的學校。
當年9月,涼山州教育部門尊重阿杰的意願,將他和4名同伴安排在冕寧縣雙河小學就讀——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學校有“體教結合班”,離孩子們的老家也不遠。
雙河小學多年來培養了許多體育特長生,畢業後直接升入瀘沽中學。而瀘沽中學則是涼山州著名的藝體特色中學,這裏90%的學生來自農村。1986年起,學校先後組建了舉重、拳擊、田徑、籃球、足球、健美操等訓練隊,培養過大量的優秀運動員,尤其以拳擊項目見長。2022年,瀘沽中學的畢業生中有多人通過體育特招被大學錄取,其中還有一人考進了北京體育大學。
在瀘沽中學校長陳冬虎看來,由於過去歷史欠賬深,涼山很多農村孩子文化課基礎比較薄弱,但體育特長教育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廣闊世界的大門。
“當年接收阿杰他們的俱樂部初心很好,但是我們始終認為,孩子在該接受教育的時候一定要受教育,將來才能擁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機會。”陳冬虎説。
不想放棄訓練的阿杰和小夥伴們在小學階段就到瀘沽中學拳擊隊接受訓練。
每天下午4點到5點半,完成了學校的課程後,他們變身“拳擊少年”。
教練包忠偉還記得阿杰剛來訓練時的樣子——很內向,不怎麼説話,眼裏透着一些不信任。此後,他經常找阿杰談心。“我告訴他,你在這裏一樣可以打拳,一樣可以實現冠軍夢。”
憑着當初在俱樂部打下的基礎,再加上系統、專業的訓練,阿杰的進步突飛猛進。教練很快看出他是塊好苗子——個子不高,但身手靈巧,更重要的是能吃苦——阿杰身上有一股獨特的韌性,拳擊訓練受傷在所難免,但他從不喊疼。
其他孩子訓練完,都趕緊溜之大吉,只有他還會主動單獨加練一會兒,這也帶動了其他人一起訓練。
這些年來,學校出於對孩子的保護,婉拒了很多媒體採訪,希望他們能安靜地學習、生活、訓練。這也是阿杰和同伴們希望的,他們很怕“格鬥孤兒”這個標籤。因為曾經共同的經歷,他們雖然年齡不同,卻很抱團。
任小濤是阿杰的小學班主任,她是打開這羣男孩內心世界的第一個人。
孩子們初來乍到的時候,為了幫他們儘快融入新環境,她一到週末就將男孩們領回家裏吃住,給他們洗衣。每逢放假回家的日子,她總會把他們送到車站,對班車師傅千叮萬囑。她從不主動去問孩子們過去的經歷,只是告訴他們,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今後也要記得回去看看培養過自己的俱樂部老師。
“這些孩子從小缺少家的温暖,我就想把他們缺失的愛補一點回來。”她説。
這種無微不至的照料在阿杰的成長中從未有過。
男孩們的刻苦也感動着任小濤,即使週末在她家裏也常常學習到很晚。阿杰剛來學校時對漢字的筆順、筆畫幾乎沒有概念,一年以後,語文測驗已能考到70多分。
阿杰成熟、獨立、領導能力強;小何聽話、情商高;建平內向、安靜、學習成績最好;小龍比較聽話但有點粗心;曲坡子好動、調皮……談起男孩們,任小濤如同講起自己的娃。
而對她,男孩們的評價很一致——“任老師是最好的媽媽。”
再出大涼山
“阿杰在省運會上獲得冠軍!”8月酷夏,瀘沽中學陳冬虎校長的一條微信如同一縷清風吹進了炎夏。
今年7月22日,四川省第十四屆運動會青少年組拳擊比賽落幕,涼山代表隊取得非凡戰績,瀘沽中學的孩子再創佳績:吉依阿杰獲得男子甲組52公斤級第一名,威色建平獲得男子甲組56公斤級第三名,阿牛曲坡子獲得男子乙組63公斤級第五名。
他們,全部是當年的“格鬥少年”!
如今的阿杰早已不是那個哭着害怕回家種洋芋的小男孩,但回憶起往事依然歷歷在目:“當初離開俱樂部的時候,最擔心的是和夥伴們分開,也擔心自己已經堅持了那麼久的訓練沒辦法再繼續。現在看來,能回來讀書特別幸運。”
在回到校園之前,阿杰的世界滿是UFC比賽(無限制綜合格鬥),他從未想過在那之外還有更多的賽場,也沒有想過格鬥之外還有別樣的生活。
迴歸校園5年後,阿杰的偶像依然是拳王曼尼·帕奎奧,阿杰總是用他説過的話勉勵自己:“無論訓練多麼辛苦,多麼煎熬,只要全力以赴,比賽就會很輕鬆,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名冠軍。”
他還有一位形象更加清晰的榜樣——王港。2017年8月,從瀘沽中學拳擊隊走出去的王港在全運會64公斤級拳擊比賽中奪冠,這是第八屆全運會後,四川拳擊20年來的第一枚全運會金牌。
這5年裏,除了訓練,阿杰最喜歡的課程是語文。他喜歡閲讀課本里那些優美的句子,也向往着其中描繪的許多遠方。
2019年,阿杰在四川省青少年拳擊錦標賽中奪得男子50公斤級冠軍。此後,他的拳擊生涯一路“開掛”:2020年到2022年,他分別奪得該賽事一次乙組52公斤級冠軍、兩次甲組52公斤級冠軍;在2020年的全國青少年拳擊錦標賽中,他獲得乙組52公斤級第五名。
如今,即將升入高三的阿杰已入選四川省拳擊隊。今年9月,他將代表四川參加全國青年拳擊錦標賽,一條職業拳擊道路已經在他腳下徐徐鋪開。
“希望能把職業運動員這條路好好走下去,將來為四川爭光,為我們大涼山爭光。”阿杰説,他也希望將來有機會能當一名拳擊教練,把這一路收穫的本領、温暖帶給更多孩子。
“格鬥少年”的故事不是特例。行走在大涼山的日日夜夜,那些被教育改變的命運一次又一次衝擊着我們的認知。
8年的脱貧攻堅讓昔日的貧困“硬骨頭”呈現出嶄新的容顏,那些因貧困而輟學的悲傷故事也成為往事。
如今的涼山大地,再也看不見山坡上的放羊娃。曾經沉睡在“控輟保學”系統中的60972名失學輟學學生已全部“銷號”。村村寨寨,最悦耳的聲音是琅琅讀書聲。
作為文化教育的有益補充,體育特長教育也在這片大地上蓬勃開展。從昭覺縣“雲端小學”的足球隊到布拖的“女梅西”,再到冕寧瀘沽中學的拳擊少年,大涼山的孩子們向世人展示着更加健康、勇敢和堅韌的新面貌。
當少年再次走出大涼山,他們的世界已與往日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