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廣場舞等列入全運會賽事”讓體賽更有價值

由 童豔紅 發佈於 體育

第十四屆全運會將於9月15日至27日舉行。本屆全運會首次設立19個大項羣眾賽事活動展演項目。其中包括廣場舞、廣播體操、健身氣功、太極拳4個展現項目。這4個展現項目將採取“線上參賽、線下評審”的方式最終評出各類獎項。(9月11日《人民日報》)

全運會首次將廣場舞、廣播體操、健身氣功、太極拳等列入比賽項目,本屆全運會羣眾賽事活動展演項目吸引了全國各地的766支隊伍、6800多人蔘賽。其中廣場舞設健身舞、健身秧歌(鼓)、廣場龍舞三個分項,線下參賽隊伍132支、運動員1904名;廣播體操設個人賽、三人賽、團體賽三個分項,線下參賽隊伍242支、運動員1318名;健身氣功項目設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氣舞四個分項,線下參賽隊伍189支、運動員1415名;太極拳項目設八法五步、二十四式、四十二式、四十二式太極劍四個分項,線下參賽隊伍203支、運動員2244名。使全國各地形成羣眾性體育活動的濃厚氛圍。

羣眾體育運動又稱社會體育運動或大眾體育運動,是指普通民眾自願參加的,以強身、健體、娛樂、休閒、社交等為目的,這種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羣眾性體育活動。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羣眾性體育運動還是開展得相當廣泛的,每個地方的工會組織常常會搞一些籃球、乒乓球、拔河、跑步、走獨木橋等體育活動或比賽。但隨着工作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企業追求生產效益,羣眾性體育活動變得越來越少,有的地方几乎銷聲匿跡。

近年,黨中央高度重視全民健身運動,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得到強化。全國100%的省、市、縣人民政府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出台了全民健身實施計劃,提出了羣眾身邊的健身組織、場地設施、賽事、活動、健身指導、健身文化等的全民健身“六邊工程”,用以推動建立覆蓋面更廣、功能更加健全的體育服務體系,助力體育健身服務均等化發展目標的實現。但羣眾體育統籌兼顧效果有待提升,羣眾體育融合發展能力尚需加強,羣眾體育多元功能發揮仍需深入,全民健身工作模式與方法有待創新。“羣眾性項目列入全運會賽事”是推進羣眾性體育活動的好方式,可以預見,以後將有更多的羣眾性項目列入全運會賽事。

在中國,只有發動羣眾,讓羣眾廣泛參與,才能真正推進中華民族體質的進步和發展。“羣眾性項目列入全運會賽事”契合了這一規律,是全民健身的推廣平台、羣眾的交流平台、體育文化的展示平台、各地羣眾體育運動的宣傳平台。希望將更多的羣眾性項目列入到全運會賽事之中,為全國羣眾性體育事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條件,進一步增強職工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