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歲到69歲的他們,都與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有着特別的緣分

從7歲到69歲的他們,都與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有着特別的緣分
從7歲到69歲的他們,都與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有着特別的緣分

圖説:2021新民晚報紅雙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開賽在上海市體育宮重啓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春暖花開的日子裏,今晨的上海市體育宮,奏響一則乒乓的春日交響曲,2021新民晚報紅雙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開賽在上海市體育宮重啓。

從7歲到69歲的他們,都與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有着特別的緣分

圖説:新民晚報黨委書記、社長朱國順代表主辦方致辭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7歲的小朋友,勇敢地站上人生第一個乒乓賽場,不畏困難、勇敢挑戰;69歲的老球友,再度歡聚在此,一年一次收穫滿滿的幸福。同新民晚報紅雙喜杯的不解之緣,每一個人都有一則温馨而精彩的故事。

“偷師”世界冠軍


  69歲的交大退休教師朱建明是本屆賽事年齡最大的參賽選手,他摩拳擦掌,希望用今天的比賽給自己追隨了多年的“乒乓春晚”收官。

從7歲到69歲的他們,都與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有着特別的緣分

圖説:最年長參賽者朱建明一展身手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一件穿了多年的運動短衫,胸前印有交大兩字,是他參加晚報杯的幸運衫。“我打球動作難看了點。”一上來,朱建明謙虛地説。不過,他報名參加的是丙級A組,為何有這份自信?這還得從他長達60多年的乒乓愛好説起。

  小時候在崇明島長大的朱建明,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學校裏只有一張破破爛爛的球枱,每天下課後從倉庫裏翻進去,和同學們搶台子用,哪怕只發兩個球,對他來説也是幸福的。17歲時,他去外地參軍,在部隊裏擔任軍體教員,帶領乒乓隊參加當地比賽。“我成了運動員的陪練,漸漸地水平提高了不少。後來我同他們一起參加比賽,竟然有一次拿着光板還把第三名打敗了。”那段回憶,令他格外自豪。

  轉業至交通大學後,朱建明更是如魚得水。“我們交大水平最高的就是世界冠軍丁鬆了,他是校隊的總教練。”朱建明幾乎天天去觀摩球隊訓練,邊看邊學。平日在交大乒乓房裏,他不僅和老師切磋球技,還會向年輕的學生們發起挑戰。儘管已經退休多年,但每天去交大打一兩小時球,是雷打不動的習慣。昨天,他還去球館進行賽前特訓。

從7歲到69歲的他們,都與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有着特別的緣分

圖説:朱建明在比賽中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在世界冠軍的影響下,朱建明的乒乓技藝又有了質的飛躍。過去幾年,他連續參加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最好成績是闖入64強。今天,他的對手中,還有來自日本的能瀨徹,這也是晚報杯的老朋友,朱建明此前還沒跟他交手過,對此,他表示:“能來晚報杯的,水平都很高,即便是一輪遊也沒關係。最後一次參賽,總要留點美好的回憶。”

在賽場上長大


  小小的個子,卻有一副不服輸的表情,出生於2014年的魏德文是本屆比賽年齡最小的運動員。這是他第一次站上新民晚報紅雙喜杯的賽場,不過,他同新民晚報紅雙喜杯的淵源,可要追溯到嬰兒時期。

從7歲到69歲的他們,都與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有着特別的緣分

圖説: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成為草根乒乓選手交流切磋的平台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8個月的時候,魏德文就坐在嬰兒車裏,跟着媽媽張瑜來到了新民晚報紅雙喜杯的現場。媽媽是華東理工乒乓球俱樂部的教練,這場乒乓盛會,是華理俱樂部每年的保留節目。所以説,晚報杯陪伴着魏德文慢慢長大。等到會説話了,每次來到現場觀戰,他還是大哥哥、大姐姐們最得力的後援團,為他們加油打氣,與此同時,乒乓球的種子,在他心中生根發芽。

  今年的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是魏德文首次參加的比賽,他在乙級C組的序號是1號,是該組別第一個報名的選手。不過,賽程一出,竟然都是熟人,組裏的對手都是媽媽帶過的學生,比他大了整整7歲,身高也相差近40釐米。賽前一晚,小德文有點打退堂鼓,媽媽鼓勵他:“你就去見識一下,和哥哥們玩玩,重在參與。”今天來到現場,小德文還真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絕不向曾經給他喂球的哥哥們求饒。

從7歲到69歲的他們,都與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有着特別的緣分

圖説:參賽選手比賽中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站上賽場,就是勝利,輸贏不重要。”張瑜説,“每一名運動員,一定是從輸開始,能輸得起,未來才能贏得了。”這一次,魏德文給新民晚報紅雙喜杯交了學費,但明年、後年和未來,他將在這個舞台上,變得越來越強大。

最忠實的觀眾


  首屆新民晚報紅雙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開賽,在2005年上海世乒賽倒計時100天之際,應運而生。

從7歲到69歲的他們,都與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有着特別的緣分

圖説:市乒協主席陳一平主持開幕式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上海市乒協主席陳一平見證了新民晚報紅雙喜杯的誕生、發展和壯大。早在2005年,他就擔任世乒賽籌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是首屆晚報杯籌劃工作的參與者。從上海市體育局退休後,他繼續活躍在乒乓賽場上,每次和各地乒協分享工作經驗時,他總是自豪地説,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是上海的“拳頭產品”。陳一平想對廣大乒乓球愛好者説:“今年儘管比賽時間和地點變了,總體規模也少於上屆,但我們將堅持五個不變,即快樂乒乓的理念不變,公平公正的規則不變,高質量辦賽的要求不變,服務至上的態度不變,防疫措施的嚴格不變。力爭讓每一位參賽者都能通過賽事,取得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從7歲到69歲的他們,都與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有着特別的緣分

圖説:姚振緒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新民晚報記者 李天揚攝

  一位神秘嘉賓亮相現場,引起了資深球迷的注目。國際乒聯終身名譽會員姚振緒也來為晚報杯捧場。“現在大家都太幸福了,能一年一聚,參加這麼大規模的盛會。我小時候也在這裏比賽過,影響力遠不及現在……”定居北京的姚振緒很羨慕老友徐寅生,“他在上海總有這麼多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還時不時上場打兩下,我要向他學習。”對於姚振緒來説,新民晚報紅雙喜對他而言,也是一個老友相聚的舞台。

從7歲到69歲的他們,都與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有着特別的緣分

圖説:紅雙喜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樓世和(左)從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彬手裏接過突出貢獻獎獎牌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賽場上,顏值最高的“彩虹球枱”,吸睛無數。據上海紅雙喜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樓世和介紹:“這是紅雙喜用最新工藝打造的彩虹球枱,在此次比賽中可是首秀!”該球枱響應國際乒聯和WTT推崇的視覺效果多樣化潮流,而且使用了更為環保的鑲嵌工藝。能在彩虹球枱體驗一把國際大賽的感覺,此次參賽運動員有福了。 (新民晚報記者 陶邢瑩)

記者手記:陪伴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若要形容乒乓愛好者和新民晚報紅雙喜杯之間的關係,這是最好的詮釋。

  來自曹燕華俱樂部、華東理工俱樂部、中乒院等青少年乒乓訓練機構的孩子們,是晚報杯的新朋友,他們從這個舞台起步,正式站上乒乓賽場,編織起進軍國家隊的夢想。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中年人,成了晚報杯的老朋友,年年都能有比賽機會,一圓年少時未能實現的乒乓夢,直至變成白髮蒼蒼的老者,依然樂此不疲。還有一批曾接受過專業訓練的青年選手,雖未能站上奧運賽場,卻在這裏實現了金牌夢。

從7歲到69歲的他們,都與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有着特別的緣分

圖説:晚報杯伴隨着一代代乒乓愛好者成長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今天的比賽,定在9點半正式開始,不少參賽者提前兩個小時抵達,熟悉場地、同球友們交流,一片熱情充斥着體育館。不少參與過的朋友留下了這樣的評價:硬件過硬、組織專業、氛圍熱烈。這早已不是一個簡單的賽事,而是這座城市裏一個生動活力的文化表情。乒乓文化,從新民晚報紅雙喜杯蔓延開來,深入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深入每一個乒乓球愛好者的內心深處。(陶邢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75 字。

轉載請註明: 從7歲到69歲的他們,都與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有着特別的緣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