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的CBA賽季,19傢俱樂部的外援投入超過6個億,為什麼不借此機會用這個錢做更多對中國籃球發展有意義的事呢?比如説俱樂部建設、青訓建設等。”這是廣東宏遠俱樂部總經理朱芳雨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下賽季無外援比賽的狀況所發表的一番見解,這也算是從俱樂部層面對下賽季CBA聯賽極有可能無外援比賽的一次公開表態。
但朱芳雨的説法,不少球迷並不認同,紛紛留言表達看法——“6個億,全能投入到青訓中?”“你們國內球員實力最好,站着説話不腰疼!”“閉門造車,然後水平越來越差”……
10天之前,2021-2022賽季的CBA聯賽將採取無外援比賽的消息被爆出,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從俱樂部的角度來看,運營成本日漸增加,特別是過去兩個賽季,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采取的賽會制比賽,沒有門票收入、聯賽分紅大幅度縮減,都讓俱樂部的經營壓力倍增。
而從聯賽公司的層面分析,賽會制的比賽,讓贊助商的權益無法保障,遠低於預期的曝光度,勢必會導致贊助商的“退場”。除此之外,因賽會制比賽場次下降,導致轉播版權費用的拖欠,也是聯賽公司頭疼的問題。
由此可以看出,賽會制是導致俱樂部和聯賽運行出現問題的直接原因,但是,外界可能並不能完全理解,恢復主客場制和不能引進外援,有什麼天然的矛盾關係。
這裏面確實存在不少悖論。比如,上賽季賽會制是有外援的,為什麼恢復主客場就不允許?雖然主客場會增加疫情防控風險,但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也是不爭的事實。再比如,各個俱樂部不能引進外援,但並不對外籍教練進行限制,這難道不是增加疫情防控的風險?不能引入外援,俱樂部達到了“節流”的目的,但沒有外援的聯賽,即使恢復主客場,保障了比賽場次,但上座率會否受影響,贊助商是否認可,以及會否存在因聯賽觀賞性下降,而導致版權收入降低……這些可能引發的不良後果,是否會令管理者的預期目標大打折扣,都是未知數。
“別的不説,如果沒有外援,肯定會出現很多分差很大的比賽,因為有些球隊就是靠外援帶動得分的。”某不願具名的專業教練直言不諱地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而且,聯賽國內球員水平高的球隊就那麼幾支,比賽的懸念也會大幅度降低。而比賽本身質量無法保證,勢必對各個方面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據記者瞭解,CBA公司之所以作出這種選擇也是權衡過後的結果。某CBA公司工作人員就曾在私下向媒體記者這樣表示:“恢復主客場制是冒着風險的,風險最大的其實是各級地方政府。因為各個地方的防疫政策不一樣,壓力也不一樣。二線城市可能還好些,但是一線大城市,一旦出現疫情,整個聯賽很可能會停擺,所以為了能夠恢復主客場制,勢必要進行取捨,作出抉擇。”
從這個角度上説,CBA聯賽其實是在沒有外援下恢復主客場,和有外援打賽會制的兩個選項中,作出了一個相對更好的選擇,更何況,CBA公司並未完全關閉各個俱樂部聘請外援的大門,“2021-2022賽季會推動恢復主客場制的比賽,下賽季先由本土球員參賽,待時機成熟的時候再恢復使用外援。”
但不論下賽季的CBA聯賽最終會不會有外援的身影,這已經是中國籃球自職業化以來,第一次從宏觀政策上主動放棄外援的引進,到底會因此產生怎樣的影響,只能交由時間給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