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答球迷問:巔峯時期的鞏曉彬能在NBA立足嗎?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體育

即使是年輕的CBA球迷,在看山東西王隊的比賽時,恐怕也不會把鞏曉彬當成一個“不會打球的老帥哥”吧。畢竟鞏曉彬在中國籃壇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他擁有“96黃金一代”、“山東男籃旗幟”、“中國最好二中鋒”、CBAMVP、CBA最佳技術獎等諸多榮譽頭銜。那麼,怎麼看待球迷朋友提出的“巔峯期的鞏曉彬能立足NBA嗎?”這個話題呢。我認為有較大難度,簡要説3點理由。


技術特點決定很難立足NBA

先拿鞏曉彬自己的話來佐證這個觀點吧。鞏曉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説“我們打球的那個年代,


而鞏曉彬在比賽中是打大前鋒的位置,他所依賴的取分手段是內線腳步的技術。技術施展的前提是他能要到位置,在NBA處於內線肉搏的上世紀90年代,鞏曉彬顯然不具備這種強對抗的能力。


鞏曉彬的身高打不了NBA的4號位

2米身高左右的球員在CBA打“二中鋒”是上世紀90年代的普遍現象,但在NBA,大前鋒的身高普遍在2米05到2米10之間。查爾斯.巴克利這樣1米98打大前鋒位置的寥寥無幾,但人家巴克利的屁股是真的大呀!


鞏曉彬在CBA打內線,有身高優勢和腳步優勢,但到了NBA,身高不足、力量不足,因此在內線肯定是站不住的。不妨想想那會登錄NBA的王治郅、巴特爾、易建聯都是走外線投射,更不要説身高才2米02的鞏曉彬了。


鞏曉彬無法完成3號位球員的功能定位

鞏曉彬在CBA有時候還客串3號位和5號位,因為鞏曉彬具備一定的中遠投能力。但那時候CBA的3分線比NBA的3分線要短很多,而且鞏曉彬的外線投射並不穩定。在CBA打明星球戰術下,遠投能力一般並不打緊。但到了NBA,註定只能是角色球員,要立足NBA就得把某一個單項技術練到精熟才有可能。鞏曉彬不具備在NBA打3號位的能力。


所以,比較理性的看法是打亞洲比賽有富餘,打NBA比賽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