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800元買賣“誠信”獎牌是一場失信合謀
本文轉自【工人日報】;
據媒體報道,企業找中介花800元就能辦信用認證、誠信品牌,還能根據企業方的需要購買想要的獎項,頒獎單位落款可根據不同行業、不同獎項隨意匹配。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只需提供營業執照,不用接受實地考察。一些擁有多塊“誠信”獎牌的企業屢遭投訴,有的已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消費警示的名單。
買賣“誠信”獎牌已經形成明碼標價、分工明確、流程清晰的黑色產業鏈,在這條產業鏈中沒有一個環節是無辜的。
誠信評價是消費者評估商家資質與購買與否的重要參考。對於企業來説,花錢買“誠信”獎牌就是希望藉此為經營背書,在商戰中走捷徑,快速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並試圖獲得他們的信任。花錢買獎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有些企業也曾抱怨被頒獎單位騙了。但是,花800元就能買來的“誠信”獎牌,也不需要接受實地考察,企業不可能不知道這是不靠譜的。更何況,一些頒獎單位,在權威部門根本查不到其註冊信息,甚至連聯繫方式等基本信息都查不到。
這中間,頒獎單位迎合企業需要背書的需求,以某協會、某中心,甚至是“國”字頭單位的名義,憑空捏造了很多獎項,靠發獎斂財。其製作“誠信”獎牌,無關誠信,只是買賣。這其中,很多頒獎單位本身就是非法的、山寨的,也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純粹詐騙。民政部曾多次公佈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不少都是“國”字頭的唬人組織。
而此刻,中介扮演的角色則是讓企業和頒獎單位更快速地對接,各取所需,從中牟利。其顯然並不在乎“誠信”獎牌的真假以及含金量,促成交易是首要目標。
可以説,每個環節都在心照不宣地造假。也正是他們共同的失信,合力打造了一塊塊“誠信”獎牌,自欺欺人。
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當前,各行各業都在加強誠信建設,營造守信、互信的社會信用環境。買賣“誠信”獎牌會對市場各方、社會公眾形成誤導,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破壞前期各方營造的誠信氛圍。
具體來説,“誠信”獎牌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一塊露餡倒下,就會引起信任塌方,真正誠信經營的企業也會被誤傷。如果不遏制買賣“誠信”獎牌行為,就可能會動搖市場經濟的根基。
打擊買賣“誠信”獎牌行為,需要打擊黑色產業鏈以及各環節的歪念。這需要市場監管部門、民政部門以及各行業主管部門的通力合作,將斂財的頒獎單位、中介機構、花錢買獎的企業連根拔起,依法整治、處罰,還市場公平、誠信的土壤。
金盃銀盃不如消費者的口碑。800元能買來“誠信”獎盃,但買不來別人的誠信評價。誠信,沒有捷徑,是一次次守信的積累。與其動買獎的歪念,不如做好每一筆生意,做好每一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