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美誠稱“除了冠軍皆無意義”:人生皆如此,活得有點累

伊藤美誠稱“除了冠軍皆無意義”:人生皆如此,活得有點累



2021年世乒賽前,日本女乒一姐的伊藤美誠再次高調放話:我要一個一個地戰勝中國選手,要奪得所有冠軍。

但結果是伊藤又放了空炮——女單首輪中,她即完敗於中國的王藝迪,令其不爭氣的眼淚再次流了出來……

女雙比賽中,伊藤與早田希娜配對,雖像上屆一樣再進入決賽,但又是面對中國的兩小將組合——孫穎莎和王曼昱,且仍然敗下陣來,更比上屆時的決賽輸得還脆還快。

而賽後,再次眼含淚光的伊藤,還拋出了一個金句:“半決賽擊敗中國組合進入決賽,這讓我變得自信起來,但我覺得除了冠軍,其他的都沒有什麼意義,所以我感到非常委屈。”

伊藤美誠稱“除了冠軍皆無意義”:人生皆如此,活得有點累

那麼,“除了冠軍皆無意義”的觀點,到底有沒有道理和意義呢?——不得不説,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觀察角度。

比如,從伊藤個人的角度看,她當然怎麼想都可以,這是她的思想自由。

只不過,我們觀察伊藤時,可以看到她一輸球,不是哭就是感覺委屈,自怨自艾,頗有點“怨婦”的味道——這説明,她在這樣的思想之下,顯然產生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是可能影響其奪冠的一個因素了。

那麼,抱有如此思想觀念,對其個人是否就一定有好處和有意義呢?這顯然也值得伊藤自己思考了。

伊藤美誠稱“除了冠軍皆無意義”:人生皆如此,活得有點累

不過,這一觀點對於競技體育選手來説,雖然大家並不會時時明言,可在現實的追求中,和心理的認可上,估計還是會在很大程度上同意伊藤的觀點。

很多時候,無論是體育人還是觀眾等,大都認為體育比賽給人的感覺、現實中的意義、帶來的影響和收益等方面,確實存在“只有奪冠,否則無意義”的現實性思維 。

比如奧運奪金,冠軍會被人記住,會獲得大把的榮譽與價值實現,但很多亞軍,卻幾乎很快就無人記取,其價值的實現上也會與冠軍相差十萬八千里了——某種程度上而言,也算是比較接近於“無意義”了,這就更不用説冠亞季軍之外,無數沒有奪牌的普通選手了。

伊藤美誠稱“除了冠軍皆無意義”:人生皆如此,活得有點累

當然,伊藤所稱的除了冠軍外,其它“皆無意義”,顯然説得有些絕對了——否則,除了冠軍,其他人還有什麼必要存在和參賽呢?

事實上,正是無數體育比賽中的低名次、差名次,非冠軍選手的所謂“無意義”之存在,才有了最終有可能走向“奪冠”的有意義!

從這個角度看,伊藤所謂的“不奪冠皆無意義”之本身,就沒有意義和價值了,這就像“失敗是成功之母”揭示的道理一樣!

伊藤美誠稱“除了冠軍皆無意義”:人生皆如此,活得有點累

而拋開競技體育的特殊性,如果伊藤這種“不登頂或不是最好,其他就皆無意義”的邏輯思維,用於指導人生,其實就會讓人活得太累了!

只從伊藤的職業生涯之表現看,她這種不停地賽前放大話,賽後用眼淚和“金句”找補的戲份,也同樣能讓感覺到伊藤在如此思想壓力之下,內心還是比較累的吧?

作為普通人,我們當然可以抱着“不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之目標,以此激勵自己不斷走向最好,但也不必像伊藤這樣想得如此絕對——人人都將站在最高處當作是有意義,其他就無意義了,那麼,這個世界上還有幾個人活得有意義呢?其他人豈不皆是“行屍走肉”了?

伊藤美誠稱“除了冠軍皆無意義”:人生皆如此,活得有點累

事實上,我們不能只看到與外人的競爭中獲勝,才是一種“勝利”,而能不斷地戰勝自我、攀登自我的高峯,才更是值得我們追求的一種有意義之活法——人比人,肯定會氣死人,因為,總有你比不過的人。

但是,如果學會多跟自己比,就能自我激勵,不斷超越自我,如此自我比較之下的進步或“勝利”,當然很有意義——而不必用與他作比較的“不如他人”,來否定自我的意義和價值,這樣才不會活得太累,才能做到“知足常樂”吧!【原創評論:瑜説還休】

伊藤美誠稱“除了冠軍皆無意義”:人生皆如此,活得有點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56 字。

轉載請註明: 伊藤美誠稱“除了冠軍皆無意義”:人生皆如此,活得有點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