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太極大師”馬老先生被打敗,看品牌經營的得與失

由 太史憶秋 釋出於 奇聞

前兩天69歲的太極大師馬保國被50歲的業餘自由搏擊愛好者4秒K.O,中間被擊倒3次,最後一次直接打暈了。

於是特意查了下馬保國的資料,先不說馬老師的太極功夫如何,畢竟我們不是武林人士,而且馬老師事後說了,大意是“當時我的拳頭到了他的鼻子,我一打下去,不僅他鼻子都廢掉,可能還有性命危險,那個時候對手已經輸了,但對手沒看懂我禮讓的訊號,還下了狠手”。

我們要說說馬老師的品牌經營功夫,那是相當了得,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當然也有一些缺點要引以為鑑。

太極是一門傳統武學,普及之後,基本上從無招勝有招的上乘功夫變成了鍛鍊身體的廣播體操。誰是太極正宗,一直爭論不休,有人說是張三丰,有人說陳家溝。自從電影《太極》上映後,是陳家溝的說法似乎更可信。要想在這樣一個耳熟能詳的功夫世界裡打出自己的品牌相當不容易,如果延續傳統,得去拜個師傅,關鍵是智慧財產權還是別人的。

馬老師覺得要不走尋常路,才有出路。於是把形意拳和太極拳結合起來,創立了一門嚇死人的門派:渾元形意太極門。搞學術的看了這名字就知道是什麼?是不是有點交叉學科研究的意思。

一個品牌好不好,就要看名字好不好。一個好的品牌,看到名字就知道什麼意思,是哪幾個字,不用向客戶解釋,這是幾個字怎麼寫,等等。馬老師取的這門派名字一看就知道什麼意思。形意太極混在一塊,比形意厲害,也比太極厲害。

名字定下來之後,就得打響它。

我們都看過武俠小說,要在武林中混出名堂,得打幾場惡戰,尤其是要針對一些成名的老江湖,最好是年紀大、名氣大的,打幾場就出名了。但現實中沒有這樣的江湖名宿,怎麼辦?

馬老師靈機一動,要利用現代高科技。於是請,不是,約了一個拳王過來,在一個陰暗的地下室裡,拍攝了一段對打影片。雖然影片裡的拳王動作很僵硬,但一身的肌肉疙瘩,一看就是不好惹的角色。但在馬老師“滾進滾出”的武學招數下,沒幾下拳王就被打倒在地。

馬老師用這段影片告訴武林,我的武術不是花拳繡腿,打MMA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比那種手中玩鳥的太極功夫,直觀多了,馬老師的渾元形意太極門響震武林。

有優勢,當然有差異。要強調自己的武學為何不同於一般的武學,得有一套說法。馬老師很形象地形容為“滾進滾出”,號稱115公斤的拳手都拿不住他的一根手指,因為滾得太厲害了。

然後順便就點評了一下雷公太極的缺點,在蹭了一下熱點的同時,很好地宣傳了自己品牌的差異。

至此馬老師的品牌基本已奠定了市場地位,如果就在自己的細分領域裡深耕細作,還能忽悠,不對,還能吸引一些門徒進來。維持幾十年是沒有問題的。

但馬老師膨脹了,覺得自己的品牌在太極這個池子裡太小,要想到更廣闊的市場拓展下。於是引來了競爭對手,把一個MMA的狠人招來了,而且還是一個業餘的。結果悲劇發生了,名震江湖的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被一個無名小卒,MMA的末流給擊倒了。多年的品牌經營毀於一旦。

由此我們也得到一些經驗教訓。

承載一個品牌的不是嘴上功夫,還得有手上功夫。至少有一項是別人無法超越或短期難以超越的核心技術。

像馬老師,如果花錢也要收一個像李小龍這樣能打的徒弟,這品牌就能做成金字招牌——徒弟都這麼厲害,師傅還用說。

一個品牌一般針對的是某一個細分領域,比如你的品牌是做手紙的,你非得拓展到泡麵上,你就會面臨泡麵領域的競爭對手,人家用他的規則就能分分鐘玩死你。

馬老師就犯了這樣一個錯誤。看馬老師的功夫就知道他是全身運動,手腳身一起動,而拳擊是有很多規則的。如果馬老師不去挑釁MMA,就不會就這檔子事。你就跟雷公太極,還有那啥太極,按武林規矩比試,把他們搞趴下,難度是不大的。

順便說句題外話,馬老師雖然4秒給KO了,但敢說敢做,勇於面對的態度還是值得敬佩的,不像某一個叫什麼龍的打手,直接以報警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