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平居士《楞嚴經白話註解》(26):眼耳鼻舌身意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王治平居士《楞嚴經白話註解》(26):眼耳鼻舌身意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三譯解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王治平居士白話譯、注、解

正文(23)

經文:“複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若從空出,是聞自當回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甜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請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知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正文】  複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譯文】  再說,阿難!為什麼說六入本來是如來藏的妙真如性?

【解】  此處所說的六入有兩重意義:一是涉入,即是六塵景象涉入六根而顯示現象。如下文說“發見居中”二是吸入,即是六根吸入六塵景象而顯現作用。如下文說“吸此塵象”。

【正文】  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譯文】  阿難!就在這個眼睛瞪久發花時,眼睛和發花,都是菩提自性瞪久發花所產生的幻相。

【解】  此處主要說明當眼睛瞪久發花時,不但眼中所見的發花景象為幻相,此時即能見此發花景象的見性,也同屬於妙明真見發花所見的幻相。

【正文】  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

【譯文】  因為明暗二種妄塵,引發眼睛的見,吸入這兩種塵象而產生作用,這種功能名為見性。這個見離了明暗二種妄塵,徹底沒有自己的體存在。

【正文】  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譯文】  正是如此,阿難!應當知道,這個見不是從明暗而來,不是從眼根出,也不從空中生。

【正文】  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

【譯文】  何以呢?假若這個見是從明而來,暗時就應當消滅。應該不能見暗才是。假若是從暗而來,明時就應當消滅,應當不能見明。假若是從根而來,就不應該依靠明暗二塵才起作用,前面已經談過,見離了明暗二塵,就沒有自己的體性。要是這個見性是從空出來的,它既然能看見前面的塵象,回過來就應當見著自己的眼根。而且它既然是從空出來的,那和眼入又有什麼關係呢?

【正文】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譯文】  因此應當知道,眼入完全是虛妄而成,其本元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性。

【正文】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譯文】  阿難!譬如有人,用兩個手指用力塞緊耳朵,耳根因為受壓產生疲累,頭中就覺得有聲,耳根和它受壓勞累而產生的現象,都是菩提本性“瞪久發花”的妄相。

【解】  前文講過,阿賴耶識含藏一切種子。六根的作用都是阿賴耶識中種子所顯現的作用。因為其來源是一處,所以六根都可以用眼根瞪久發花來比喻說明。

【正文】  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

【譯文】  由於動靜兩種妄塵,引發耳根的聞,吸入這兩種塵象,名為聽聞性,然而這個聞離開了動靜二種塵象,徹底沒有自己的體性。

【解】  聲音來自音波,音波是空氣中所生的波動,波動是從動靜二種塵象而來。

【正文】  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譯文】  正是如此,阿難!當知這個聞不是從動靜來,不是從耳根發出,不是從空中產生。

【正文】  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

【譯文】  何以呢?假若聞性是從靜來的,那麼在動時就應該消滅,不應該聞動。若是從動來的。在靜時就應該消滅,不能感覺到靜。若是從根生出來的,就不必靠動靜二種現象才顯聞性。因為聞性離了動靜二象並無體性。若從空生,空假若有了聞性,就不成其虛空了。又空自己有了聞性,與你的耳入又有什麼關係呢?

【正文】  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譯文】  所以應當知道,耳入是從虛妄而生,其本元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性。

【正文】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譯文】  阿難!譬如有人閉著呼吸,閉久使鼻孔感覺疲勞,此時在鼻中,聞有冷的感觸,就可以分別通塞虛實等感覺,甚至於香氣和臭氣。這種種的感受和鼻根的聞性,同是菩提自性“瞪久發花”的幻相。

【正文】  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

【譯文】  由於通塞兩種妄塵,引發鼻根的嗅聞,吸入這兩種塵象而產生聞性。這個聞離開通塞二種塵象,徹底沒有自己的體性。

【正文】  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若從空出,是聞自當回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

【譯文】  應該知道,這個聞並不是從通塞而來,也不從根出生,也不生於空中。為什麼呢?假若聞是來於通,塞時聞應當消滅,怎麼能知道塞呢?假若聞是因塞才有,通就應當沒有聞,為什麼能分別香臭等氣味呢?假若聞性是靠鼻根產生,就不應當依靠通塞二塵才顯作用。而且前文已說過,這個聞機,離了塵自己沒有體性。若是這個聞性是從空中發出的,就應當迴轉來聞你的鼻根。而且聞性在空中,和你的鼻入又有什麼關係呢?

【正文】  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譯文】  因此應當知道,鼻入本是虛幻妄相,其本元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性。

【正文】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譯文】  阿難!譬如有人,用舌來舐自己的唇吻,久舐使它疲勞,假若此人是有病,就會感到有苦味。沒有病的人,會有微帶甜味的感覺。由甜與苦,顯現舌根的作用。不動的時候,常有淡味在。舌根的知覺和它疲勞後的感受,同是菩提自性“瞪久發花”的幻相。

【正文】  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

【譯文】  因甜苦淡二種妄塵,引發嘗覺,吸入這兩種塵象名為知味性。這個知味性離開了那些甜苦及淡兩種妄塵,徹底尋不到體性。

【正文】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

【譯文】  就是這樣,阿難!應當知道,這個能夠嚐到苦淡的知覺,不是從甜苦而來,也不是因淡而有,不是從根出,也不是從空發生。

【正文】  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

【譯文】  何以呢?若是從甜苦而來,淡時知覺已經消失,怎麼能知淡呢?若是從淡有知,甜時知覺即消滅,又怎能知甜苦二相呢?若從舌根而生,必然沒有甜淡與苦等塵相,但前文已說明,這個知味的能力離了甜苦及淡兩種塵相,徹底沒有自己的體性。若是從空中出來的,虛空自己的味覺,不是你口裡知道的。又空自己知道,與你的舌入有什麼關係呢?

【正文】  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譯文】  所以應當知道,舌入是虛妄的幻相,其本元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性。

【正文】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譯文】  阿難!譬如有人,把一隻冷手接觸熱手,假若冷的力量多,熱的手隨著也就變冷。假若熱的力量強,冷的手就會變成熱。就是這樣,兩種感受合稱為觸。而手離開,則兩種不同的感受就更為明顯。兩手的冷熱,誰影響了誰?就因於接觸時間的久暫。身體以及兩手相互的影響,都屬於菩提自性“瞪久發花”的幻相。

【正文】  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

【譯文】  由於離合兩種妄塵,從中引發觸覺,吸入這些塵象,名為知覺性。這個知覺性離開了離合違順〈注〉兩種塵象,徹底沒有自己的體性。

【注】  觸覺中苦即屬於違,樂即屬於順。

【正文】  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

【譯文】  正是如此,阿難!你應當知道這個觸覺不是從離合而來,也不從違順產生,也不是產生於身根,又不從空中而來。

【正文】  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

【譯文】  何以呢?假若這個觸覺是合時才有,離時就應當消滅,為什麼會感覺到離?關於違順二相,也和此理相同。假若是從根產生,就必然不可能有離合違順四相。前文已談過,離開了離合違順四相,觸覺徹底沒有自己的體性。假如是從空中而來,空自己知道,與你的身入有什麼關係呢?

【正文】  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譯文】  因此應當知道,身入原是虛妄,其本元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性。

【正文】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逾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譯文】  阿難!譬如有人,疲倦了就需要睡眠,睡熟了便會醒,看見過的事物便會記得,記憶不起便是忘。這就是顛倒〈注一〉,生住異滅〈注二〉,在此中吸入習氣,歸入一處,前後不相逾越〈注三〉,稱為意知根。意根和它的種種顛倒相,都是菩提自性“瞪久發花”的幻相。

【注一】  意根中的寤寐憶忘諸相,是為顛倒。

【注二】  據唯識論所說:“本無今有名生,生位暫停名住,住別前後名異,暫有還無名滅。”又據楞嚴正脈說:“初憶名生,正憶名住,始忘為異,忘盡為滅”。

【注三】  寤寐憶忘,前後分明,不相逾越。

【正文】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

【譯文】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聚知性在內,吸撮法塵於意根中,前五塵習影,留於意根中為法塵。此法塵逆流〈注〉流不及於意地,名為覺知性。這個覺知性,離開了寤寐生滅二塵,徹底沒有體性。

【注】  前五塵滅後,留影於意地,名為法塵逆流。即使前五塵重現,流不及於意地。

【解】  此處所言生滅,不包括寤寐,只以平常有記無記時而言。

【正文】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

【譯文】  正是如此,阿難!應當知道這個覺知的根,不是從寤寐而來,也不是從生滅中產生,也不來源於根,也不生於空中。

【正文】  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

【譯文】  何以呢?若是從醒時來,睡時即已消滅,那以什麼為睡呢?若從生時有,滅時就同於無。誰又知是滅呢?若從滅有,生時滅已無,誰又知道生呢?若是從根出生的,那麼睡和醒兩種現相,隨身轉換,假若離開了這兩種形式,這個覺知之心,就同空花一樣。若是從空產生,那就應該是空能知覺,和你的意入又有什麼關係呢?

【正文】  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譯文】  所以應當知道,意入原是虛妄,其本元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性。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5963 字。

轉載請註明: 王治平居士《楞嚴經白話註解》(26):眼耳鼻舌身意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