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寧從傳教士到宮廷畫師之路 郎世寧墓在哪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米蘭人郎世寧最初的夢想是能夠成為一名著名的傳道士,能夠將基督教的思想傳播到大清王朝之中,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面讓郎世寧名垂青史的恰恰不是因為郎世寧的傳道士身份,而是因為郎世寧包裹中的畫筆,同時也鑄造了郎世寧的在中國繪畫史上面的傑出成就。
郎世寧十駿圖之一
那年,郎世寧只是一個27歲的基督教信徒,心中懷著無比美麗的抱負和憧憬,經過長途跋涉,終於最終來到了風光無限的大清王朝的紫禁城。郎世寧的基督教的思想是追求幸福的,但是當時的人們對於幸福的追求並不感興趣,反而是隻關心如今的生活。因為郎世寧的傳教士的夢想幾近落空了,本來是帶著犧牲自我能夠拯救眾生的決心和信念而來的,但是中國北京中的現狀卻那麼讓郎世寧震驚。所以郎世寧從傳教士到宮廷畫師也有了一個美麗的原因,他手中的聖經始終是無人肯問津的,反而是他筆下的畫作讓人讚歎不已。
郎世寧從傳教士到宮廷畫師,其實也是得到了湯若望等人的諄諄教誨以及指點,最終才促成了郎世寧極大的轉變。當然,郎世寧的傳教思想並沒有得到眾人的認可,反而是她的畫作首先得到了康熙的認可,從此以後郎世寧便開始了精心地當一名宮廷畫師了。反而郎世寧成為了一名宮廷畫師之後,漸漸得到了眾人的矚目,因此也可以說郎世寧從傳教士到宮廷畫師其實也是一個極好的選擇。
郎世寧墓
郎世寧,公元一六八八年出生於米蘭。郎世寧在公元一七一五年到達中國,後在中國去世。郎世寧墓現在位於北京城西,在歐洲的傳教士的墓地裡。
郎世寧墓碑
郎世寧墓碑的正中用漢字寫著“耶穌會士郎公之墓”,墓碑的左側則是墓誌,墓誌是用拉丁文撰寫而成的。郎世寧墓墓碑上還刻有乾隆皇帝的旨諭,旨諭上的意思為郎世寧從康熙年間開始便在皇宮裡擔任職務,一直認真盡職,曾獲得三品頂戴,現在聖上加封郎世寧為侍郎,並三百兩銀子用於料理其後事。由這可見,郎世寧是深得皇帝的信任,皇帝更為郎世寧的去世而表示惋惜。
在二十世紀初,一位杜康神父在北京平原地區時找尋到了郎世寧的墓碑,他曾這樣記載道,“這墓碑儲存十分完美,只是墓碑的基座被沙子掩埋,碑文兩側還刻有兩條龍紋。”在古代,龍的一切圖案是皇家的象徵,郎世寧墓上的龍紋也應是在皇帝的授意下所刻上的。從郎世寧墓的墓碑中,後人不難發現乾隆皇帝對於郎世寧去世的惋惜及對郎世寧的懷念。
正是因為郎世寧在中國清朝長達五十多年之久,中間還經歷了清朝三位皇帝的統治。他的作品更是受到君主的喜愛,其中郎世寧的作品不乏有《八駿圖》,《錦春圖》等的名作,也正正因為郎世寧的作品深入人心,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這想必也是郎世寧墓碑上有乾隆親自頒佈的旨諭的原因之一了。
郎世寧八駿圖
郎世寧是清朝時期皇帝的御用畫師,他一生畫的畫很多,人物、風景、動物等等他都有所涉及,但留傳下來的卻只是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更多的都早就已經失傳了,而留下來作品中有一副關於動物的名為八駿圖的畫。
郎世寧八駿圖
郎世寧八駿圖的作畫時間,大約是在雍正年間,而且這幅畫雖然是使用中國傳統顏料來作的畫,但是在人物、馬匹和柳樹的細節上用的卻是西方注重光影的手法,但正是這些手法的使用,才讓這幅畫顯得栩栩如生、具有立體感,郎世寧八駿圖這幅畫只看一眼,就能很清楚的看見兩棵大樹、八匹駿馬及兩個放牧人。
看著畫面上偏左方的那棵大樹,很自然的就會給人一種高聳入雲、距離較遠的感覺,而近距離的這棵樹,透過它向下彎垂的枝條,明顯就可以認出這是一棵年歲不小的柳樹,而八匹駿馬是用八種不同色彩的顏料畫的,其中兩匹白馬的顏色雖然看似很像,但還是有著細微差別的,左邊那匹白中帶有一絲暗沉,右邊那匹則是白的更為純淨一些,這八匹馬的姿勢各有不同,會讓人越看越覺得真實,兩個放牧人雖然看不太清楚表情,但是透過他們的動作也能瞭解到他們在做什麼,一個站在柳樹下正向樹幹上栓繩子,另一個則是在為馬匹檢查皮毛。
郎世寧八駿圖是中國傳統水墨畫和西洋畫的完美結合,得到過乾隆皇帝的大力讚賞,目前這幅畫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被精心儲存著。
郎世寧的畫值多少錢
郎世寧雖然是義大利人,而且出生在米蘭,但是二十七歲的他就來到了中國,並在中國度過了長達五十八年之久,康熙年間被封為宮廷御用畫師,而後歷經三朝並葬於中國,關於郎世寧的畫值多少錢,大多瞭解過的人只能說一句——高價。
郎世寧圖片
郎世寧的畫曾經進行過多次的拍賣,而且每一次的成交價格都在預估之上,2000年,他畫的一幅《蘋野秋鳴》成交價是1765.5萬港幣,大概是1474.7萬人民幣的高價,是當時中國畫拍賣價格第二高的作品;2005年,他的《秋林群鹿圖》單單是諮詢價就到達了2028萬,2008年,他的“雍正十二月圓明園樂行圖”十二塊,甚至拍出了1.44億元的天價,2010年的《神駿圖》當時的預估價是400-600萬之間,但這幅畫卻拍出了2016萬的高價,最新成交的作品是一副《清乾隆的馬》,在2013年澳門中信拍賣會場上它的估價在1200萬左右,最終拍出了1362.75萬的價格。
郎世寧的畫能夠賣出這麼高的價格,雖然有拍賣會的功勞,但更多的還是他所畫作品的潛在價值,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的畫作數量太少,郎世寧生前畫過很多方方面面的畫,但最終留傳下來的卻並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很稀有的。事實證明,郎世寧的畫只要是真品,大都是非常值錢的。所以關於郎世寧的畫值多少錢這個問題並沒有明確的答案。
郎世寧百蝶圖
清朝的宮廷畫師郎世寧將中西兩種畫法結合在一起,為當時的統治者創作了一幅幅的佳作,因為郎世寧的畫鮮少流向民間,所以其畫作的價值不可估量。《百蝶圖》就是郎世寧的畫作之一。
郎世寧《百蝶圖》
郎世寧的《百蝶圖》現珍藏在臺北的故宮博物館中,因為畫中總共有一百隻蝴蝶,因而被命名為《百蝶圖》。郎世寧擅長畫馬眾所周知,但是與高大的馬匹相比,要將這一隻只細小的蝴蝶畫於畫作之中,可就顯得不那麼容易了,更何況是一百隻形態不同的蝴蝶。然而郎世寧的《百蝶圖》則告訴了人們,他的確做到了。
《百蝶圖》上的百隻蝴蝶形態各異,大小不一,畫中央偏右下有一隻以黑色為主的大蝴蝶,它張開雙翅,翅膀上藍色和紅色的花紋清晰可見。畫的左上角則畫有四隻蝴蝶,其中一隻體型較其他三隻大,身上黑色與白色的花紋相間。旁邊一隻黃色的蝴蝶色彩十分鮮明。畫的右側是盛開的鮮花,正是這鮮花的香味連連才引來了如此多的蝴蝶,畫中的鮮花十分逼真,就算隔著畫,觀眾似乎也聞到了鮮花散發的陣陣香味以及聽到了蝴蝶輕輕拍動翅膀的聲音。
《百蝶圖》上的色彩十分鮮豔,亮麗,這是郎世寧的畫風,更為難得的是,我們在《百蝶圖》中竟然找不到兩隻一模一樣的蝴蝶,每隻蝴蝶都各具有自己獨特的形態,或圍繞在鮮花上,或與同伴嬉戲,或展翅高飛,或停留在枝葉上。《百蝶圖》是郎世寧畫作的又一精品。
郎世寧白鶻圖
公元一七五一年,這一年郎世寧正好六十二歲,《白鶻圖》就是郎世寧在這一年創作而成的畫作。
郎世寧白鶻圖
郎世寧《白鶻圖》現在被藏於臺北的故宮博物館,整幅畫縱度為一百二十一點七公分,橫為六十四公分,是在絹上作畫。《白鶻圖》以一白鶻為繪畫的物件,一隻通體雪白的白鶻站在松枝上,鋒利的雙爪緊抓著樹幹,畫中的白鶻似乎聽到了一些聲響,正準備聞聲而起。白鶻身旁的景色如同真景一般,就連松葉也片片清晰可數,小瀑布自然地順流而下。《白鶻圖》具有郎世寧一貫作畫的特點,與《錦春圖》相似,畫中的白鶻以白粉進行細緻的描繪,特別是白鶻的眼睛更是被郎世寧畫活了。而背景中的景色則運用中國的水墨畫風格,將中西方兩種畫法完美地結合了起來。整幅《白鶻圖》將白鶻的“動”與景色的“活”完美地呈現了出來。
郎世寧《白鶻圖》上還有落款,落款上的意思為乾隆十六年的五月初十,大學士傅恆進獻了一隻百鶻,皇帝命郎世寧將這百鶻作於畫上。從這個落款中後人不難看出這幅《白鶻圖》創作的時間是乾隆十六年的五月初十,當時身為大學士的傅恆向乾隆皇帝進獻了一隻白鶻,乾隆對此白鶻十分喜愛,便下令郎世寧以此白鶻為題,創作了這幅《白鶻圖》。
郎世寧的《白鶻圖》屬於郎世寧的晚年精品之一,這幅畫體現了郎世寧將中西方畫法結合起來的特點,價值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