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果衛子夫兒子劉據當上皇帝,漢朝會有怎樣的變化

由 不新伏 釋出於 經典

雄才大略的帝王,都培養一個仁愛敦厚的太子。要搞明白了為什麼他們都把太子培養成這樣,就能回答,如果劉據當皇帝,漢朝會是怎樣的變化。

秦始皇培養了扶蘇,漢武帝培養了劉據,這難道是歷史的巧合麼?我想肯定不是,扶蘇和劉據有太多的相似之處:儒學薰陶,溫潤敦厚,反對暴政,“不類”其父等等。但是兩人都能順利繼位,而是死於政治鬥爭。這個遺憾暫不討論,就先說說為什麼秦皇漢武這樣的雄主為什麼都要用儒學來培養接班人。
儒家講“仁”術,注重民生,不失進取,更注重“中庸”。儒家思想培養的太子性格敦厚、內斂,能包容和接納現有的問題,並且始終保持一顆仁愛之心,注重恢復社會秩序,不冒進。
但是又不是純粹的儒生,而是以儒家為本,輔以王道,霸道。這樣的人,能守住雄主開拓的江山基於。

漢武帝晚年沉迷仙道,追求長生,經常四處巡遊。但是每次出巡都把國事託付太子,太子則趁機對一些冤假錯案和酷法案例予以糾正,因此武帝所犯得一些錯誤得以及時糾正。雖然太子的做法和漢武帝的做法背道而馳,但是武帝每次都肯定了太子的做法。這就說明,武帝自己也知道太子的做法是正確的,對於社會矛盾有緩和作用。

武帝之後,漢昭帝和漢宣帝都是沿襲霍光的的一系列政策。但是霍光權勢較重,廢立皇帝,這些都引起了新的國內矛盾,中央政府也是政治鬥爭不斷,消耗國力。
劉據若是能順利繼位,不會出現權臣鬥爭,必然會整飭吏治,尤其是對於貪官汙吏的打擊和酷吏制度的整頓。必然會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賦稅改革在劉據做太子時都已經實施了一些。這些在宣帝時期的做法會提前執行,對於國內政治秩序的恢復有很好的幫助。

綜合來看:劉據當了皇帝則可以對武帝時期的錯誤糾偏,有助於宣帝中興的提前到來,以劉據的政治經驗,勢必不會出現權臣爭鬥的情況,更不可能有大臣廢立皇帝的出現。對整體漢朝的發展有促進作用,也許經歷劉據,劉病已兩人的勵精圖治,漢朝會更加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