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陸機作品文賦內容分析 陸機的寵物

由 公西成化 釋出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陸機 文賦

陸機的《文賦》採用的字型是行書,其文章講述的是陸機對創作時的準備、構思、形式、創作樂趣、風格、技巧等的獨特看法,而賦作為漢代以來較為知名的一種創作方式,而陸機就是採用這種方式,讓人感覺到他文采橫溢。

《文賦》印稿

《文賦》為紙本墨跡卷,可以說這是初唐時期少有的名家真跡之一。其是陸機嘔心瀝血的一部作品,而他的後人陸柬也是一位文學家,但是他在幼年讀《文賦》的時候,也想書寫一番,但怕自己不才玷汙前人的名作,等到他晚年的時候,才肯動筆。

《文賦》的章法和氣韻,大多模仿王羲之的風格。全書一共144行,共有1658個字,其字型以正、行為主,中間少數參雜草體,可以說是三體並用,但是毫無違和感,反而讓人感覺到渾然天成之感。

《文賦》的最後一段,是歷年來被後人爭論不休的一段。講述的是文章的社會功效,在陸機看來,文章的作用非常的大,它可以作為道理的載體,並透過它傳播,是一個很不錯的橋樑。它既能夠挽救文武的道路不被衰弱下去,也能弘揚教化,使其無法泯滅。人世界有眾多的道路供人選擇,然而文章都能夠指明,世界眾多哲理,它依舊能夠囊括。它的作用就跟細雨潤萬物一般重要,只要把文章刻在石頭上,就能夠聞名遠揚,而且文章傳播的途徑日新月異。

後人認為這段話跟他這篇文章沒有必然的關係,認為是後來新增上去,反而顯得不倫不類,這結論讓人感到似是而非。而且這段話所表達的含義,脫離了儒家的文學觀,跟事實根本就格格不入。

陸機的寵物

在中國古代,那些離開家鄉,遊歷於五湖四海的遊子們,由於通訊工具的稀缺,無法跟遠在千里之外的親人們通話和交流資訊,以及常年的戰亂,致使有些人十年不回一封信,甚至是杳無音訊都是有可能的。而陸機他作為陸抗的第五個兒子,在吳國滅亡以後,他先是回故鄉隱居十餘年,之後宦遊於洛陽一代,然而他的家鄉在吳地,兩地相隔甚遠,因此,很久時間沒有書信來往。

名為黃耳的信使

陸機身邊養了一隻狗,名叫黃耳,有一天,陸機突然對家鄉極為的思念,就對這隻狗說:“我跟家鄉已經好久沒有書信來往了,甚至是從未有過,你能替我跑一趟嗎?”

陸機說這話,只不過是聊以寄慰罷了,然而誰知道黃耳搖了搖尾巴,吠叫不止,一副它好像應允的樣子。起初,陸機覺得它的樣子很有趣,但是想試一下這個方法行不行,就書寫了一封家書,把書信裝在竹筒中,將其系在黃耳的頸部下面。於是,黃耳就南下,尋找陸機的家鄉了,沒想到的是,它竟然真的找到了陸機的家鄉,不但把陸機的家書交給了身在吳地的親人們,還如法炮製的把親人們的書信系在自己的頸部,立即趕路前往洛陽,將書信交給陸機。從此之後,黃耳就成了陸機跟親人們傳遞家書的信使,連年在洛陽和吳地之間奔波。

這個故事告訴我,只要思念家鄉,任何辦法都可以傳遞你的思念之情。但是說實話,在當初那個社會,讓黃耳來傳信的可能性非常的低,這麼遙遠的道路,並且兩地相隔淮河和長江,黃耳需要渡過這兩條河就很難,況且我們當它是真實的故事,可見陸機對家鄉的思念之濃厚。

西晉陸機

陸機出生於261年,卒於303年,字士衡,是吳群吳縣的人,就是如今的江蘇蘇州人。他是父親是陸抗,作為家中第四個兒子,跟自己的弟弟陸雲被後人稱之為“二陸”,是西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

陸機肖像

陸機雖然是將門出身,但是他從小就對儒家學術感興趣,能夠寫出不錯的文章,並且按照禮來處理日常行為。在274年的時候,他的父親陸抗去世,他就跟自己的四個弟弟一同統領軍隊,擔任牙門將。在陸機20歲的時候,他所守衛的國家東吳舉國投降,於是,他就隱退回家,在家閉門勤學,經過10多年的積累,有所成效,創作了《辯亡論》。

在289年的時候,他跟自己的弟弟陸雲一同前往洛陽,剛到洛陽城,兄弟倆心高氣傲,自認為自己出身貴族,看不起那些低賤的中原人,只是拜訪那些有名之士。他在跟張華初次見面之後,就對其德望感到敬佩,以師長的禮儀來對待張華。之後,張華將其兄弟兩推薦給諸公,讓他們兩個在洛陽城名氣大振。

之後在朝中擔任祭酒、著作郎等職位,在之後的日子裡,司馬穎曾救過他一命,他就投奔到其帳下,擔任平原內史,替司馬穎出謀劃策,後人稱其為“陸平原”。

在303年的時候,司馬穎聯合河間王準備攻打長沙王,讓陸機擔任後將軍一職。由於陸機非常得寵,讓司馬穎帳下其餘部將不服,多次跟司馬穎面前說其壞話,但是司馬穎沉默不語。

在這次交戰中,司馬穎戰敗,而司馬懿旁邊的佞臣多次進言,說陸機已有背叛之意。最終陸機慘遭殺害,其三族被誅殺。


 

陸機書法

陸機書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過於《平復帖》,此帖凝聚了他書法的精髓和書法風格。《平復帖》繼承了西晉時期的社會氛圍,有著晉人該有的淳樸和自然氣質,還少少帶有竹木簡章草書些許意味。其中以禿筆枯鋒為主,禿筆跟隨筆勢而去,寫法極為的自然和簡約,被後人稱為“非中古人根本就不可能下的了筆”。

草書大家陸機

此帖結構上稍顯隨意,透露出一種灑脫的氣質,讓人感覺作者是信手拈來,毫無費力地書寫。《平復帖》通篇就讓人感覺到帖中散發出來的古樸和凝重的氣息。陸機深受漢代以來的書風薰陶,因此他用筆的時候習慣於以按為多,輕提為主,其線條讓人看起來粗細差不多,但是缺乏了那種飄逸的揮灑。

其造型還是以收束為主,線條根本就沒有遊蕩開來,就好像一朵花蕾待放的狀態,還沒有書寫到味,就草草收合起來。草書在陸機手中,還有沒有達到真正巔峰的狀態,還只在乎單個字的書寫,追求讓這個字書寫成形,但是沒有達到其真滴,草書要的就是盡情揮灑的自然。正是由於這種刻意的控制,顯示出含蓄之美。這是草書的另一種風格方式,而《平復帖》就是此風格中的範本。

其點畫特點極為突出,點畫非常簡率,橫著的筆畫很短促,讓人感覺有俯仰的形態;而縱著的筆畫較長,有點向左背右的弧形狀態;那些稍長的部分,上面寬,下面窄,看起來有點斜,但依舊能夠穩住,頗有奇趣。

短歌行陸機

在中國古代,關於《短歌行》的版本有很多,其中有我們眾所周知李白的一個版本,但誰又能想到,在西晉的時候,陸機也曾創作出這麼一個版本。

陸機《短歌行》原文

由於人的一生極其短暫,所擁有的壽命也只有那麼一些,雖然現在就開始作樂,但也只能悲歌慷慨,根本就無法對憂愁的釋懷。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好像是清晨的一顆露珠一樣,轉瞬間就會消失,毫無留下任何的痕跡。時間根本就不可能重新再來過,花兒也不可能重新再綻放。蘋只會在春天的時候綻放自己的光輝,而蘭只會是到了秋天才散發出在自己的芬芳。剩餘的日子極其的苦短,已經過去了的日子讓人感到苦悶惆悵。人應該及時的行樂,跟友人在一起而感到快樂,跟友人離別而感到憂傷。怎麼可能會沒有那麼多的人生感慨,那隻不過是我遇見友人忘卻自己心中的憂愁罷了。我備好的酒餚極其美好,還不如讓大快朵頤,盡情地享受其中的美味。吟詠了短歌之後,我發現人就得需要及時行樂,才不會荒廢時光。

其詩歌主要表達的就是詩人對時間短暫的感慨,感嘆人生短促,與其浪費時間,還不如及時的行樂。這首詩歌當中有些句子模仿了前人,此人就是我們知曉的曹操,這首詩歌至少敘寫了一些友情,但是曹操在《短歌行》抒發的自己對建功立業的渴望。

此詩歌的含義跟“好樂無荒”之意極其的的接近,甚至就是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