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原來是叫“紫禁城”的,1925年才被改為“故宮”。按照老輩子的說法,“紫禁城”這個名字是和古代天文學有關的。古人認為紫微星位於天的中心,是天帝的居所,那天帝的宮殿當然就要叫紫宮了。而皇帝是天子,所以皇帝的宮殿也應該是紫宮。又因為皇宮裡住的都是皇室成員,從安全形度考慮,這裡被設定得非常嚴密——高大厚實的宮牆、深長寬廣的護城河等,絕對成了一方不可侵犯的禁地,故有了“紫禁城”這一名稱。
“北京的橋,千姿百態;北京的橋,絢麗多彩……”一直以來,這首京腔京味的老歌因詞曲優美、近民寫實,一直在坊間傳唱不息。比如城外的盧溝橋、白石橋、高梁橋等等,確實有很多很多;而故宮內部的橋也不在少數,據說一共有21座。其中,年代最久遠、用料最精緻、故事最出彩的,當屬斷虹橋了——而這其中最出彩故事的主角,就是橋上那隻“護頭捂襠”的石獅子了!
斷虹橋位於武英殿的東側,這是一座橫跨於內金水河之上的漢白玉單孔拱券石橋。斷虹橋為南北向,總長18.7米,最寬處達9.2米。橋面為漢白玉石塊拼砌而成,兩側石欄板刻有雕花龍紋圖案,各欄板間共有望柱20根,每側各10根,兩兩相對。每根望柱上刻有一蓮花須彌座,座頂雕有形態各異的石獅。石獅造型各不相同,或一或二,或坐或立,造型生動,宛然如生,活潑可愛,竟無相同,大小共34只。
斷虹橋到底建於何時並無文字記載,因此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定論。有專家考證認為,它最起碼建於元代。從元代時宮城整體位置上來看,這座橋還是處於中軸線之上的。 據傳,斷虹橋當時應該叫周橋,而且是三橋並列——中間的橋供皇上走,兩邊的橋供大臣們走。後來可能因為年久失修,或挪建它橋等原因,左右兩邊的橋就被拆掉了。可能也就是因為拆掉了兩邊的橋,周橋才被改叫斷虹橋了。
再說斷虹橋上的石獅子:20根望柱之上共有34只,形態各異,有蹲著的、有坐著的,唯獨其中一個獅子與眾不同——站在橋頭南邊向北數,會看到東側的第四隻獅子兩隻後腿著地,右前爪捂著後腦勺兒,左前爪護著自己的襠腹部,顯得尤其的另類、特別的呆萌!
就是這樣一隻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萌萌噠的石獅子,為什麼不管是坊間的老百姓,還是現場的導遊,往往都會神秘兮兮地告訴你說——不要觸控這隻獅子啊,也不能和它拍照合影啊!如果此時你再追問一句為什麼,一般來講就會引出下面這樣一段故事傳說——
清朝道光皇帝有九個兒子,平日裡他對皇子們管教很是嚴厲,可是皇長子奕緯不是太爭氣,也不愛讀書,經常和師傅鬧些不愉快。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的一天,奕緯又被師傅告誡了一次:你應該認真讀書,這樣的話將來繼位後,你才能做個好皇帝……哪知奕緯聽後竟然說道,我將來要是當了皇帝,第一個先把你給殺了!
師傅不勝驚懼,馬上就向道光皇帝進行了如實稟告。道光皇帝聞聽後龍顏大怒——這哪是太子應該說的。馬上傳奕緯!奕緯來到父皇面前,沒說幾句,道光就壓不住怒火,先是揮手照著奕緯的頭打了一下,接著又照著奕緯的下身踢了一腳,奕緯也是急著護頭捂襠……性急中哪好把握分寸,把奕緯打得疼痛難忍,失聲慘叫。回到擷芳殿後沒幾天,奕緯竟然就去世了!
道光當然十分後悔,將奕緯以貝子禮下葬於豐臺王佐。後咸豐繼位,追封自己的這位大哥為隱志郡王。此事過後不久,有次道光皇帝路過斷虹橋,無意中看到這個右前爪護著腦袋、左前爪捂著腹襠的石獅子——痛苦不堪的神態竟與之前自己長子奕緯被打時的情形一樣,不由得心生悔意,遂命人用紅布將此石獅子遮蓋起來,不想再看到它。如今,此事的真偽已無從考證。
自此以後,宮內外開始悄悄盛行這樣一段傳言,說死於非命的奕緯就是由那個倒黴的石獅子轉世投胎而來、斷魂迴歸而去的。這個無辜的小石獅子自此也就和不幸、悲傷劃上了等號,遭受了遊人不得與之觸碰、照相的不公平待遇。
那麼,故宮裡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如此生動有趣的石獅子呢?
首先,是製作過程中的“臆造”。
一些專家認為,獅子自漢代開始作為貢品而被運至長安,算是舶來品。當時只有皇帝和少數王公大臣才能得見。作為社會底層的工匠們,只能透過"道聽途說"加上主觀想象,並結合自己熟知的貓、虎等動物的特徵來雕刻製作石獅子,所以雕出這麼個萌萌噠的造型也不足為奇了。
其次,是時代審美認知上的不同。
由於斷虹橋建於元代。當時的人審美不像中原人那樣有各種禮法的限制,他們的圖案設計和雕刻往往會很隨意、隨性。比如,斷虹橋上所有雕刻與故宮其它位置的風格是大不相同的,橋欄板上的龍形象就很奇怪,而且石獅子是在龍紋橋欄之上——獅上龍下,這在明清以後是幾乎沒有的。
第三,是一種善意的“欺騙”。
眾所周知,一個不會講故事的景區一定不是一個好景區,只有用獵奇的故事來吸引人,才會有更多的人來這裡獵奇、探奇;再有,這些歷經幾百年的石獅子,經過歲月風雨的洗禮,本身已經斑駁不堪,是絕然禁不住大家一次次撫摸的,因此才編出這樣一個故事不讓大家靠得太近。
對此,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有沒有馬上去看一看這個小石獅子的想法……歡迎關注留言互動。
宣告: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