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銖”,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生僻的字眼,更是一個難以理解的詞語,那麼我們聽說“銖”這個詞,大多來源於——五銖錢!
沒錯,就是五銖錢,它形制很簡單,但是真正仔細研究起來,才發現真的是一件大工程!
- 西漢郡國五銖錢
漢武大帝創立新的幣制——五銖體系
五銖錢的誕生:
因錢上有“五銖”二篆字,故名。漢武帝於元鼎四年 (前113年) 下令禁止郡國鑄錢,把各地私鑄的錢幣運到京師銷燬,將鑄幣大權收歸中央。中央政府成立專門的鑄幣機構,即由水衡都尉的屬官 (鍾官、辨銅、技巧三官) 負責鑄錢,又稱為三官五銖。
鍾官負責鑄造,辨銅負責審查銅的質量成色,技巧負責刻範。面文“五銖”二字的錢最初鑄於漢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被稱為五銖錢。
水銀古鏽五銖錢
“銖”到底是什麼?“銖”是代重量單位,而不是幣值計量單位!
24銖=漢代一兩=15.6克
二十四銖等於舊制一兩(亦有其他說法,標準不一):銖兩(極輕微的分量)。錙銖(古代很小的重量單位。喻極微小的數量)。
所以星哥經過換算,按照現代計重衡量,一銖大約等於0.65克!
武帝朝開鑄——三官五銖
五銖體系逐步建立:
我們研究五銖錢,要強化幾點認知!
1、漢武帝的三株,開創了“以銖代兩”的重大革命 西漢三銖五銖錢幣的行用,脫離了半兩錢幣的重量分割,代之以“銖”為重量單位,開創了古代錢幣制度《十進位制》的先河。各種制式的五銖錢存世數量巨大!
從西漢開始到隋朝初年,總共700多年間,五銖錢一直使用,各朝代所鑄的五銖錢,都是五銖錢的數量的補充。其他鑄造錢幣的朝代雖然都鑄有本朝錢幣,顯然都沒有廢棄五銖錢。
金五銖錢
2、王莽十幾年間的幣制改革,不在於他玩了多少花樣,王莽的重大貢獻是,建立了五株錢幣的完整的幣值體系,證明了五銖錢是十進位制;但是王莽建立了中國錢幣史上最完整的古錢幣的“個十百千萬“的十進位制的幣制系統。
王莽完善了五銖錢的幣值體系
大家一定要記得,一刀平五千是“五千銖”,國寶金匱直萬是“一萬銖”,不是什麼當一萬個五銖錢。
3、常年的戰爭,經濟凋敝,通貨膨脹,幣值翻番,是這一時期錢幣的重要特徵。直百五銖、太平百錢、世平百錢,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大泉五千,都是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在錢幣價值上的體現。大泉系列錢幣由大變小,與咸豐時代的大錢逐年縮水十分相似。這些錢幣,我都可以開列出來清楚展示。
大泉系列錢幣的發行,事實就是社會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
4、堅持五銖錢幣制度的王朝,為了區別錢幣,鑄造了大吉五株、萬字五株、常平五銖、背四出五株、面背二柱、四柱五株、太和五銖、永安五銖等等,使五株錢幣的樣式變得豐富多彩。
5、中國珍稀錢幣出自十六國時期有十幾種,朝代更迭頻繁,短命政權多。為了昭示新政權的建立,五銖錢中也出現了國號錢和年號錢,例如太夏真興、涼造新泉、永光、景和、永通泉貨、太和等等。這些錢幣由於品種單一,在幣制的研究上缺少根據。
6、五銖錢有大小數種不同,證明五銖錢是一個價值大小不一的系統。還有常平五銖、五行大布、永通萬國等系列的大小不同的錢幣,這些在證明“五等錢幣制度”有了雛形,北周三品錢幣為大隋朝的開皇錢幣、為開元通寶的通寶錢制奠定了基礎。
(北齊的常平五銖,結合了書法的柔美,金屬的鏗鏘,貨幣的價值為一體,確實是匠心獨運的古五銖錢品類)
隋五銖、顯然是隋文帝倉促代後周的產物 。現在隋朝的開皇系列錢幣、唐太祖的武德年號錢幣都已經面世、唐朝包括武則天的年號錢幣大量發現。中國的通寶錢幣起於大隋,需要進行證明。
7、這一段歷史時期,還有政權鑄造二銖、四銖、孝建四銖、太貨六銖錢幣、還有六朝時期的方形三銖、四銖錢幣。顯然,這些錢幣是在經濟狀況良好的時期,物價較低,政權發行的輔幣。我們需要發現不同型別才能清楚的證明。
五銖錢流行朝代和版別,總結歸納:
大致上先後有10多個王朝政權,20多個帝王鑄行五銖錢,其鑄行情況大致如下
1、漢武帝時,先鑄造三株錢,之後不久就先後鑄行“元狩五銖”“赤仄五銖”和“上林三官”五銖錢。
(漢武帝赤仄五銖,銅質精良,鑄造規範,開啟了五銖時代之先河)
2、漢宣帝時鑄“小五銖”錢。
3、漢孺子嬰居攝二年,王莽鑄五銖錢。
4、東漢劉玄鑄“更始五銖”錢。
(西漢末,為了推翻篡權者王莽,創造的新的五銖錢品類)
5、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孫述鑄鐵五銖錢。很有名的品種
(兩漢交接時期的四川公孫述鑄造的鐵五銖錢,是五銖錢第一次出現鐵質!公孫述在蜀中施行仁政,鑄行貨幣,百姓稱其為“白帝”,白帝城就也是為了紀念他)
6、東漢靈帝時鑄“四出五銖”錢。
(四出五銖,背面有四條線接邊緣,是漢靈帝時期獨特的五銖錢版式)
7、東漢獻帝時,劉備鑄“直百五銖”錢。
三國時期,蜀漢偏處西南,發展經濟受到侷限,又連年征戰,財政困難,軍費緊張,只好採用發行大值虛幣的辦法來勉強維持。在大臣劉巴的建議下,劉備於漢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發行“直百錢”。直百錢有面文“直百五銖”和“直百”兩種。“直百錢”的發行對蜀漢經濟的發展立刻起到作用,“以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鑄,直百五銖,錢的面文意思是一枚直百五銖的價值可以與一百枚五銖錢的價值相等,是一種大值虛幣
8、三國時,魏明帝鑄五銖錢。
9、東晉元帝時,沈充鑄“沈郎五銖”錢。
10、南朝宋文帝時鑄“當兩五銖”錢。
11、北魏孝文帝時鑄“太和五銖”錢。
12、梁武帝時鑄鐵五銖錢。還鑄有“大通五銖”“大吉五銖”“大富五銖”“五銖稚錢”“五銖對文”等銅錢。
13、北魏孝莊帝鑄“永安五銖”錢。
(永安五銖,是五銖錢體系在北朝比較典型的代表,鑄造開始規範化)
14、北齊文宣帝時鑄“常平五銖”錢。
(堪稱最美的五銖錢之一,對五銖錢版式有所繼承,又有大膽的創新)
15、西魏文帝時鑄“大統五銖”錢。
16、東魏孝靜帝時鑄“懸稱五銖”錢。
17、梁元帝時鑄“十當五銖”錢。
18、北齊文帝時鑄“兩柱五銖”“四柱五銖”錢。
19、南朝陳文帝時鑄“五銖一”錢,有的稱為“天嘉五銖”。
天嘉五銖,一般徑約2.4釐米,重3.4克左右。“五銖”二字篆書然章法稍異:“五”字交筆平直,形同兩個對頂等腰三角形;“朱”頭圓折而高出“金”頭。外廓較寬,背廓尤壯。陳五銖後雖貶值,但在南朝仍屬相對穩定、流通較廣
20、隋文帝時鑄“隋五銖”,其中有“置樣五銖”“五銖白錢”等。
(大隋朝的五銖錢,字型明顯不同,尤其“五”字,邊道闊,鑄造很厚重,個人喜歡的五銖品種)
除上述外,還有西域古龜茲國鑄的“龜茲五銖”;東漢晚期的“環五銖”“鑿邊五銖”;六朝時的“平當五銖”錢等等。
(西域的龜茲五銖,一般人很少見,恰恰見證了大漢對西域地區的開發和持續不斷的文化影響力)
最後,星哥來總結一下,毫無疑問五銖錢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最久也最成功的貨幣!自漢武帝直至隋朝的七百年間,五銖錢成為鑄錢的標準。五銖錢因歷史久遠,特點突出,引起眾多藏家的注意,極具較高的歷史研究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