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exels
手握康奈爾、卡內基梅隆、華盛頓等眾多知名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卻轉身投入就業市場,成為一名人工智慧前端開發工程師,上海紐約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應屆畢業生李文赫的選擇或許令許多人大吃一驚。
李文赫說,作為本科生畢業後跨出的關鍵一步,事實上他也想過很多,但最終決定將“喜歡”這份權重放得更多些,他的選擇也為更多應屆畢業生留下了一些啟示:當面臨多種選擇時,不妨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面試千錘百煉而非一蹴而就
榮獲計算機科學、互動媒體藝術雙學位,山東小夥李文赫正為這個畢業季做著最後的收尾工作,說起這份即將入職的新工作,李文赫說,只能用“緣分”兩個字來形容。
當時還在唸大三的李文赫跟著教授鑽研人工智慧與前端開發。正值暑假,他看到了阿里巴巴發出的實習生招募令,需要的正是該領域的研發人才。
“雖然只是實習面試,但很多單位做得非常正規,與求職面試並無二致。”進入阿里實習,李文赫就經過五輪面試的考驗。面試電話隨時會來,或在他剛剛睡醒的清晨,或在沉沉入眠的深夜。
“第一場就是部門主管面試,考驗求職者對於專業技術細節的掌握。”令李文赫印象深刻的是面試官的一個問題,如果前端網頁既要展示多種動畫又要防止卡頓,該如何最佳化?
“頁面上繪製過多動畫會消耗機體效能,導致畫面卡頓、使用者體驗差。”李文赫明白,與其說面試官想要一個解決方案,不如說他真正想考的是面試者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邏輯。“我的設想是,先透過減少目標需求,再透過技術最佳化少量多次地疊加動畫。”
找到面試官發問的意圖,發現問題的本質,一切就好辦了。
李文赫有一位同學面試時,面對提問,幾乎每一問都答不上來,最後卻獲得了“這個學生不錯,思路清晰”的評價,原因為何?李文赫說,面試的技巧很強,除了非黑即白的問題,很多問題都能透過技巧性的回答展示求職者的思路,“重要的不是會,而是你在思考。”
▲圖源:受訪者供圖
李文赫說,面試中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關鍵點——反向提問。他身邊就有朋友在這個問題上摔跟頭,導致前功盡棄的“血淋淋”的例項。
“如果是技術向主導的面試,我會傾向於詢問對方業務上曾遇到過什麼技術問題,最後如何解決;如果是人事部門,我會傾向於詢問生活化的問題。”李文赫告訴記者,總之,應當儘可能表現出求職者更想了解整個部門,更快融入集體的願景。
別看李文赫說起面經來頭頭是道,事實上這份找工作“一擊即中”的能力並非一蹴而就,靠的是千錘百煉。
大一時,他便投入“求職”的浪潮,順利成為某輔導機構的一名程式設計導師,大二順利透過凱捷諮詢、唯品會的面試,再到大三進入阿里實習,直至轉正。李文赫說,自己也摔過很多跟頭,但這些絆腳石最終都成為了成長路上的基石。
深造還是就業,遵從自己的內心更重要
從順利透過實習生招募,到完成實習轉正答辯,去年8月,李文赫手中便已握有一份企業offer,加之不少名牌高校投來的橄欖枝,屬實讓人羨慕不已。
然而對於一名應屆畢業生而言,能夠選擇的道路太多,也是令人甜蜜的煩惱。究竟是深造還是入職,一時間,李文赫也有些迷茫。上海紐約大學職業發展中心指導教師的一席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當時老師告訴我,研究生可以隨時再升,但你現在想做的事五年甚至十年後未必還想做下去,既然是興趣所在,就值得一試。”李文赫深以為然,有些事現在不做今後也許就沒機會做了,“既然目前對於研究生專業方向尚不明晰,不如去工作這個試煉場好好‘玩耍’一番,工作一段時間後對自身未來規劃也許會更加明晰。”
確定了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和方向,李文赫也沒閒著,他還做起了推薦人,幫同校同專業的兩位畢業生找到了工作。如今三個小夥伴即將一同入職阿里,在同一個組中,開啟職業生涯。
粗略統計,今年上海紐約大學應屆畢業生中近四五成學生將擇業當做自身第一目標,學校透過開設職業發展年會、春季招聘會等多種途徑,為學生求職道路護航。
作者:李晨琰
編輯:顧軍
責任編輯:任荃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