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死後誰當總統 袁世凱的事蹟

袁世凱死後誰當總統

袁世凱之後的總統是黎元洪,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人副總統,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兩次當上民國總統的人,可以說黎元洪的一生也是頗具傳奇色彩,現在小編就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人。

黎元洪照片

黎元洪早年的時候曾經在北洋水師裡面當兵,後來在甲午戰爭裡面,戰艦被日本軍隊擊潰,他不得已跳海幸好得救,後來黎元洪得到張之洞的賞識跟著張之洞幾次前往日本考察學習。後來在武昌起義爆發以後,黎元洪成為了當時湖北軍的都督,先後被推選為副元帥,大元帥等職位。在中華民國成立以後,黎元洪跟著袁世凱一起定都北京,並且在袁世凱成為大總統以後被任命為副總統,但是袁世凱對他並不放心,迫使黎元洪進京,並且將之軟禁,後來在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又兩次出任大總統之位,但是最後結果都不好,都很快就被逼退位。

雖然說黎元洪的政治才能並不出色,但是後來他在實業上的貢獻還是有目共睹的,晚年的他致力於開發實業,興辦了很多的工廠煤礦,同時還在故鄉建立的小學,資助教育事業,可以說也算是為中國的近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直到1928年的時候,黎元洪因病去世。

縱觀黎元洪的一生,他的人品是值得肯定的,在大是大非上,在國家興衰上,他的立場都是非常堅決的,而且他為官清廉,行為端正,道德作風受到了很多人的稱讚,但是他的才能是有限的,在政治上的能力相比起同時代的袁世凱等人來說要差了不少,所以沒有在國家昌盛的道路上作出太大的貢獻。

袁世凱的事蹟

袁世凱,中國近代最富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曾擔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北洋軍閥領導人,清朝末年,擔任內閣總理,朝鮮王國總督,在近代如此混亂的政治局面,竟能全身而退,始終遊走在最高領導層,且遊刃有餘,可見其人政治謀略修為頗高。

周潤發飾演袁世凱劇照

袁世凱風雨一生,最高竟爬到了帝國皇帝的位置,但高處不勝寒,袁世凱精明一世,唯獨做錯了稱帝這個決定,導致其深陷萬劫不復的境遇。

袁世凱很清楚,過去的君主專制已成為歷史,復辟帝制是逆著民眾和歷史背道而馳,是萬萬不會有好下場的,然而歷史留給袁世凱的時間太短了,辛亥革命後,反封建運動並不徹底,中國的現狀仍舊陷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思想仍舊根深蒂固,致使袁世凱身邊鼓動其稱帝的不軌之人比比皆是,尤其是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最為野心勃勃,製造出中國境內最大的外侵勢力日本支援袁世凱稱帝的假象,迷惑袁世凱,同時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妥協,眾多原因推著袁世凱一步步走向末途。既然推行君主制的社會基礎仍然存在,即使曾經是立憲派的領袖人物,也壓制不住內心的貪婪。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稱帝83天,備被迫宣告退位,成為歷史上在位期間最短的百日皇帝。

蔡鍔和袁世凱

蔡鍔以“士官三傑”的殊榮留學歸國後,在廣西、雲南等地從軍,與袁世凱並未有太多的交集,但袁世凱在其留學之初曾慷慨解囊,相贈其一千大洋,助其出國留學。所以袁世凱一直視其為親信,蔡鍔也始終感恩在心。但起初因政見不同,蔡鍔主張推翻君主專制制度,但袁世凱當時仍對清王朝死心塌地,故而此二人始終未能走到一塊兒。

劉德華飾演蔡鍔劇照

然而,後來袁世凱逼清帝退位,南北議和,蔡鍔對袁世凱的態度也就改變了,他曾數度發表通電,表明建都北京的立場,並電賀袁世凱就任大總統,稱其為“閎才偉略,眾望所歸”,同時給上海各報館闢謠的電文中說道:“況袁公一代偉人,中外欽仰”。可見蔡鍔對袁世凱的態度是極為親善的,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期間,內戰紛爭,討伐袁世凱的聲音此起彼伏,蔡鍔總是第一個站住來發表宣告,調停矛盾。

然而,一心稱帝的袁世凱並未領情,蔡鍔雖與其交好,但因政見相反,始終不能成為同路人,袁世凱對於蔡鍔的想法心知肚明,在其沒有動作之前,欲先下手為強,致電雲南都督蔡鍔前往北京養兵,並給了他一連串的官銜,以磋商政要為由,天天召見,實為堤防。

如此舉動,終令蔡鍔識清袁世凱的本來面目,遂進入討袁大軍,扛起了討袁護國的大旗。


袁世凱父親

袁世凱出身於河南項城的大家族,他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運總督,參與鎮壓太平軍和捻軍,在當時政壇上極有作為,是袁氏一族的頂樑柱。袁世凱的父親是袁保中,因家族背景強大,成為項城縣的地主豪紳,並花重金買了個同知官位。

袁世凱劇照

袁世凱是袁保中的第四個兒子,其母親是袁保中的妾室姓劉。1859年9月16日,劉氏於大清河南省陳州府項城縣北之袁張營平安誕下一子,袁世凱出生的那一天,袁深刻的叔祖袁甲三正巧將書信寄到家,信中所言與捻軍交戰得勝。袁保中大喜過望,因此將新生兒取名為“凱”,並按照家族“保世克家,啟文紹武”的排行,命名為世凱。

袁保中兄弟袁保慶因膝下無子,袁保中遂將袁世凱過繼給袁保慶為後嗣。袁世凱六歲時,養父袁保慶請來教書先生袁執中教授袁世凱四書五經,之後帶領袁世凱宦遊濟南、揚州、南京等地,對開展其視野大有裨益。在南京暫住期間,袁世凱師從曲沼學習武藝,同時經常遊覽山水,策馬登山,足跡踏遍了清涼山、莫愁湖’太平湖等眾多勝蹟。

袁世凱自小喜好兵書,常常將兵家典故掛在嘴邊,並自我標榜:“三軍不可奪帥,我手上倘若能夠掌管十萬精兵,便可橫行天下。”可見其野心從小便根深蒂固。

袁世凱段祺瑞

在反袁世凱稱帝的稱帝的聲浪中,孫中山、蔡鍔的聲音極為響亮,但人們常常忽略另外一人的聲音,他就是段祺瑞,原本是袁世凱的得力部下,最後卻成為了逼袁世凱下臺的中堅力量。

趙本山飾演段祺瑞劇照

段祺瑞反對袁世凱是從他稱帝開始,起初外界謠傳袁世凱要推翻共和制,復辟帝制,傳得沸沸揚揚,段祺瑞還被埋在鼓中,竭力為袁世凱開脫辯護。之後,段祺瑞的叔叔質問他:“老頭子確有此意,你作何想法?”段祺瑞斬釘截鐵地說:“萬萬使不得,這是在做違背天下人意願的事,必遭反對。”段祺瑞就此事前往詢問袁世凱,袁世凱矢口否認。

不料,帝制活動逐漸露出水面,已初具規模,段祺瑞基於當年的知遇之恩,依然苦口相勸,然而此時的袁世凱仍為向其坦露真相,假裝推心置腹道:“芝泉,我是什麼樣的想法,你還不清楚嗎?我現在可以明確地告訴你,我絕對沒有做皇帝的打算,我又何苦將自己推到一個眾矢之的的下場,也毫無世襲的想法,這些你都大可放心。”

段祺瑞聽此言,自然打消了懷疑袁世凱稱帝的想法,仍舊鞍前馬後,報以忠心。但事情的發展並非如此,袁世凱在身邊親信的鼓動下,接受稱帝,其中最為積極籌措稱帝事宜的就是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然而,各地討伐袁世凱的勢力相繼響應,袁世凱在聲名狼藉中積鬱而終。

袁世凱與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革命軍佔領武昌,革命軍大獲全勝,革命氣焰鼓舞了眾多觀望者,一時間南方新軍多數倒戈革命,隨即引起了清廷的恐慌。

辛亥革命博物館照片資料

10月14日,清廷任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率領北洋軍去鎮壓革命。袁世凱夾在清廷與革命隊伍的中間,打起了如意算盤,企圖利用南北對峙的局面,逐步掌控政權,袁世凱採取的辦法就是權衡兩邊勢力,一方面不讓清廷立刻垮臺,另一方面阻礙革命軍勢如破竹的勁頭。袁世凱皆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給清廷施壓,就任內閣總理大臣後,進一步抑制革命黨人的力量,11月27日,北洋軍隊攻陷漢城,武昌岌岌可危。袁世凱與英國公使朱爾典密謀後,提議南北雙方停戰議和,逼迫革命黨人向其妥協,同時從經濟上切斷臨時政府的財政來源。在各種力量的壓迫下,革命黨人被迫同意以清帝退位,袁世凱支援共和的條件下,將政權交給袁世凱。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宣佈退位,清王朝在袁世凱的步步籌謀之下壽終正寢。第二天,袁世凱發表宣告“贊成共和”,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辭去臨時大總統職位,15日透過選舉,袁世凱任職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在帝國勢力的支援成功竊取了革命果實,卻未實現當時他對革命黨人的承諾,作為一個假革命分子,大肆暗殺革命者,為其復辟帝制的野心開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433 字。

轉載請註明: 袁世凱死後誰當總統 袁世凱的事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