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蘭亭序欣賞
東晉永和九年(353年),這一年的農曆三月三,王羲之同好友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當時的東晉軍政高官相會在會稽山陰的蘭亭。眾人匯聚於此,行“修禊”類似於祭祀的活動。在會上,眾人藉著酒性作詩娛樂,王羲之便作了篇《蘭亭集序》為眾人詩作的序。
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是一篇駢文,不過王羲之所作之文不像兩晉時期那些華而不實,只是一味講究華麗辭藻的駢文。文章透過爽朗簡潔的語言,記敘了當時聚會的盛況和王羲之一時的感慨之情。文章分為三段,首段先指出了聚會的時間、地點以及緣由,之後介紹了聚會人數之多,年齡之廣。緊接著描寫了蘭亭周邊的優美環境,遠處的高山幽林,近處的曲水流觴。然後道出眾人在美景的刺激下,競相作詩。
第二段則是王羲之感慨人生,表達了他對人生的看法。因為上文的“樂”,讓王羲之對人生這種無常深有思慮。以“晤言一室之內”和“放浪形骸之外”兩種形式來表現同一種“老之將至”的無奈洗心情。最後一段王羲之道明瞭作序的原因,發出古今以及將來之人的興嘆之聲。王羲之沒有像古人那樣表現出對生死的消極態度,而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入世,綿綿的情思令人回味無窮。
《蘭亭集序》除了文章內容的清爽乾淨,韻味深長,整篇序更是被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筆法剛柔相濟,點畫之間無不簡潔凝練。所以喜愛書法的唐太宗對《蘭亭集序》是愛不釋手。
王羲之書六角扇閱讀
東晉的王羲之在善於書法的家風的薰陶下,七歲就能書,十二歲就從父親的枕邊竊讀習得《筆論》,所以說少時的王羲之就比常人有了非凡的書法功底。王羲之書法的啟蒙老師是東晉著名的女書法家,衛爍衛夫人。在習成書法後,王羲之並沒有滿足,而是遍訪名山大川古蹟,觀摩當地的石刻,從而博採眾長,匯聚成屬於自己的一家書法風格。
王羲之題扇處
自然而然的,王羲之的書法在東晉迅速傳開了,人們爭先恐後地想要得到他的真跡。據說有一天,王羲之在會稽山下的城中悠閒散步,路過一座小橋時看到一個老婆婆手裡拎著一籃子六角形狀的竹扇在那邊辛苦的叫賣。不過籃子中的扇子頗為簡陋,並沒有什麼其他能夠點綴的事物,所以途徑的路人沒有對它們產生絲毫的興趣。眼看著忙活大半天又是沒有收穫,老婆婆明顯很是焦急。王羲之看著不忍,就上前對她說:“你這扇子沒有書畫,當然賣不出去,我來幫你題上一些字,怎樣?”不認識王羲之的老婆婆瞧這年輕人熱情,就開心地答應了。
接過扇子的王羲之,手提毛筆在一把把扇子上龍飛鳳舞地書上五個大字。不過老婆婆不懂書法,覺得他寫他潦草了,就埋怨起來,王羲之笑著說:“只要你說這是王右軍寫的字就行了。”王羲之離開後,老婆婆就按照他說的來,一路叫著。路人一聽是王羲之寫的字,立刻過來購買扇子,不多久老婆婆籃子中的扇子售罄。
揭秘王羲之妻子是誰
郗璿,字子房,是郗鑑的女兒,王羲之的妻子。為王羲之育有七子一女。郗璿的父親郗鑑是東晉鼎鼎有名的政治家、書法家。而且郗家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世家。郗鑑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尤其擅長草書,其書法卓絕古勁,現在流傳的《災禍貼》書寫深沉而穩重,下筆流利順暢,豐茂宏麗,決不滯。
王羲之夫人郗鑑
郗鑑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他的大兒子郗愔擅長寫草書、隸書和正楷,至今仍有傳世的作品《至慶帖》和《比書帖》。而郗鑑的二兒子郗曇擅長寫草書和楷書。雖然郗愔和郗曇都比較擅長書法,但是他們都稱自己的姐姐郗璿是“女中筆仙”,這話的意思是女書法家中的神仙。儘管如此評價她的都是她的親人,但是郗璿能得到如此評價,說明了她的書法必定是非同一般的,肯定有過人之處。
郗璿嫁給“書聖”王羲之,也就是郗鑑為郗璿選婿的故事,至今還有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這個故事就是“東床快婿”。在王羲之十六歲的時候,因為郗鑑有個女兒長得很漂亮,而且還沒有婚配,想要找個好人家嫁了。
郗鑑同丞相王導關係不錯,又是一起同朝做官的,聽說王家子弟很多,而且各個英俊瀟灑、才華橫溢。郗鑑就把想法告訴了王導,王導說那你就到我家挑吧,你挑中誰就是誰,我絕對不會反對的。郗鑑就命管家,帶上禮物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都聽說郗太尉派人覓婿,都仔細的打扮了才出來相見。看來看去,一數發現少了一人。王府的管家就帶著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裡,就看見靠東牆的床上躺著一個袒腹仰臥的年輕人,對太尉覓婿一事,無動於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對郗太尉說:“王府的少爺們有二十多個,聽說郗太尉要招女婿都爭先恐後,只有一個公子在床上袒腹仰臥若無其事的”。郗鑑說:“我這就是我要的賢婿啊,快帶我去看。”郗鑑來到王府,見這個年輕人豁達文雅、才貌雙全,當場就下了聘禮,擇為快婿。“東床快婿”一說就是這麼來的。
王羲之嘗詣門生家文章
《王羲之嘗詣門生家》說的是有著“書聖”的東晉書法名家王羲之曾經去拜訪他的一個弟子家,在他的弟子家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沒有一雙慧眼,因小失大有眼不識金鑲玉。當然更多的是體現當時王羲之的書法被人所推崇。
王羲之
文章說的是王羲之曾經到他的一個弟子家,看到一張用榧木做的几案,非常的平滑和乾淨,於是見獵心喜,就在上面寫字,這些字一半楷書一半草書。王羲之寫的這些字後來被這個弟子的父親看到了,認為乾淨的几案上多了字就不雅觀了,就拿刀把這些字颳去了,這個學生知道這件事後連著懊惱了好幾天。因為他曾經在蕺山看見有一個老婦人在賣扇子,她手中拿著一把六角扇在賣。王羲之見到老婦人,就在老婦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寫了五個字。老婦人看到有人在她的扇子上寫字開始的時候有些不高興。王羲之見老婦人不高興,就笑著對老婦人說:“你可別不高興,只要對別人說這是我王右軍書寫的,這樣的話這把被我題字的扇子可以賣一百錢左右。”
老婦人遵照他說的去做了,人們真的像王羲之說的那樣都爭著來買這把扇子。又有一天,老婦人又拿著一把扇子來找王羲之題字,王羲之笑著卻沒有答應老婦人的請求。王羲之的書法之所以被世人所推崇,就像發生的這些事情一樣!
關於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王羲之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書法家,他的作品被後人敬仰,小的時候,王羲之的同伴在愉快的玩耍的時候,他在家中專心練字,他寫壞的毛筆推在家中的後院裡,都快推誠一座山了。他經常在家裡的池塘洗自己的毛筆和硯臺,池塘的水都被漸漸染黑了。
王羲之吃墨水
有一次王羲之在認真的練習寫字,連丫頭給他端來的饅頭和蒜汁放在身邊都沒有發現,丫頭囑咐先生快快吃完,免得讓自己餓著,結果王羲之還是專心致志的練習書法,丫鬟看到了就跑到王羲之夫人那邊去,幫這個情況告訴夫人。
夫人聽了非常擔心,她怕自己的丈夫因為練書法走火入魔變得茶飯不思,隨後傷了身子,就帶著丫頭前去勸說,誰知道王羲之正拿饅頭蘸著墨水吃的津津有味。
夫人和丫頭大笑,丫頭說先生您有沒有覺得今天的饅頭和往日不同,王羲之放下手中的筆,若有所思的說,這醬汁似乎是美味了不少,原來潛心寫字的王羲之竟然拿墨水當成蒜汁,而王羲之本人似乎根本沒有察覺。
夫人趕忙上前奪過饅頭,心疼的說,你的字已經那麼好看了,為什麼還要這樣廢寢忘食的練習,王羲之說:“我的字都是模仿別人來的,現在我要創造只屬於我自己的字了。”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練習,王羲之終於讓自己的書法自成一派了,他終於擺脫了模仿別人的烙印,成為被後人模仿的存在。
王羲之行楷書法欣賞
王羲之被認為“書聖”並不無道理,他的行書作品《蘭亭序》被歷代書法家公認為是舉世無雙的“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行書有如行雲流水,其中又以蘭亭敘為最極品。
王羲之畫像
《蘭亭序》整篇文章有二十八行,共有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非常的完美。《蘭亭序》是王羲之為他們一次在蘭亭舉行“修禊”典禮的時候,大家一邊喝酒一邊即興寫詩匯成詩集後所做的詩集的序言,由於當時的王羲之信奉老莊思想,而當時南方士族階層也深受老莊思想的影響,所以此序在文學史上也佔有一定的地位。王羲之的行書在當時獨樹一幟,後世人還評論說“王羲之的字型,脫胎於古法,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緻、美輪美奐的書體。他字的雄秀之氣,來源於自然,所以古往今來大家都學他的字,把他當做老師”。
說完了行書,我們再來談談王羲之的楷書,《姨母帖》是王羲之早期的作品之一,雖然帖中的文字屬於行楷書體,但是在其書法之中還留有一絲隸書的遺意。整篇文字筆法端莊凝重,筆鋒圓渾遒勁,整體風格厚實凝重。這也無可厚非,因為王羲之和他的姨母感情深厚,在突聞姨母的噩耗後,王羲之的心情十分悲痛,連正常的食物也不能處理了。這《姨母帖》在王羲之的書法中應當屬於“過度型”的書體,那時的王羲之的書法正在慢慢發生改變,對王羲之書法風格的發展演變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