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醫李時珍學醫救人的傳奇故事,李時珍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李時珍的父親和爺爺是當地的名醫,李時珍便從小對醫術有深厚的興趣,但是由於當時醫生是個很低賤的職業,不被他人尊重,李時珍的父親便希望李時珍能夠考中科舉當個小官也好,能夠光耀門楣,不被他人看不起。
雖然李時珍按照其父的要求在學習四書五經等,但是他卻對做官沒有興趣,一直在偷學醫術,最後李時珍向其父表明自己的心意得到了認同,便光明正大的開始學醫,當年的李時珍正好二十歲。
李時珍在他父親的指導下閱讀了大量書籍,增長了更多實踐經驗,大大提升了他的醫學水平,李時珍也正因為這樣才發現眾多關於本草記載書籍的缺陷和錯誤,開始想要重修本草書籍。
李時珍的醫術越來越高明,因此得到百姓的支援和認同,一次李時珍治療好了楚王府世子的疾病,僅用三服藥便讓他人都束手無策的疾病治癒,得到楚王的欣賞。因此名聲大震,後推薦進宮。
李時珍在宮中雖然只呆了一年,但是其醫術還是得到皇帝的肯定的,有一次皇帝為了考驗其醫術讓他僅用一根線給皇后看病,但是卻不是將線的另一端綁在皇后的手上,第一次是綁在非生命的物體,第二次是皇上的脈搏上,均被李時珍發現不對。李時珍因此得到皇上的讚歎,稱其醫術了得。
李時珍雕像
明朝有一個舉世聞名的名醫便是李時珍,李時珍在醫學界的貢獻非常巨大,造福了我們全人類,他創作的醫學書籍為後世人學習醫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由其是《本草綱目》為國內外所用,翻譯成多國語言,在世界流傳。在此書中李時珍還將本草進行嚴密的科學分類,還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提供了思路,達爾文還說《本草綱目》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李時珍為了完成這本書的編修,可是付出了不少汗水,為了能夠更具體完整的瞭解藥草的效能和藥效,並不是只查資料就可以的,更何況當時很多本草書籍是有缺陷有錯誤的。李時珍為了避免這種侷限性便開始四處考察,進行實地察看,實行眼見為實的原則。
於是李時珍最後完成了這令人驚奇的書籍,總結了明朝以前的藥物學經驗,是醫學界的寶貴遺產,對藥物學發展有著重大作用。
李時珍的另一本著作《頻湖脈學》是他晚年的作品,其中針對中醫的脈學而編寫的,這本書對中醫理論基礎有很重大的指導意義。
李時珍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名醫,其突出貢獻為我們所敬仰,他不畏艱辛、不貪名利的精神為我們所稱頌,因而他的雕像便成為我們後世人懷念的寄託。彷彿從李時珍的雕像中能夠感受他一心為人們著想的高尚品質,還有終其一生為醫學奉獻的精神。
李時珍後人
明朝末年,社會動盪不安,李時珍的後人為了躲避戰亂便從家鄉湖北蘄州搬遷到四川隆昌,但是歷史上關於李時珍後人的記載不是很多,可能他們雖然還是如同李時珍一樣在行醫,但是其名聲和作為難以再超越李時珍。
而在如今李時珍這一品牌價值達到千億元之高,因此有很多人為了利益假冒是李時珍的後代招搖撞騙,為了謀取暴利。雖然也有很多是自稱李時珍後代的人,給出的證據都難以查證,並不能確定。
而李時珍故鄉,現在的蘄春縣負責人也曾表明現在太多人假冒李時珍後代,有的是為了賺取暴利,有的則是想要炒作自己,提升自己的醫學品牌的信賴度,不論是怎樣,都是在利用李時珍的品牌效應。
雖然沒有找到李時珍後人很是令人惋惜,但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好好使用宣傳《本草綱目》,發揚李時珍精神。
李時珍的成就
在閱讀各種本草書籍的過程中,李時珍注意到很多關於本草的介紹只有註明藥草的名字,但是沒有記載藥草的外觀和效能,李時珍認為這樣並不能幫助更多醫學者和患者。加上當時藥材混亂,書籍又記載不清,導致一位藥鋪店員抓錯藥給病患,致使病患死亡。
李時珍便開始有了編修一本完整的本草書籍的念頭,為了可以造福更多人也能幫助更多醫生學習以便更有效的治癒病患。於是三十來歲的李時珍便開始背起揹簍,穿著草鞋,帶上紙筆和弟子開始他長途跋涉的實地考察生活。
李時珍在路途中經常翻山越嶺,進入深山雨林,不僅路途艱辛還常露宿野外,但是李時珍一直沒有放棄,認為現在的辛苦換成為百姓造福是非常值得的。因此他不僅修改了之前錯誤的本草記載,還加入很多新發現,為世界的醫學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李時珍怎麼死的
而且一路進行考察一邊為百姓治病的李時珍,深受百姓的尊敬,李時珍常運用自己在民間學到的方法去醫治百姓,有一個婆婆有長達三十年便秘的惡習,醫治了也不見好,因此李時珍用民間的偏方很快治好了她長達三十年的便秘。
李時珍就是這樣進行數十年的考察學習,最終艱辛的完成了《本草綱目》的編修,但是他又面臨另一個問題,李時珍的書中有對當時封建的長生之術有諷刺,對“水銀”的正解得罪了當地很多達官顯貴,因此當地的出版商都不敢去印發出版。
而李時珍為了書籍出版也費了很多心力,那是李時珍已經七十多歲還四處奔波,希望能讓書籍儘早出版,但未得到解決。李時珍也因為奔波勞累而病倒,加上李時珍早年過於為了採集藥材過於勞累,身體一直有落下病根,最後因病逝世。
李時珍救助了所有人但是卻沒有將自己治好,但是在李時珍生活的年代,能活到七十多歲算是高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