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知乎日報:為什麼越愛越怕失去愛 | 你的愛情依戀模式是什麼?

由 由振山 釋出於 經典

  明明心中是愛,

  偏偏說出了恨。

  ——《我愛你,我恨你》。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常常有這樣矛盾的時候,我們會因為太愛,而有恐懼和害怕,害怕失去,所以常常表達出來的是恨。這種內心的矛盾源自我們和重要他人的依戀過程。

  愛情是一個依戀過程

  1969 年,著名心理學家鮑爾比做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讓我們看到了嬰兒對父母的依戀有怎樣的不同。他讓父母帶著孩子進入實驗室,孩子在地板上和實驗者玩耍,這個時候父母走出實驗室,過一會兒父母再回來。所有的受試嬰兒表現出 3 種不同的反應模式。

  安全型:父母地離開,嬰兒會感覺到焦慮,對父母有不捨,但是依然能夠很好地和實驗者繼續玩耍,待父母回來之後,會特別強烈地要和父母擁抱和接近。

  迴避型:父母的離開,嬰兒似乎都沒有察覺到,對父母缺少依戀的感覺,父母回來之後,嬰兒依然沒有很強烈地要靠近父母。

  焦慮 / 矛盾型:父母的離開,嬰兒表現出極度的不捨,感覺十分焦慮和痛苦,而待父母回來之後,一方面嬰兒非常想要和父母靠近,另一方面似乎對父母有些“生氣”而不願意靠近。

  這些不同的依戀模式反映著嬰兒與父母的情感聯結模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今後整個人生。所以鮑爾比說:“人類的依戀行為伴隨著人的一生(從搖籃到墳墓)。”

  Shaver(1987)的研究團隊一直關注人們在戀愛關係中的特點,他們開始驚訝的發現,我們嬰兒時期的依戀模式就像是我們心靈的內在設定一樣,這為我們成年後的愛情提供價值取向。

  在此之前,人們看到依戀影響我們生活中面臨很多情感聯結時的反應和表現。可是直到此時,人們才發現我們在愛情中的表現也是我們和父母依戀關係的反映。所以 Shaver 說:“愛情就是一個依戀過程。”

  你的愛情依戀模式是哪種?

  Shaver 提出了 2 個判斷公式,能夠反映影響我們如何在早期就形成這樣的依戀模式,它和我們對於父母形象的感知十分相關。

  現在,我們就可以開始做這樣一個工作,無論你現在是在地鐵上、工作單位、家裡還是學校,無論你現在是坐著、躺著還是站著,找一個最讓你舒適而放鬆的姿勢,讓自己處於十分安全的狀態,閉上眼睛,浮現你有記憶以來,最初父母的形象,浮現那個畫面,畫面中有周圍的環境。

  那是在家中還是在哪裡;

  畫面中有人物,父親、母親、自己,或者還有其他人;

  畫面中的人物在做事,他們各自會在做什麼,他們會有什麼語言,父母在和你說什麼,他們是怎樣的表情,行為和情緒狀態。

  從以下方面,去感知和評價畫面中父母的形象:

  你會為父母打幾分?(分數標準:-6~6 分)

  判別公式 1:你的父母是否讓你感覺被接納?

  有情感反應的父母:畫面中的父母會很敏感地回應你的情感需求嗎?他們的回應是感情豐富的還是比較情感抽離的呢?

  有禮貌的母親:畫面中的母親是比較尊重你和體諒你的嗎?還是比較簡單粗暴一些的呢?

  充滿愛意的父親:畫面中的父親對你的眼神、行為和表情中是否充滿愛意呢?

  自信的母親:畫面中的母親是否是充滿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是一個好母親?

  接納的母親:畫面中的母親是否對你是十分接納的,不論你在哭鬧還是安靜的,她都能夠體察你的情緒情感,並接納你的積極與消極狀態?

  父母夫妻關係是互相照顧的:畫面中父母有互動嗎?他們之間是互相支援照顧的嗎?

  要求很多的母親:畫面中的母親會對你有很多要求嗎?

  父母夫妻關係不愉快:畫面中父母會爭吵嗎?他們有分歧嗎?他們對於相互之間的關係感覺如何?

  判別公式 2: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父母?

  幽默的母親:畫面中的母親是幽默有趣的嗎?是會自娛自樂的嗎?是會逗你開心的嗎?

  可愛的母親:畫面中的母親可愛嗎?你喜歡這樣的母親嗎?

  受人尊重的母親:畫面中的母親是否是受人尊重的?

  拒絕的母親:畫面中的母親對你慷慨大方?她是否會拒絕你的很多需求呢?

  不公平的父親:畫面中的父親有沒有讓你感覺到冤枉和委屈?他有沒有做出一些讓你感覺不公平的行為呢?

  我們可以對以上問題進行 -6-6 點評分,公式 1、2 各自的後兩題反向計分(例如:要求很多的母親計 -6 分,夫妻關係愉快的計 6 分。原則就是積極的正分,消極的負分)。拿自己的平均分來和下圖進行比較(橫座標公式 1,縱座標公式 2):

  Shaver 的工作團隊發現:

  1.安全型依戀的成人,會在公式 1 和 2 上有略高的分數;

  2.迴避型依戀的成人,會在公式 1 和 2 上有較低的分數;

  3.焦慮 / 矛盾型的會在一個方面有很高的分數,另一方面有很低的分數。

  親密關係中,你的需求是什麼?

  那麼不同依戀型別的成人,會在愛情中、在和他人的親密關係中有怎樣的不同感知呢?他們對他人的期望和自我的價值有怎樣的不同呢?

  安全型:這類人在親密關係中會相信天長地久的愛情,認為他人是可信賴的;對自我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是受人喜歡的。這是一種最為健康的依戀模式。研究會發現,有大約 62%的人是安全型依戀(Campos, Stenberg et al., 1983)。

  迴避型:這類人常常懷疑是否存在天長地久的愛情,認為自己的快樂不需要愛人的參與,像一個孤獨的騎士,永遠特立獨行。研究會發現,有大約 23%的人是迴避型依戀(Campos, Stenberg et al., 1983)。

  焦慮 / 矛盾型:經常陷入愛情中,但很難尋找到真愛。他們熱烈地追求愛,渴望天長地久的愛情,可是常常會被愛情所傷害,因為他們太想獨佔這份愛,渴求得到對方的一切,對於對方任何的離開和忽視都十分敏感和焦慮。

  研究會發現,有大約 15%的人是焦慮 / 矛盾型依戀(Campos, Stenberg et al., 1983)。

  很有趣的是,當我把這三類描述給別人看的時候,更多的人覺得自己更像是研究中佔比最少的焦慮 / 矛盾型。我們太在乎愛了,我們太害怕失去愛了,所以在愛情中焦慮和徘徊,好像完全安全和完全迴避的才是少數。

  後來,我在 Fraley(2002)與 Mikulincer & Shaver(2007)的爭論中找到了答案。

  Fraley(2002)認為我們和他人的依戀關係源於我們早期和父母的依戀模式,這種關係建立起來之後會持續保持穩定,影響我們一生。

  這種悲觀主義的色彩的決定論深刻影響了一批心理治療師,他們非常強調早期的影響,認為 62%、23%和 15%的比例是一個幾乎穩定的數值,它代表了我們一生中和他人相處的模式,我們應該覺察到自己的模式,就像本文前面讓大家去做的覺察一樣,然後學習如何接納和適應自己這樣的模式。

  愛,是我們改變的契機

  可是 Mikulincer & Shaver(2007)卻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他們認為的確依戀關係起源於早期和父母的依戀模式,可是這種依戀模式並不是絕對不可變化的,它雖然相對穩定,但是伴隨著我們的人生經歷,是會不斷變化的,是一種流動中的相對穩定。

  它用內部工作模式來解釋這一現象,我們早期的依戀關係決定了我們對自我和他人一種內部感知,我們有一個自己是否受人喜歡愛戴的信念,也有一個他人是否會信任、喜歡和關注自己的信念。

  這個信念是我們內部的一個感知,它雖然深藏在內心深處,不常常被我們覺察,但是生命中的一些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依然會觸動到它們,讓它們發生變化。

  例如,一個有安全依戀的人在成年後多次遭遇戀愛的失敗,有些失敗來自一些意外事故或無奈的人生選擇,讓原本安全依戀的人感受到和他人依附的不可控制和難以預測,這打破了原本的依戀關係中的安全感,逐漸產生了不安全的因素,從而越來越趨向於矛盾的狀態。

  當你理解自己後,就會擁有治癒的能力

  我們的依戀經歷造就了我們現在的愛情世界。有很多人會責怪自己,為什麼我們面對愛情的時候,有諸多的不可為,無法做到很多很多事情;然後他們會害怕自己面對孤獨,害怕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狀態。

  可是,我們更應該先去理解自己,理解自己早期的依戀模式,也理解自己過去經歷的依戀關係,它們給現在的自己以怎樣的感知和影響,這一切都不會消失。

  很多人在失戀之後都會問:“我要怎麼忘記 TA?”我傾向於認為,我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TA,那段人生經歷已經永遠存在於那裡,我們可以做到的是不用時常去回想那些事情,但是它們就在那裡——成為了我們依戀關係的內部工作模式,我們帶著這個新的模式繼續我們日後的人生。

  參考文獻: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Attachment. V. Basic Books.

  Shaver, P., & Hazan, C. (1987). Being lonely, falling in love.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2), 105-124.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524.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07).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Guilford Press.

  Fraley, R. C. (2002). Attachment stability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Meta-analysis and dynamic modeling of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6(2), 12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