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跟考研的朋友聊天,突然想到我 7 年之前總結過一些經驗,就找出來整理了一下發給她,順便重新讀了一遍。
讀罷發覺,雖然過去很久了,考研對我的幫助依然十分巨大。這些我過去是全然沒有意識到的。
考研對我的幫助至少體現在:
專案管理。
考研不像日常上課,沒有老師安排、沒有日程規劃,都需要自己完成。這就對在象牙塔裡二十年的我們有了新的考驗:怎麼做專案規劃和管理?許多同學是沒有這個意識的,大半年時間就不分科目、不分方式地隨便看書、隨便做題,效率極低。
迭代。
考研的規劃未必精準,在複習過程中時常要檢驗和修正。比如單詞背得比預想中順利,就要把時間勻給其它科目;有的內容啃得吃力,就多加加班。
ROI
。那個年代還沒有這個詞,通常用的是價效比。比如同樣是數學科目,哪些部分複習起來成本低、得分多,哪些相反,識別出來就很有意義。或者同樣的時間,花在看教材上速度快,還是做題庫速度快,也是可對比的。
內容輸出
。考研結束後,我發現很多學弟學妹跟我開始時一樣,處於對專案管理、迭代、ROI 這些概念十分混沌的狀態,所以就把各種經驗做了總結,寫了許多文稿,整理出來分享。這些幫助我後來寫產品經理分享時有極大的幫助,算是一次 MVP 的實驗。
美國作家弗蘭納裡·奧康納寫過一本書,標題就是《上升的一切必將匯合》。這句話有很多解釋,最近看我當初考研的這些經驗,莫名想到這句話。感覺自己如今的許多境況,無論是做產品經理,還是做自媒體,與當初的諸多選擇和努力都有關係,都串聯起來了。
還想到身邊很多厲害的人,無不是如此。曹德旺 13 歲就跟父親偷偷做生意,揹著書包翻山越嶺,之後深諳經商之道,走上富賈之路;半佛仙人從小學就愛寫東西,寫了 11 年文字,終於在公眾號和 B 站的時代抓住了機會。所以耐心一點,只要做有價值的事情,這些上升的一切,總會在高處匯合。
以下就是當時寫的考研經驗的全文,恐怕有 90% 的讀者看來是無直接價值的了,分享出來是覺得,一來可以看到我當初對考研的思考,從中能得到些許啟發;二來若身邊有考研的朋友,也可以分享給他/她。
考研真相
成稿於 2012 年,百度閱讀電子書名為《考研真相:考研複習實用指南》。
目錄
1 基礎
1.1 為什麼考研
1.2 考研考什麼
2 入門
2.1 春季複習方法論
2.2 價效比概論
2.3 單詞和輔導書
2.4 計劃的重要性
2.5 數學複習資料
2.6 考研心態
2.7 輔導書的選擇
2.8 新大綱釋出前如何對待舊大綱
2.9 考研自習室
3 進階
3.1 學會算賬
3.2 學會吸收
3.3 學會調整
4 高階
4.1 英語方法論
4.2 專業課方法論
4.3 數學方法論
4.4 政治方法論
4.5 考試注意事項
序
考研需要什麼技術,考研不就是埋頭讀書嗎?
考研不就是找個自習室,堆一桌子的書,背背單詞、看看公式、做做習題?
考研不就是租個沒有電腦和電視的單間,早出晚歸,吃著泡麵,喝著礦泉水?
考研不就是報個輔導班,聽著老師講講段子、念念課本,然後自己寫寫筆記?
考研不就是車到山前必有路、日積跬步以至千里?不就是天道酬勤、有耕耘就有收穫?
是的,所有人都這麼說。
你只是找到自習室、報了輔導班、過上深居簡出的生活了,當你面對這一年的複習生活時,你仍然會手足無措,無從下手。
你也會聽說哪間自習室最值得常駐,聽說哪本輔導書最受歡迎,聽說報哪個輔導班成功率最高,聽說考研複習又累又苦需要堅持…...但有人告訴你下一步嗎?
我選好自習室了,然後呢?作息時間怎麼安排?
我買好輔導書了,然後呢?要逐字細讀,還是大概瀏覽?要多久看完一遍?要不要做裡面的每道習題?
我報好輔導班了,然後呢?每節課都去聽嗎?那個老師說的這個看幾遍那個看幾遍,我要嚴格遵守嗎?
我知道考研複習要堅持,然後呢?怎麼堅持?堅持不住了怎麼辦?
就好像你準備駕車駛向一個目標明確的地方,所有人都湊上來說,要沿著這條大路走、要掌握好方向盤、要加滿油再上路、要保持精力別疲勞駕駛。但是沒人告訴你離合器在哪、手動擋怎麼用、加汽油還是柴油、累了到什麼地方休息。
你在駕駛座上發呆,旁邊的家人和朋友還在喊:開啊!於是你跌跌撞撞地開起來。
這本書就是你此時急需的駕駛員技術指南,告訴你在通向考研成功這條路上必需的知識、經驗和技巧。
這些知識、經驗和技巧有些可能幼稚可笑,有些可能荒誕無稽,有些可能讓人匪夷所思。不過只有當你親身經歷過,你才知道,他們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在 11 年的考研成績:
1 基本知識
1.1 為什麼考研
上路之前,彆著急開車門,我們先討論下為什麼要考研。
我在網上找到不少關於考研理由的文章。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有下面這幾種情況:
1) 學術追求。
這個毋庸置疑,想讀研讀博走學術這條路,倘若沒有保送資格,也就只能考研。對於學術追求,我不予置評。但是想要在研究所、國企過上踏實的科研生活,就不要覺得碩士畢業就可以了。鑽研學術不僅需要大把大把的精力和時間,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如果對科研不感興趣,家裡又無錢無勢,只是聽說體制內的花天酒地就欣然神往,勸你早早打消念頭。沒有哪個體制肯收留你這樣的人。
2) 就業。
關於就業,我覺得需要分情況看待。
如果僅僅是因為找不到靠譜的工作,想多度過幾年輕鬆而悠閒的大學生活,把賭注放在幾年後,我勸你最好也打消這個念頭,屈指一數我們在校園的溫床裡已經16年了,若是再一事無成地混個文憑,你一生的1/4就這麼迷迷糊糊地過去了。況且,現在就業形勢既然不容樂觀,誰也不知道你研究生畢業那天就業會是一副什麼景象。把這兩年的悠閒讓步給兩年在社會上的打拼,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如果你是預測到幾年後你的就業狀況確實能值回這幾年的寶貴時間和金錢,那我絕對支援你的決定。不過你還要做一個比較,就是如果這幾年的時間去工作,到時候的狀況和讀研之後的狀況相較如何?有很多專業,特別需要實踐和經驗的,像營銷、管理、軟體,幾年時間用來背書做題還是到社會上去摸爬滾打,不用我幫你選了吧?
3) 排解空虛。
這個……有些同學畢業工作了幾年,結果發現自己生活實在是平淡如水沒有什麼動力,或者有些同學本科玩了幾年,覺得荒廢了學業想在研究生階段把它們補回來。我覺得這也是很正常的想法,不過同樣要慎重考慮,尤其是前者的情況。在不能保證產出的前提下,不要貿然投入。
4) 其他的原因。
比如,因為家裡的期望,或者因為自己自尊心很強想要證明自己,或者跟隨身邊同學的決定等等,這些各式各樣的理由源頭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目標並非那麼明確。這是一個危險的定時炸彈,會讓這些考研的理由在你努力到一半時煙消雲散。
我覺得作為考研的準備工作,準備一個明確的、有說服力的、能站得住的理由是至關重要的。可能你有很多看似不錯的理由,我們不妨來舉兩個例子試試。
“大家都在考研,我反正也沒事做,況且考上更好,考不上找工作也來得及。”
這個理由就很危險。現在的招聘會很多都在秋季也就是研究生考試初試之前。試想,你抱著這個理由在自習室裡認真看書的時候,手機突然來了一個簡訊,班裡哪個哪個同學簽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你還有心思坐在那兒看書嗎?如果在招聘會和自習室之間來回折騰,結果往往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家裡想讓我考研,我快被他們煩死了。”
這個理由的危險性在於你會把考研的動力轉移到別人身上,而在別人身上的動力,顯然已經不足以支撐著漫長而艱苦的考研歲月。我敢說,大部分抱著這個理由的同學,複習到一半便開始把注意力從怎樣把厚厚一摞書搞定轉移到怎樣勸家裡人打消讓自己考研的念頭了。
這是我隨便舉的兩個例子,周圍由於動機混雜在考研中途放棄的故事已經可以編成小說出版了,而沒有很好的動力,即使堅持到最後,這中間的心理壓力和精神摧殘,也要比別人要嚴重得多。
這時候估計有人會問我,那要不要考研呢?阿飛你給我個考研的好理由唄?每當有學妹學弟問我這種問題時,我總覺得他們像在問我:那我傻不傻呢?阿飛你覺得我傻不傻呢?
就跟前面說的,我只給大家一些抽象的建議,告訴大家要有堅定的理由才能好好準備考研的複習,而這個理由需要你們自己去尋找。當然,要實在找不到覺得非問不可,可以去百度知道。
另外,我發現網上有一則有趣的新聞說,有大學生因為考研成本高所以猶豫不決。這就好比要去金山挖礦卻擔心路費太貴,實在讓人哭笑不得。報道里說,因為各種輔導班和外出租房以及購買輔導書的錢需要很多,家庭狀況不好就開始猶豫了。且不說輔導班只是小撮人在報、考研的同學也並非全都搬出宿舍,就按他換算出來的一共合計3000元的“高消費”,難道對考研來說算多嗎?我覺得以大部分人考研為就業的目的,畢業後如果工作一個月還不能賺回考研半年這筆開銷,那真是一次徹底失敗的投資。當然,不以就業為目的的考研一般是更高層次的追求,更不必在乎這些花費。
本章結尾附送一篇文章,是我的學長對於為什麼考研的命題作文,供參考。
送給大家一句話:不要等到走了太遠,才想起當時為什麼出發。
我們是否應該考研
@葫蘆娃HS
每個人考研都有他不同的理由,理由這個東西,就跟理想差不多,沒什麼高低貴賤之分。不能說為了學術的人就比為了找個好工作的人更牛叉,也不能說為了自己喜歡的妞放棄北大考哈工大的人很傻逼。我覺得,只要是自己認真思考過、能夠讓你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的理由都是好理由。
在這裡,我可以說一下我自己的一點體會。
1.分析自己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其實不論是做什麼樣的選擇,都需要從自己的具體情況出發。比如說性格,一般來講,性格內斂的人不適合去做些人際溝通的工作,平時三分鐘也坐不住的人也不適合去做學術研究。拿一個朋友來講,他是一個喜歡折騰的人,很樂觀很積極,但是也有粗心和懶惰的一方面,讓他跟人交流溝通比讓他除錯程式碼更讓他高興。
2.思考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你清楚的明白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之後,還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這是最難的一步。有很多同學,得過且過,只考慮過晚上吃什麼,下週去哪玩之類的事情,卻從來沒想過自己的未來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但是這件事情是必須在大學畢業之前考慮清楚的,不然一輩子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渾渾噩噩,雖然你不情願,但是也必然成為“隨大流”中的一員。根據我的朋友對他自己的分析,他發現,他不想過平平靜靜毫無波瀾地日子。所以,體制內安逸的生活不適合他。純技術類的工作也不適合他。走技術管理、產品管理或者創業這樣的生活比較適合他。也是他想過的生活。
3.要過這種生活,需不需要考研?讀研能讓你獲得你想要的東西嗎?對我我的朋友來講,他希望能先去一家國內比較大型的IT企業從事技術相關的職業,詳細的瞭解企業的流程之後再出來自己創業。但是他現在的技術能力很差,本科四年沒怎麼正兒八經寫過程式。如果現在直接去工作,基本就是各種打雜,估計對他的成長沒什麼好處。然後他就決定讀研,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先通過了IT巨頭的門檻之後,再向技術管理方向發展。
當然,可能我的這個朋友的想法還很幼稚,畢竟還沒有走向社會,職業生涯是個怎麼回事也沒有什麼體會。但是,至少,他在決定考研之前就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動力。他很清楚自己是什麼人,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也明白只有透過考研才能讓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想,這樣的一個理由,完全能夠支撐他走下考研這一年的艱苦。也只有這樣的分析之後,考研二字對你才是有意義的。否則,你不過是在成為考研大軍中普通的一個分母而已。
1.2 考研考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剛剛上路的同學可能並沒有太多瞭解,只是大概知道考研會考數學、英語、政治以及專業課。這四門課除了政治是亙古不變幾乎人人必考,其他的都會因為專業不同而不同。數學分為三種,也就是數一數二數三。英語現在也分為英一和英二。專業課統考的還好說,不統考的就特別複雜,學校自主命題也是五花八門,需要自己取經自己研究。
作為貼心的技術指導,我經過思考,決定不講這四門的內容,因為你在百度影片隨便一搜,網上的介紹琳琅滿目。我想告訴你的是,考研考你的哪些方面,需要你具備哪些素質。需要具備素質聽起來實際上是挺滑稽的一件事兒,來面對似乎枯燥乏味的備考生活和目的性很強的筆試考察,我們真的需要素質嗎?
我的回答是:特別需要。
不要著急,我們先回憶一下我們心酸的筆試人生。
從小學開始,我們的個人能力就跟考試成績掛鉤了。而中考和高考,更是應試能力的一次淋漓盡致的發揮。也許你覺得拿出中學那份心勁兒來努力一把,無非都是做卷子,估計也能一樣的金榜題名。但是問題就在於,考研的備考跟中學的備考一樣嗎?而且,那時候的你跟這時候的你,一樣嗎?
拿數學來說,試想中學時期,每天都有兩節數學課,老師能夠拿出一星期十幾節課的時間來講一章的內容,就連記憶力最差的同學也能牢牢記住那些公式和概念。然後,在考試前夕,我們會有海量的測驗、作業,我們會熟悉所有的題型、會知道所有的考法。於是,在考場上,我們只是把平時的那些應試的能力慣性地發揮出來。
而考研的數學,利用這種方式有可能嗎?
首先,考研的數學內容繁雜。我記得網上有個總結,數一的知識點好像在800個左右。而且考研數學的每道題目按規定都得是多點結合,必須是三五個知識點湊在一起這樣命題。也就是即使你做過千題萬題,也幾乎沒有可能碰到原題。如果不會精確快速地讀懂題目所要考查的知識點,這道題僅靠之前做題的慣性,是絕無可能做得出來的。不相信的同學可以翻出自己的中學卷子,每一道題考查的知識點一看便知,而考研數學絕非如此。這就預示我們需要掌握一種素質:讀題,更高層次的要求就是,迅速判斷命題者的意圖,也就是題目考察的知識點。
其次,考研的備考是獨立勞動。這時候,沒有老師再總結什麼知識點而且給你做成講義和測試卷讓你熟悉,更沒有周圍許許多多的同學跟你一起探討難題研究方法。這一點要特別清楚,這需要我們掌握一種素質:獨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最後,前面我提到的,這時候的你已經不是中學時候的你了。你經過十幾年應試的洗禮和備考的摧殘,也應該足夠成熟了。作為一個成年人,我覺得你應該有能力把考研變成一種充滿智慧和理性的冒險,去面對這場宏大的戰鬥。至少對於我來說,這些看似應試的能力考研之後都成了不可多得的經驗,對我在處理事情時如何規劃、如何針對性地準備以及如何適當地具體操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說了這麼多,我其實只是想告訴每一位有志考研的同學,一定要用頭腦來化解困難,用素質來打敗應試。
這裡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區各族各界萬餘人身著節日盛裝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隆重集會。熱烈慶祝:()
A.西藏自治區和平解放58週年
B.西藏自治區成立44週年
C.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召開
D.首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這是2010年的政治真題,我很喜歡這道題,它完美詮釋了考研題目和素質的關係。
對考研政治有大概瞭解的都知道,政治考試有五大部分。其中四個部分是我們大學期間學習過的政治課本內容,最後一部分是形勢與政策和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其中形勢與政策就是我們常說的時事。而每年的時事都是沒有官方考查內容的,也就是得自己總結。各種輔導書和輔導班都會給出大量的知識點需要記誦,然後許多同學看到廣告就受到誘惑,買了一本甚至許多本大部頭的考研時政書在那兒研讀。考研最後最最寶貴的兩個星期,耗在政治上的同學不在少數。
我們只要稍作思考,這種行為的荒謬就畢露無疑。我們看命題的分數設定:時事歷年只會考2個單選和1個多選,很多時候也都是跟前面四部分結合的,完全不需要記誦的內容。而這幾道題即使都是記誦的內容,也最多值4分。為了考研500分中的花時間不一定拿到、不花時間也不一定拿不到的4分,許多同學就心甘情願地把彌足珍貴的這段時間坦然浪費,然後成了考研政治的炮灰。
好了,我們再回到這道題,看一看題目。這個事件說實話並不會作為時事的主要記誦點,而且幾乎沒有時事的書會猜到它。我們跟當年的絕大多數同學一樣,沒有見過這條新聞,但是別慌,我們看一看選項。
第一條和第二條,成立44週年?解放58週年?根據經驗告訴我們,對於成立和解放這種事情,中國人更喜歡拿帶尾數是5和0的週年來慶祝吧?
第三條,九屆人大?還是第二次會議?而且是西藏的?似乎不是很重要吧?當然也有可能在會議上做出了特別重要的決議…等等,題目中說的是“召開”。哪有還沒召開大家就未卜先知隆重集會的。
這樣來看,最後一個選項才比較靠譜。簡單的排除,這道題的分就拿到了。而且在做題時,思考的時間不會比之前記誦過的同學花費的長太多,但備考時的時間成本,那可是天壤之別。
你看,懂得對時政這一小部分如何備考和操作,就省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才是考研所考查你的方面。
而假如一直死讀硬讀上面的例子會有怎樣的結果呢?
首先,因為資訊不對稱,備考時候自己的複習規劃將無法跟考試大綱相結合。
其次,因為沒有考慮到價效比,浪費了大量寶貴時間在沒必要的方面。
最後,因為不會解讀題目、運用常識來進行簡單的推理,遇到生題只能靠蒙。
考研考的方面很多,但並不是要求你方方面面都很完美。只是在某些時候,掌握一些技巧,多一些思考,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而有些彎路對你考研備考的影響則是致命的。
所以,我們考研要擁有這樣一種素質,而且要學會用這樣一種素質打敗我們當前的敵人——應試教育。我會在後面,慢慢告訴大家,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如何掌握更多的技巧。
我從來不承認考研成功的人智商就高,也從來不認為考研成功的人必須要付出不捨晝夜的時間精力。你如果能夠擁有我前面所說的這種素質,雖然考研自習室裡看似所有人都在一樣地按部就班一樣地早到晚歸,但你毫無疑問已經超車走在了前面。
2
入門指南
2.1 春季複習方法論
說到春季複習,就得跟其他階段的複習有所比較,所以我們先來討論下考研備考的幾大部分。
一般來說,暑假是考研備考的重要分界點。暑假前,暑假中和暑假後是三大部分。暑假前,我們暫且稱為春季複習階段。暑假是單獨的一個部分,在一個多月時間內完成承上啟下的工作。暑假後就是最關鍵的幾個月,這段時間的學習才是正式的備考,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複習中來。
春季複習具體什麼時間開始,也就是說考研複習具體什麼時間開始,這個說法很多也難有定論,主要是大家情況都不太一樣。一般來說,3月份開學的時候就得開始瞭解考研的資訊,這個資訊包括你對口的專業情況、招考你想報考專業的招生單位情況、你想報考專業的考試科目情況等等。另外,對於你今後的複習安排也得早做打算。比如,可以打聽下考研比較權威的輔導書和比較好的複習資料,可以觀察一下你可以長期自習的教室,可以瞭解下秋季學期的課程是不是比較繁多,是不是還有其他會影響到你下學期複習的事情沒有解決,這些細節方面的東西特別特別重要,不要像中學那樣等著老師發給你資料然後告訴你怎麼做。我感覺我自己去年在這期間獲取的資訊還是太少,只是悶頭看書了,如果這時候多花點功夫搞明白考研的很多東西,後面有許多時間就不會浪費了。
獲取這些資訊呢,除了在網上各種百度之外,請教一下上屆考研的學長學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來他們能夠告訴你你們自己學校和專業的情況,比如秋季學期的課程會不會跟自習有太多衝突,比如一般在哪兒自習環境比較好,二來他們可以告訴你專業複習的許多內部資訊,尤其是學校自主命題的科目,也能對輔導書有些好的建議,要是能給你一些命題有關的筆記和講義的話就更好了。
這些各式各樣的資訊,實際上就構成了一些你考研的軟實力。經常聽到有人說,哎呀我複習時間不夠啊或者沒有好的自習室啊或者我用的輔導書不如別人的好啊等等這些問題,然後開始抱怨自己運氣差別人那是走運,其實把諸如此類可以早作打算的事情全推卸責任到運氣上,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上面這些是春季複習最重要的一部分。有同學問我,是不是9月份複習就晚了呢?實際上,春季這個階段即使沒有大量的學習,之後還是可以靠勤奮趕上來的。但是如果還是愣頭青一個,考研考什麼也不知道,專業課有哪幾門也不清楚,複習計劃需要怎麼安排也不瞭解,就會發生南轅北轍的悲劇,這些即使再勤奮也補不回來。
除了主動獲取資訊之外,春季期間當然要保證適量的學習。適量要根據自己情況來定。一方面不要太早地高強度學習,搞得自己還沒到暑假就疲憊不堪,沒有耐心繼續複習;另一方面也不要以前者為藉口,認為自己不能長期堅持,所以還是花天酒地的,寄希望於暑假之後。
春季的學習是需要一個過渡的。估計現在看影片的90%以上的同學,現在平時去自習的強度是遠遠達不到考研應具備的強度。許多課程比較松,課餘活動又比較多的同學,更難有在自習室裡坐得住的可能。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個漸進的日程表。比如4月份每天上一個小時自習,5月份每天去兩三個小時,6月份保證半天在自習室,到暑假就慢慢調整到一個白天,下學期正式開始就可以順勢變成全天候的自習。
這時候即使對自己太有信心,也不能太不在乎春季的這段時間。試想一下,你今天還正過著上午玩dota下午逛校內晚上看個片兒的美好生活,明天就讓你上午英語下午數學晚上專業課,你能保證自己能看得進書去嗎?
除了有蒐集考研資訊和提前適應的作用,春季複習當然還是要有實際的學習效果。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英語。英語的價效比是整個考研中最低的,但又是不能不注意的。倘若政治的價效比低,那還罷了,因為政治裸考都幾乎不可能不過線。可是英語過線率卻一直是單科過線率中最低的,每年都有無數猛士卡死在英語這堵牆上。
英語的難複習在於想短期提高是非常有難度的。尤其英語基礎薄弱的同學,5000個單詞背完就精疲力竭了,再看考研閱讀那些叫人內牛滿面的題目,真是連死了的心都有了。
所以,春季複習,不管英語水平如何,無論你是已經過了六級還是四級都沒過,必須都得先打好英語的堅實基礎,至少要把那5000個單詞讀熟。秋季複習的時候,是沒有那麼多時間精力來給你昏天暗地地背單詞做閱讀的,那時候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任務等著你。
春季來說,其他內容的複習機動性就很大了。可以自己隨意挑選。但是這個挑選不要按照喜好,要按照你自己的情況。如果覺得自己對這個沒有概念,我的意見是把數學和專業課的課本通讀幾遍。這個通讀包括全書的各個部分,不管是講解、例題還是習題,都要通讀一下,通讀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公式拿出來你知道它如何證明又能推出什麼結論,章節拿出來你知道它前後的關聯,習題拿出來你可以立刻想到思路。通讀多少不是問題,重點在養成一種注重質量的讀書方法。這裡提一下,有同學問我,通讀是要通讀幾遍呢?我讀這本高數課本,讀幾遍才行?
其實這個問題沒法回答。因為通讀有不同的解釋,每個人也有不同的讀法。我見自稱過幾天通讀一本書的同學,但是一個月下來讀了七八遍什麼東西都沒記住。也有的同學花了一整個春天才讀了大半本,但是已經能夠靈活運用公式和概念,考研的真題也能自己做出許多了。這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只問量的多少,自己還去盲目地追求,是非常可笑的。
有同學可能問,你沒提到政治。沒錯,政治在春季複習甚至暑假期間的複習都是無足輕重的,即使有同學在認真讀政治書,但往往是讀著玩兒,這類同學讀的肯定都是近代史。政治春季不接觸的理由有這麼幾個,一個是這是門存在大量記憶的科目,春季背誦的東西,到了秋冬基本倖存不了多少,即使記住幾段內容,想在春季記住這4本書的東西而用到冬季的考試還是有點蚍蜉撼大樹。
第二是政治的真題有很多繼承性和連貫性的內容,每年都能總結出考查的重點,而現在使用的大部分是2011年的考研輔導書,認真複習必然是南轅北轍。
第三是政治每年的大綱都有變動,而且這些變動都對真題有幾乎十分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指導作用,大綱未出,政治最好不動。具體的政治複習,放到後面的講座裡去說。
說了這麼多,可能都是抽象的東西,聽著也沒有什麼味道,不過的確很重要。最後還是給出幾個關鍵詞,大家最好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安排春季的複習。
資訊:考研專業和科目、自習室、考研複習資料、課程衝突情況等
過渡:逐步提高自習強度、開始有早睡早起的習慣
內容:英語單詞、數學和專業課的權威課本
2.2 價效比概論
價效比是我們買東西時常用的一個名詞。衣服的材質樣式或者電腦的配置效能跟價格相除做一個比較,然後選取自己感覺價效比高的那件。
考研也是如此。倘若你分配時間和精力不考慮價效比,就會發生很多悲劇。比如說,每天1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你把這10個小時按考研500分總分換算,然後平均分給四科,也就是兩個小時政治,兩個小時英語,三個小時數學和三個小時專業課。你按照這種看似可行的分法複習半年,我敢保證會釀成巨大的悲劇。
價效比在考研裡是怎樣表現的呢?我們應該這樣描述: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達到最大的收效。這個收效,是能且只能透過考研初試分數來衡量的。
我慢慢來解析這個定義。
第一,時間和精力並不完全對等。不要覺得時間多了就是用功了。時間跟精力的高度結合才能產生高效率。為什麼這麼說,比如早上、下午和晚上理論上自習的時間是差不多的,但是精力會完全不同。如果中午沒有休息,或者白天覆習太累,到晚上的精力就跟不上,看似同樣的時間用掉後,學到的東西肯定不一樣多。另外,狀態好不好我們自己也都有感覺。如果複習一些內容一直是狀態不好的時候,那麼付出的精力也不能跟時間對等。
第二,收效特別重要。並不是說,拿一本書全學會了就是達到一本書的收效了,其實以考研的角度來說,可能大綱規定了只有一半的內容在考試範圍,這樣就有一半的時間和精力沒有收效。另外,以分數衡量就要求我們不能單單是掌握某些知識點、會背過某些單詞,更重要的是,能把他們跟考題聯絡起來,知識點會用到做題中,單詞會用到閱讀中。
價效比在考研的方方面面都要用到。每當你開始準備一段時間的學習時,可以先思考一下,這段時間的價效比如何,怎樣安排才能使價效比最高。
下面我們從最重要的方面來分析下價效比,也就是如何安排幾門課程的複習。這裡還是以絕大多數理工科同學的情況,將考研科目分為政治英語數學和專業課。
我們先看政治,政治考卷中選擇題打醬油的不在少數,尤其是單選,在沒有複習的情況下基本能答對一大半。多選不說,後面的綜合題只要寫字就會給分。這樣裸考政治50多分是差不多的。而政治短期記憶的內容特別多,所以考前1~2個月是最重要的時期,如果努力學習,提高到75分以上應該也問題不大,即使是隨便翻翻背背模擬題也能到65分以上。所以,就政治的總體來看,小的付出有比較大的收益,價效比很高。當然這個前提是考前大量複習。如果現在就開始政治的背誦,花費大把大把的時間,跟我在上期講座提到的,價效比是非常低的。
再看英語。英語的提高非常困難。大部分六級透過的同學分數會穩定在50-60之間,如果考研複習期間沒有再鞏固,可能會降到40-50。而想從50多分提高到跟上面政治說的65分以上甚至75分以上,那就需要比政治多出數倍的精力。從5000個單詞來說必須非常嫻熟,而且閱讀能力有大幅度提高。這樣價效比就非常低。實際上確實有能夠在考研複習中大幅度提高英語的例子,但是就我瞭解的情況,更多人還是在保證英語單科過線的基礎上穩定了原本的英語水平。於是,現在普遍的說法都是春季背單詞,秋季做閱讀,考前背作文,基本上是價效比最高的做法。
最後看數學和專業課。數學和專業課一樣是必須循序漸進的。既不能像政治一樣突擊過關,也不能跟英語一樣先緊後松。秋季學期的複習重點應該在這兩科。而且這兩科價效比並不低,因為英語和政治即使可以提高,在總分上能提高的潛力不大。我們初試成績的總分,主要就是靠這兩門給提升,從這個角度來說,價效比就不能單純以複習花費時間精力和最終得分來計算。要考名校的同學,再怎麼往這兩科下功夫也不為過。
當然這期跟上期一樣,也都是泛泛的理論。不過就是這些提煉出來的經驗,才是過來人能留給大家的精華。像有人發帖描述自己具體到某月某日的考研複習日程表,我覺得是特別誤人子弟的。雖然可能得罪人,但我確實覺得假如我之前用的是別人的日程表,現在就連學都沒得上了。
還有一點,可能有同學疑問,本來不是說要用素質打敗應試嗎?為什麼分析出來是冷冰冰的價效比,好像我們考研是在做生意一樣。其實正因為我們有了一個再明確不過的目標,所以就要求我們一切以這個目標為中心。有同學可能覺得複習的時候依自己的興趣多看點兒東西,不要帶太多的功利性,說不定以後還能用得上。比如學政治,多看點兒政治經濟學;學數學,多讀了點兒喜歡的數學歷史和數學人物。試想,這些耗費了大量精力不說,也會給大家的學習產生很多副作用,會讓複習失去重點並且精神上變得鬆懈。最危險的是,養成了一種沒有目的性沒有計劃性的生活方式,這樣不僅僅考研會成問題,今後的學習生活肯定也會讓你茫然失措。
只要掌握了價效比,大家就可以知道,今天上午究竟是翻一翻閱讀好呢還是背一背單詞好,下午是讀讀數學課本好呢還是做做題目好呢。在考研有多門科目,而且每科裡面有許多部分的情況下,有價效比做一個風向標,會讓你不再茫然失措,不再面對著大把大把的時間最後卻只能扔進考研的垃圾桶裡!
2.3 單詞和輔導書
每每提到考研單詞,必定是哀嚎一片。單詞的背誦,不如背語文有意思,順便可以感受下字裡行間的意境;也不如歷史好玩,可以前後有關聯,上下有鋪墊。每個單詞看起來都像一個獨立的個體,一望無際的5500,讓人望而卻步。
放棄背單詞直接開始複習真題的同學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有說真題複習順便就能背到很多單詞了,有的說單詞太耽誤事兒了不如直搗黃龍。有很多同學可能會舉出我上期講座提到的價效比的例子,說單詞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啊,這麼多時間卻並沒有直接對考研英語有幫助,這樣值嗎?
來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需要澄清一個問題,就是注重價效比高的內容不是說就不注重價效比較低的內容。我已經說過,春季複習最最重要的是打好堅實基礎,這個基礎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有了複習的良好心態、有了披星戴月去自習的恆心和有了相對比較高效的學習方法,另一個是英語、數學和專業課的基礎知識。
舉個例子吧,比如有兩款手機,一款是諾基亞1280單色直板,現價不到200,如果你充一些話費,甚至都可以送你;另一款是蘋果iphone,採用視網膜螢幕,功能強大,外觀精緻,不過需要5000塊錢。前者價效比自然很高,因為就打電話發簡訊的要求來說這就夠了,但是當我們有足夠預算的前提下,當然每個人都希望有一臺iphone,這就好比我們現在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的前提下,能夠面面俱到才是最重要的。當複習時間越來越短、複習的計劃越來越緊迫時,我們才需要越來越注重價效比。不知道這麼說大家明白嗎。
況且還有一點,單詞可能比大家想象的重要的多。
我們來分析下英語的基礎知識。單詞和語法是處於底層的,不管題目簡單或變態,無論題型常見或特殊,每句話全部都懂永遠是王道。
在基礎知識之上的,就是將其靈活運用來做題。
看考研英語的幾種題型,第一是完型。完型填空我們都不陌生,這20道題10分,明顯都是對詞義和語法的考察,沒有別的可能。完型這20道題在命題時是有規律的,而且這個規律不可能被修改,就是考察的幾方面,如名詞詞義、動詞時態、助詞應用以及形容詞和副詞在語句中的含義等等,都是必須考察到的。單詞的背誦跟完型填空的緊密關係我想毋庸置疑了吧。
第二,閱讀。閱讀中的許多題目都有需要一定詞彙量才能讀懂的情況,例如下面這道題:
我們看到這裡面有幾個相對陌生的單詞,incurred和suspicion。而這個動詞完成時態作為形容詞然後跟名詞搭配,就略顯複雜。如果對這幾個詞語的意思不是很熟悉,可能就會出現問題。
還有一道題:
還有一道:
這個也是直接與單詞詞義有關的一道題。
這幾道只是說直接與詞義有關,而在題幹或者選項裡,整個句子的意思的推敲也必然跟一些我們不夠熟悉的詞義有關。在很多時候,文章中原句會因為特殊的單詞詞義,例如詞義本來就有褒義貶義之分的,或者詞義中本身就含有肯定或否定的方面,都會對整個文章的理解產生很大的作用。
翻譯就更不必多說,完全就是考察詞義和語法的一部分。
寫作可能是關係不大的一個部分,暫且不說。
我花這麼長時間來講述單詞的重要,只是想讓大家對單詞有足夠的重視。
下面我簡單說下單詞背誦注意的方面。
第一,輔導書。
這個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網上流傳的大量所謂的考研指導和經驗之談往往都是以輔導書為主,時間表為輔,最後是各種鼓勵各種抒情。時間表因人而異的原因我在前幾期的講座提到了,關於為什麼到現在才提到輔導書,理由是相同的,完全因人而異。後面我會單獨有一期講輔導書。
既然講得這麼細,我就特別提一下考研英語單詞的輔導書。英語單詞需要一本比較權威的書作為主要複習物件。而市面上獲得好評最多的,推薦程度也是穩坐第一把交椅的,就是俞敏洪的那本紅寶書。這個我也舉雙手贊成。
這本書其實我剛開始讀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好的地方,因為我一直覺得單詞書嘛,無非就是從詞典上把考研大綱上的詞彙一個個對著抄下來。不過到後來,我發現它的確有兩個不同。
第一是記憶方法。我們經常看到有很多記憶法的詞彙書,廣告詞上都說開創了某某記憶法,有分類記憶的有看圖記憶的有搞笑記憶的等等。我曾經特別痴迷於詞根詞綴記憶法。但是後來我發現這些記憶法的書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努力讓所有大綱詞彙以他們自創的記憶法解釋。這樣解釋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因為畢竟不是5500個單詞都可以畫出記憶圖來,或者都能分解出合適的詞根詞綴。紅寶書的方法就好在沒有固定的記憶法,怎麼好記怎麼來,這點是比較優秀的。
第二個是短語和例句。其實我背了幾個月的單詞只是想方設法把它們的主要意思記住,其他的意思看都沒看,例句也基本忽略掉了。我也是後來發現例句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夠幫助記憶單詞的意思。比如一個單詞:
假如背誦“財政金融”和“為xxx提供資金”這兩條,只看中文估計很難記清,或者說很難把這個單詞放在句子中理解。而單詞後面給出的幾個短語和例句,看過一遍,雖然不用完全記住,但是有這麼一個印象,大學裡的金融學這個金融,還有政府提供貸款的這個提供資金,這兩條背起來就不用太麻煩了。
我這樣明目張膽指名道姓地提到紅寶書,不僅是因為它已經被歷屆考研的同學所證實確實比較優秀,更因為我是憑著良心說的,問心無愧。可能被指有托兒的嫌疑,我事先再做一個宣告吧,因為後面很可能還會做一些推薦。
我的推薦完全是個人經驗,與別人無關。認為確實有幫助的同學我不取分文,認為我在瞎扯淡的同學我也不予爭辯,孰是孰非試過便知,我盡最大努力保證我的公正。
好了,回到輔導書。一本考研詞彙書是必須要有的,一不要拿雅思GRE或者四六級的單詞書隨意地背必須要在5500個單詞範圍裡去背,二不要只弄一份考研單詞表,沒有足夠的註釋和例句,三也不要覺得辭典上的註釋最全就按照辭典一條條地背。好的詞彙書要有好的記憶方法、挑選出來適用於考研的註釋和針對這些註釋的例句。手中已經有一本考研詞彙書的同學當然沒必要非要換紅寶書,只要自己覺得合適就好。
另外呢,我個人建議再配幾本詞彙書。我相信大家都有同樣的感受:單詞枯燥無味,尤其是順序排列的單詞,背了一個月發現H都沒背完於是心灰意冷。新東方有本亂序的詞彙書,其實跟紅寶書沒什麼區別,即使不會因為開頭字母而糾結,看到書已經背到哪兒就心裡有數了。所以我當時的做法是弄了兩本舊書,它們的單詞順序和內容跟紅寶書差距很大,然後這三本交替著背,就不會覺得特別枯燥,而且不會背了後面忘了前面。其中一本讀真題背單詞的書,效果不錯,不僅能背背單詞,還能瞭解真題中單詞的考法。
最後,希望大家都印一份考研詞彙表,包含全部單詞和簡單的解釋,單詞在左邊解釋在右邊,這樣可以摺疊起來做測驗用。這個我會上傳一份到我的考研交流群裡。我們的複習必須講究效果,只是背來背去永遠不能知道自己背單詞達到了什麼程度。
第二,幾種背誦。
有沒有同學發現,雖然同樣說是背誦,但是你跟周圍別人的背誦講的並不是一回事?
也許你的背誦只是能看得懂單詞,也許你的背誦你瞭解單詞的各種意思,也許你的背誦可以達到直接運用單詞到作文中的效果。
我們背單詞究竟要達到怎樣的效果?
其實上述的幾種背誦都要有。但是英語大綱裡沒有像數學大綱一樣把單詞考察的程度一一羅列,這就要求我們自己注意。
我大概地說一下吧,實際上這個還是在大量的單詞記誦中慢慢體會出來才好。
第一種,就是既要明白意思,也要默寫出來,可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這類的單詞非常少,而且就考研作文來說,語法達到四六級的水平也就夠了,單詞可以借用很多模板來寫,平時大家複習的時候如果覺得這個單詞的意思比較特殊,比如像與最近比較火的事件有關的詞彙:核電、海嘯、地震、環保、道德等等,或者一些華麗的形容詞,都可以單獨背誦,以備寫作使用。其實即使在現在前期準備的過程中忽略掉這一種背誦,到考前臨時準備作文模板也是完全可以的。
第二種,是最重要的一種,就是了解單詞的常用詞義,而且看到它在句子中,立刻就能想到在這裡它是什麼意思。這類單詞是相對於第三種而言的。
第三種就是用到最少的,只是留個印象,知道詞性就可以的單詞。比如有一個大綱單詞是chancellor,英國的大臣法官、德國和奧地利的總理以及大學校長。倘若死腦筋先把單詞背熟,c-h-a-n-c-e-l-l-o-r,再背英國的什麼德國奧地利的什麼還有大學校長,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而實際上看這個單詞,翻譯考到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假如閱讀考到的話,也會類似the chancellor of English這樣的出現,實際上在看到之後我們只需要判斷它是英國的某一個職位就好了,所以記誦的時候只需要知道chancellor這個音以及它表示的是重要職位。
原本5500個考研單詞,透過剔除掉第三種單詞,再去掉四六級已經熟悉的單詞,實際上需要我們真正記誦的數量並不是很多。
除了輔導書和背誦的程度,背單詞還有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前面說過單詞似乎是獨立的個體,實際上很多單詞還是相通的。透過詞源,也就是找出詞根詞綴,來背誦單詞的確是很好的方法。不過單詞在形成過程中畢竟會經過各種千變萬化,如果詞根詞綴的字母排列或者原本的詞義已經變得滿目全非,還是不要用詞根詞綴法硬記某個單詞因噎廢食。
用大聲讀的方式背單詞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對我來說出聲念單詞會擾亂我的思考,安靜地在紙上抄寫更有效果。還有推薦一邊聽MP3一邊記單詞的方法,這個也很不錯。正版的紅寶書有女聲朗誦,效果挺好。大家可以都嘗試一下,選出適合自己的最好方法。
現在背誦單詞不是說以後就不用背了,數學公式或者專業課的概念即使暫時忘記最後衝刺階段回憶一下還是相對容易的,可是單詞如果中間有一兩個月沒背,之後再記就特別棘手。所以就要求我們考到哪記到哪。從現在到初試的前一天晚上,背單詞都不能停下。
我記得網上有很多專門為單詞準備的記憶時間表,羅列了每天記多少個單詞可以防止遺忘,用一兩個月的時間週期來背幾千個單詞,那個還是很有用的,可以做參考。
單詞的背誦是每個考研人都必須經歷的第一個困難,它確實需要下功夫沒有捷徑可走的,不過也讓你最先嚐到甜頭。當秋季複習,許多人還在看著一篇一篇的考研閱讀文章茫然失措又回頭無奈地背單詞的時候,你已經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真正需要你投入的地方了。
2.4 計劃的重要性
我也是在複習了很長時間才體會到計劃的重要性。計劃這個詞看起來非常簡單,就是給複習安排下任務而已。但是這個安排卻有很多講究。
例如,春季計劃學數學,暑假計劃學專業課,秋季計劃把所有內容都複習一遍。這是一種計劃。上午把昨天沒完成的數學章節讀完,剩下的時間背些單詞,中午好好休息,下午做一套英語真題,連同晚上的時間把這套真題的解答搞明白。這又是另一種計劃。
假如在平時的複習中只有前面的計劃而沒有後面的計劃,你會變得越來越被動,積攢的未完成的任務也越來越繁重。雖然你在自習室的時間比所有人都長,你付出的精力也看似比所有人都多,但就是學得比人家少。最後苦不堪言只能歸結到智力高低上。這是很悲哀的。
計劃有怎樣的重要性呢?
首當其衝的就是計劃會讓你確實完成適當的任務。
對比一下我們突擊平時的考試所經歷的情況:假如沒有計劃,前段時間會比較鬆懈,總覺得放到後面來學還是來得及的。可是到了最後幾天突然發現還有一大半的內容沒有完成。這時候破釜沉舟夜夜通宵,總算可以把落下的內容給補回來。
可是考研可能嗎?
沒有計劃的複習對考研來說就是一場噩夢。
對你來說,做完一個複習的總計劃之後,也許春季的確是要好好學數學,但是春季複習的每一天,分解出來的每一個小小的部分,好像就不那麼重要了,因為數學並不能靠一天兩天來完成。於是你很容易就抱著這個態度一天天地過去了,時間在沒有計劃的荒野裡風馳電掣。春季結束後,你回望當初,左手拿著日曆表上每天超過10個小時的自習時間沾沾自喜,右手又拿著遠未達到目標的零星收穫自愧不如。後來你就會加大複習的強度,增加複習的時間,企圖用這種方式來彌補這段時間的過失。於是陷入這個惡性迴圈,任務永遠完不成,知識點永遠那麼多,題目永遠做不完,直到考試那天。
這是為什麼,你有沒有想過?
因為當你沒有比較細緻的計劃,沒有給每天甚至每個小時一個翔實的內容來複習的話,你會優哉遊哉地恣意而為。拿到一道複雜的數學題,你可能花費半天甚至花費一天來搞明白它,翻各種資料,進行各種求證,最後再徹底演算一下,得出答案,在深夜到來之前對著這個題目沾沾自喜,對這一天也非常滿意,因為一整天都在看數學題,而這個數學題確實是考研數學複習的內容,也包括在你當初的總計劃中關於這段時間複習數學的安排。
如果你能屈尊,即使只拿出一點點的時間來給自己做一個計劃,比如今天要完成一套習題,因為完成一套習題才能保證我後面的複習穩步前進,到春季結束可以複習完數學。這樣計劃之後,當做到上面說的那道難題,你會發現它有可能浪費很多時間,或者說你做到一半發現它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複習了,於是你會毅然決然把它暫且擱下,只是大概簡略地看一看答案的解答,倘若有疑問就記在某個筆記本上等到日後有時間慢慢求證,轉而去做其他的題目。
看到沒有,同樣是一天,同樣是在自習,一種情況下只做了一道題,另一種情況下卻做了一道題。即使在理論上,兩種情況都是認真學習,刻苦鑽研,但效果可想而知。
這種情況不僅僅發生在做題上面,所有的複習都很適用。
好的計劃除了確保你完成適當的任務,也能透過各種層次的計劃環環相扣,自下向上地把考研的所有內容分散到每天的學習中去。複習將不是5月份數學、6月份英語、7月份專業課這樣的抽象概念,而是每一天必須看完的課本、必須做完的題目和必須記完的筆記。這樣自己對每天有詳細的打算,如果沒有做到,第二天就加把勁彌補回來;如果提前搞定,完全可以放鬆下自己去看電影玩遊戲。
前陣子跟考研的朋友聊天,突然想到我 7 年之前總結過一些經驗,就找出來整理了一下發給她,順便重新讀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