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曆史上有一幅名畫《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描繪的是北宋時期的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繁榮景象,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後來在明代的時候,著名畫家仇英畫了一幅《南都繁會圖》,描繪的是明朝舊都南京的市井繁榮景象,被譽為是南京的《清明上河圖》。
然而這幅500年前的古畫中,放大10倍後卻發現了一個戴眼鏡的男人,真夠詭異的,難道是穿越了嗎?
仇英畫《南都繁會圖》的具體時間不明,但是根據仇英的生平,可以推斷出這幅畫大約是在1520年左右畫的,已有大約500年曆史。
明代畫家仇英
《南都繁會圖》中生動地描繪了明朝永樂年間,南京秦淮河兩岸的商業興盛。畫面中出現了郊區、農田、城鎮、街市以及皇宮等地。畫中的建築也非常多,寺廟、衙門、戲臺、民宅、牌坊、城門等。商鋪也多,比如茶莊、金銀店、藥店、澡堂、肉行、糧油店等。此外河中還有運糧船、龍舟、漁船等。並且畫面中還有100多個商店門面以及牌匾,共出現1000多個身份不同的人物,商人、漁夫、戲子、男女老少等。展現出明代南京繁華、富庶、熱鬧的市井生活畫面。
仇英《南都繁會圖》區域性
但是將這幅畫放大10倍後,卻在畫面的局部發現了一個戴眼鏡的男人,這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南都繁會圖》是500年前畫出來的,那個時候怎麼會有眼鏡這種高科技呢?難道是畫家穿越到古代了嗎?
《南都繁會圖》放大10倍後
帶著這個疑問,筆者翻了幾天資料,終於發現了一個秘密,原來眼鏡這種高科技竟然是中國最早發明的!
南宋的作家趙希鵠在《洞天清錄》中這樣記載:“靉靆,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這裡說的“靉靆”指的就是老花鏡。趙希鵠生活在1170年至1242年之間,這屬於13世紀前半葉,而西方關於眼鏡的最早記載則是13世紀後半葉。
而西方有關眼鏡的記載時間恰好比中國晚了四五十年,那有沒有可能是由中國傳到西方的呢?那麼是誰在13世紀後半葉把我國的“高科技”帶到國外的呢?南宋於1276年被元朝滅亡,元朝的時候,有個義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了中國,後來他把在中國的見聞寫了一本書,叫做《馬可波羅遊記》,書中有這樣的記載:1260年的時候,中國的老年人看小字時都戴眼鏡。
馬可波羅在元朝做官17年後,就返回了故鄉義大利。而西方記載的關於眼鏡最早的出現地也是義大利,時間和地點都非常吻和,所以說眼鏡很有可能就是元朝的時候,由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到義大利的。
既然我們在南宋的時候就發明眼鏡了,那麼在明朝畫家仇英的畫作《南都繁會圖》中,發現戴眼鏡的男人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