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擠出來,沒有經過任何加工處理的生牛奶(Raw milk),可能含有多種微生物,其中不少是致病菌。這些致病菌可以進行如下分類:
來源於環境:主要有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假單胞菌、一些真菌等。也有可能有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致病菌。
來源於牛體內:布魯氏桿菌、結核桿菌等。
喝下這樣的牛奶,風險性是相當高的。運氣好的話,可能什麼都不會發生,或者只是拉拉肚子。
但是運氣不好的話,你懂的。
說一個比較可怕的例子:請看這個答案,這裡面介紹的第一個案例:加州李斯特菌乳酪汙染事件,是美國死亡人數最多的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事件,共有 142 人發病,52 人死亡。這個事件的罪魁禍首就是一個員工錯誤地把生牛奶和殺菌後的牛奶混合在一起使用,然後被加工成了乳酪。
此外,布魯氏桿菌可以導致布魯氏菌病,這種病的一種很常見的傳播方式就是透過飲用未經巴氏消毒的牛奶,從牛身上傳入人體內;結核桿菌會導致結核病,喝生牛奶也是一個常見的傳播途徑。
沙門氏菌、李斯特菌和大腸桿菌是導致食物中毒的三大罪魁禍首。這三大細菌都會在生牛奶中出現。
但是,這些致病菌都不耐高溫,僅僅 62.8 攝氏度條件持續 30 分鐘(巴氏消毒法)就可以殺滅這些細菌了。
所以,殺菌很重要!殺菌很重要!殺菌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有人問,那某些商販兜售的 “剛從奶牛中擠出來的新鮮生牛奶”,回家加熱消毒以後,是不是就能放心喝了呢?
理論上,這樣安全性應該是高很多了。但是,我不太建議這樣做。
為什麼呢?因為這種牛奶的安全根本沒法追溯。
廠家出售的包裝好的牛奶,其選用的生牛奶原料是要合乎一系列標準的。比如在中國,國家對於可以作為生產加工牛奶原料的生牛乳,標準是 GB 19301-2010。它有著關於蛋白質含量,菌落總數等一系列的規定。廠家就算再唯利是圖,也必須按照國家標準來。
比較著名的牛奶生產大廠,他們對於原料的要求都是比國家標準高出不少的。供應商給出的生牛奶如果不符合要求,廠家是會拒收的。
廠家生產的牛奶如果喝出了問題,透過工廠名稱和批次號,就可以追溯到生牛奶的具體供應商,有人會為此負責。
但,如果是街邊小販兜售的生牛奶,你在沒有專業檢測裝置的條件下,如何知道這個牛奶的品質?如果喝出了問題,如何追溯到具體的負責人?
所以,個人不建議買街邊小販兜售的牛奶產品。
因為 “三聚氰胺” 事件,大家對牛奶品質都不放心,這可以理解。但如果為了追求 “天然無新增劑” 而去買街邊兜售的生牛奶,則是選擇一個更加危險的道路。
再說,實際上純牛奶的加工過程中並不會新增防腐劑和其他新增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