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編在網上瀏覽資訊的時候,看到了一位網友發的帖子。這位網友是今年參加考研的學生,初試成績還不錯,能夠順利進入複試。但是他卻很擔心,因為自己是一個畢業於二本院校的學生,他所報考的研究生院校是一所非常出名的985學校。他擔心這所學校會因為自己是二本院校的學生而在複試環節中被壓低分數。
在考研複試環節壓分現象是有可能存在的,一個本科就是211或985學校的學生和一個來自於二本院校的學生同時,站在導師面前,導師自然會對前者的印象更好一些。這也並不是老師偏心或者是怎樣,這就是名校效應。在老師的潛意識當中,就會覺得名校的學生會更優秀。但是在複試環節中打分相對是比較公平的,如果我們真的非常出色的話,很少有導師會注重我們的出身。導師也會秉承著公平的意見更加註重學生的能力。
這位網友又問了一個自己非常關心的問題:本科原本就是985院校的學生和考研考上985院校的學生到底有沒有區別呢?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朋友都比較關注,到了大學之後,當我們面臨找工作還是繼續求學的選擇的時候,大多數人更傾向於後者。尤其是一些畢業於二本院校的學生,他們在學歷方面並不佔優勢,因為種種原因,高考的時候並沒有考上一所好大學,所以有一些學生決定繼續讀研。但是到985院校讀研之後,是否能夠彌補我們本科是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的這一缺陷呢?
浙江大學的一位教授曾經說過,在我國的985高校中,排名靠前的研究生可能往往是畢業於普通大學的學生。這些學生透過努力考上研究生之後,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那些透過高考考上清華或北大的學生,並不能夠證明他們的真實水平,也只能說這些學生更適合高考罷了。但這位教授也道出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如今很多企業過分注重員工的學歷。只要是畢業於名校的學生,企業就願意給這些人機會,無論這些人的工作水平如何。
的確,高中三年我們在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習。很多學生透過大量的練習掌握了考試技巧,這些學生特別會考試。在本科階段也是一樣,大多數同學到了大學之後,比較認真的同學可能會保持著高中的學習狀態,更多的同學則是平日裡度過輕鬆自在的大學生活,臨到期末前一個月開始整理重點,為考試做準備。大多數學校的期末考試考察的只是課本上的死知識,因此只要背得足夠熟練,很容易就能拿一個高分。在本科階段,如果我們抱著功利的目的去學習一門課程的話,只是為了期末拿到一個比較高的分數,那麼我們可能在這門課程中並不能學到什麼真知識。
但是到了研究生階段之後就不一樣了,在讀研期間,我們除了學習任務之外,還需要做科研或者找實習。這不僅僅考察一個學生的背書能力,更需要學生們在掌握了基礎的理論知識之後,學會如何應用。所以原本的那套學習方法可能在研究生階段就並不適用了,這種突如其來的改變,也會讓一些“學霸”覺得非常不適應。那些從二本院校成功逆襲到985院校的學生,他們能身上原本就有著一股韌勁,有可能會更快地適應新的學習方式。畢竟大學的學習完全靠自覺,若非自己的自律性足夠強,很難考研成功。那麼原本自己的大學本普通,而依靠自己的努力考研考上985的學生,他們的自律性要遠遠高於身邊的同齡人,所以說更值得挖掘他們的潛力。
這也提醒了那些透過高考考上985和211高校的學生們,到了大學之後千萬不要過度放鬆自己,我們的對手不僅僅是周圍的同學,有可能還是那些曾經比不過我們的普通大學的學生。他們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默默努力著,而我們就不能夠滿足於當下。只要我們不停止自己的腳步,每天努力一點點,我們就會比之前的自己更優秀。
能夠考上985院校的研究生,無論我們的本科出身是什麼,都說明我們有一定的實力。你覺得透過高考或者考研考上985院校會有很大的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