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滅亡明朝指日可待為什麼張獻忠和李自成不合作共同打擊清朝?

由 巫馬言 釋出於 經典

張獻忠,陝西膚施人,生於1606年,讀過書,當過兵,立過戰,家境也算富裕,後被鄰居誣陷勾結強盜而遭拘捕。事後張獻忠氣憤地說:“資財得之戰陣,身命博之,未嘗有負於人。族人被擄,我何知?逼迫至此,是驅虎入山也。”

崇禎三年(1630年),24歲的張獻忠在米脂聚眾起義,並首先確立了自己的領袖地位。當時,各路起義軍均投奔他的旗下,有孫可望、劉文秀、李定國等人。在全國各支起義軍中,張獻忠實力最強,自號“八大王”。

由於張獻忠當過兵,富有作戰經驗,遇險善走,來去如飛,官軍追之不能及。崇禎八年(1635年),13支農民軍領袖聚會滎陽,確立了統一抵抗官軍的戰略方針。

由於義軍聲勢浩大,崇禎帝調總兵祖寬率精銳的關遼兵3000圍剿義軍,專門追殺張獻忠部。張獻忠被迫率部藏於深山之中。當遼東邊兵撤退後,張獻忠的義軍再次活躍起來。

崇禎十年(1637年)正月,張獻忠會集羅汝才、馬守應、李萬慶等義軍,順流東下,與長江北岸賀一龍部共同進軍淮、揚地區。明應天巡撫張國維專門挑選良家子弟組成一軍,被張獻忠擊敗,參將程龍、潘大可,遊擊陳於王等40餘名軍官被殺。明朝調牟文綬和劉良佐官軍近萬人來援,張獻忠轉戰至湖廣地區。

這時的李自成已經發展成幾十萬的大軍,包括羅汝才在內的許多義軍都加入了李自成的軍隊。張獻忠也去投奔李自成,李自成雖然沒有拒絕,但表示只能按一般將領予以對待。張獻忠久經戰陣,聲名很早就在李自成之上,遭到這般冷遇實質是兩人積怨的結果。

崇禎十一年(1638年)明督師楊嗣昌制定圍剿農民軍的“四正六隅”之策,在谷城的張獻忠被熊文燦招降。

史載,當時河南、湖北有農民軍15支,張獻忠在各支義軍中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於谷城投降後,確實影響極大,羅汝才、謝塌天、混十萬等部也先後投降了明朝。

此時李自成被洪承疇所敗,他帶親信百餘人往倚張獻忠,張獻忠不予接納,還企圖加害他。李自成獨自一人騎驢而走,日行六百里,臥病數月才緩過氣來。

張獻忠投降熊文燦後,自率部隊駐紮在白沙界山,宣稱能保證數百里地區內無任何義軍,又要求把襄陽地區全部作為他的駐地,發給十萬人的兵餉。熊文燦不答應,只向朝廷申請了兩萬人的兵餉。張獻忠便在谷城設立關卡,自行徵稅。他表面上對地方官員拜跪有禮,實際上完全不受熊文燦派來的監軍張大經的任何約束。

崇禎十二年(1639年)五月初六日,張獻忠殺谷城知縣,發動城中百姓拆毀城牆,重新高舉反抗明朝的義旗。

張獻忠谷城再起,是明末農民戰爭中很有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

崇禎十三年七月,總兵左良玉與副將李國奇夾擊張獻忠部於瑪瑙山,義軍將領16人戰死,張獻忠妻妾7人被俘,這就是明末農民戰爭史上所謂的“瑪瑙山之敗”。

張獻忠被擊敗後,所部浴血奮戰,終於渡過長江,進入四川開縣。自進入四川起,張獻忠便採取了流動作戰方針對付官軍。夜入襄陽城,俘虜了襄王朱翊銘,並將其處死。攻下光州、商城、羅山、息縣、信陽、固始後,接連不斷的勝利,使張獻忠驕傲起來。

張獻忠佔據武昌,不料招致李自成的嫉恨,他派人以賀喜的名義到武昌,對張獻忠說:馬守應已降,羅汝才、賀一龍皆被殺,馬上就會輪到你的。且公然宣傳,有能活捉張獻忠者,賞給千金。張獻忠自知不敵李自成,只好放棄武昌,率軍進入湖南以避其鋒。

李自成進入西安後,滅亡明朝指日可待。張獻忠部下提出奪取江南建立國家的設想,但他經過反覆權衡,認為武昌地區的明總兵左良玉部仍很強大,決定避實就虛,嚮明朝統治較為薄弱的四川進軍,憑藉天府之國的雄厚人力物力稱雄天下。

崇禎十七年春,張獻忠率軍攻下四川夔州,其後下涪州,克重慶。八月初五,張獻忠兵分兩路,騎兵從資陽出發,水軍從洪雅、新津出發,包圍了成都。成都的蜀王朱至澍企圖逃走,但沒有人替他賣命,八月初九,義軍攻入成都,蜀王和王妃雙雙投井自殺。

順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初六,張獻忠於成都稱帝,國號大西,年號大順,以成都為西京。大西政權中央設左右丞相、六部尚書,地方設有巡撫、道、知府、知縣等官。張獻忠以孫可望為平東將軍,李定國為安西將軍,劉文秀為撫南將軍,艾能奇為定北將軍,王尚禮為中軍都督,白文選為前軍都督,王自奇為後軍都督。張獻忠和這些將領組成了大西政權的核心集團。大西政權建立時,清軍已經入關,李自成退入陝西,江南明朝官員擁立福王朱由崧稱帝南京,建立紅光政權。在這四種政治力量中,弘光政權推行“款清滅寇”政策,試圖和清朝一起剿殺農民軍。

客觀形勢要求李自成和張獻忠不計前嫌,重歸於好,共同抵抗他們的對手。李自成趁大西軍攻佔重慶、成都之機,派部將馬科佔領川北重鎮保寧。這本來對張獻忠的勝利是一個有力的支援,而張獻忠竟出動大批軍隊趕走大順軍,奪取保寧,從而失去了攜手抗清的最後機會。

順治二年(1645年)春,大西政權處境開始惡化。在南京弘光政權的策動下,四川明朝官員到處發動叛亂。張獻忠為了平定四川各地的叛亂,錯誤地採取濫設政策,殃及無辜,因而失掉了人心。張獻忠在四川屠殺的情況,史書記載甚多。

順只三年(1646年)正月,清廷命肅清王豪格為靖遠大將軍,統官兵徵四川。八旗勁旅進入陝西,相繼擊潰各地反清武裝,穩定了陝西形勢,然後修整軍隊,做入川準備。

十一月十七日,清軍先鋒抵達四川大西軍紮營處。士兵接連三次報告清軍來攻的訊息,張獻忠卻不在乎地說:八大王威震天下,名播四海,誰人敢來,吾當殺之。他連盔甲都不沒穿,執弓上馬,出營觀察。清軍立即發起進攻,張獻忠中箭身亡,幾十萬大西軍紛紛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