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草書寫得怎麼樣 王鐸的書法作品欣賞

王鐸草書寫得怎麼樣

王鐸的草書早年是受“二王”的較多影響,筆勢總而言之還是比較溫和的。但是王鐸在中年時,學習了米芾了之後,他書寫草書的筆勢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王鐸草書作品

第一點,王鐸草書的筆法對於方折出大大的增多,是在米芾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思維感悟和改變,似運用有顯誇張,卻又有激盪跳躍之感,字看上去很是有勁挺拔。第二點是王鐸草書的起筆時誇張,落筆的時候是學習米芾,但又不完全相同,他是落筆時成點和反毫平鋪的守法。而且王鐸草書的書寫筆畫是很挺拔的,給人一種精氣神。

王鐸草書的書寫的行筆的速度是有節奏的,因為行筆速度快,所以節奏明顯。文字線條的粗細變化隨著節奏呈現一種漸變的方法,沒有其他一絲一毫其他多餘的動作,顯得乾脆利落。他的草書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他的手筆,並不是做作的刻意為之,而都是順勢全部送出,速度快,節奏感強。王鐸的節奏感還體現在對一些線條的組合之中,“遇頓起筆,輕輕收筆,再書頓又起筆,最後輕之收筆”。而且,對於王鐸草書的字型的大小上和墨的顏色的濃淡也是有體現了一些節奏感的變化。

在王鐸草書的結構中,整體上字型是傾斜狀的,文字的左邊部分是向左邊傾斜,右邊部分的是向右邊傾斜,由此形成了一種上開下合的結構形態。結構上疏密有度,線條收放張弛有度。

王鐸的書法作品欣賞1

王鐸,字為覺斯號為崇樵,是孟津人。在他幼年時期,家境是很貧寒的,連吃都吃不飽的。在後來的亂世中,王鐸的仕途多變,透過自己的努力和淵博的學識,也做到了東哥大學士和禮部尚書等高位。王鐸是一個十分好學的人,愛好古詩文的人,所以他在詩文書畫各個方面都擁有一定的成就。

王鐸書法作品

但是在書法上,他的造詣是最高的,擁有自己的特色,被世人稱作為“神筆”王鐸。

王鐸擅長行書和草書的兩種書法,筆法氣勢磅礴,給人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王鐸他的墨寶流傳在世的比較多,一些字帖和題詞都有被刻石,在此之中,比較有名的是《擬山園帖》。他的書法不光是在中國,在日本新加坡還有韓國都很受歡迎,他們很欣賞王鐸的作品。日本人對於王鐸的《擬山園帖》十分敬佩,認為他是中國一流的書法家,還有“后王勝先王“一說,先王就是王羲之,這是對於王鐸很高的評價。

王鐸的書法水平極高,在用墨的方法上,可以用大膽跳躍來形容,讓人感覺淋漓盡致,而且文字筆觸之間過度很是自然。雖然用墨大膽,但是卻不失沉穩,一種清風傲骨之氣躍然紙上。在字型上,王鐸的行書縱橫曲直,字型總的來說略長,微微會向右邊傾斜,結構耐人尋味,巧拙結合。在其草書的結構排版中,整體上字型是呈現一種傾斜狀的,文字的左邊部分是向左傾斜,而右則是向右傾斜,由此形成上開下合的結構狀態。

王鐸行書作品欣賞1

王鐸,清末明初著名書的畫家,他的字是覺斯,號為十樵,是當時的孟津人。因為王鐸自己本身擁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高超的書法水平,在官場上他被封為了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等一系列高位。王鐸最讓世人銘記的還是他的書法,他的書法有自己獨特的味道,被世人稱作“神筆王鐸”。

王鐸行書作品

王鐸的書法可以和著名的董其昌相比,所以被人們稱作“南董北王”。王鐸的書法粗粗一看規規矩矩,鬆弛有度,但是仔細一看,書法用筆很是自由流暢。

王鐸的行書是具有浪漫主義的色彩,他的行書把奔騰和收斂,古典和放縱結合在一起,既有對法度存有的約束力,也不失對於自己本身情感的宣洩;既有對於傳統的繼承,也有對於當時時代精神的發展。對於王鐸的《行書卷》,它是王鐸行書的代表作之一,由於王鐸書法水平的高超,所以在當時出現了一場盛行的時代書風的風潮。《行書卷》中王鐸用筆沉著又痛快,筆觸線條流暢又充滿了跳躍感,文字在他的筆下在紙上疾騁。在用墨的方法上,王鐸用墨可以用大膽來形容,讓人感覺酣暢淋漓,而且文字之間過度很是自然。雖然用墨大膽,但是卻不失沉穩,讓人感覺穩健,一種清風傲骨之氣躍然紙上。字型上,王鐸的行書縱橫曲直,字型總的來說略長,微微會向右邊傾斜,結構耐人尋味,巧拙結合。


王鐸擬山園帖賞析

王鐸是清朝時期著名的書法家。自小家境貧寒,有時候連飯都吃不飽。後來在自己的努力之下,走上了仕途之路。他的行書草書楷書,可以說是各具特色,而且備受世人的追捧。在動盪的時局下,王鐸的官位最高做到了禮部尚書的高官,但是即使他的官職已經如此之高,也無法減少他對書法的強烈熱愛之情。

王鐸《擬山園帖》

在王鐸眾多作品之中,有一個比較有名的就是《擬山園帖》。《擬山園帖》一共有十卷,屬於個人從帖。它是王鐸晚年的時候集合各書法家臨摹當中的一些精選和王鐸自己本身的一些優秀的篇章集合在這部作品之中。所以這部作品集結了許多人的智慧與精華,很是珍貴。王鐸花了40多年的時間才完成了個鉅作,大多是用行書書寫而成,一般是臨摹古蹟。王鐸的兒子把作品刻在園中,以帖傳名,整整經歷了3個世紀那麼久。《擬山園帖》一經問世,就被世人所驚歎,視作珍寶般對待它。

所以王鐸在今天可以獲得這麼多讚譽,甚至獲得了“筆神”這麼高的讚美,除了他本身擁有的高超的天分,還有他對書法這麼多年來刻苦的不斷練習和強烈的熱愛之情。王鐸對於書法上的刻苦程度,一般人是無法想象的,他很長一段時間一天天堅持臨摹碑帖字帖,一日又一日,從來沒有間斷,如此的堅持和刻苦才有了今天在書法界如此之高的地位。

明末清初書畫家王鐸行書欣賞

從小,王鐸就模仿大家的作品,特別是“二王”:王羲之、王獻之,他前期的作品時常能見到“二王”的影子,他四十歲之後,又受到了書法家米芾的影響,筆風開始轉變,再加上他一直學習其他書家的作品,將各中要道融會貫通,加上其一心研究書法,又有跟其他人更多的經歷,他的作品收放自如、筆力蒼勁、雄偉開拓,形成了鮮明的書風,不免讓人眼前一亮。

王鐸行書李賀詩帖

王鐸行書的高超之處在於它的線條,王鐸行書的線條多變又豐富,用筆也不拘泥於一二,好像一個矛盾體,既豪放又謹慎,既雄壯又委婉,既痛快又陰沉,讓人難以捉摸。他用墨也不均勻,有時非常粗壯濃厚,濃厚的甚至分不清具體的比劃,時而又清淡枯燥,但是兩者轉換又非常自然。看上面這幅《李賀詩貼》,“病”“長”“尊”等字非常濃墨重彩,但是寫“客”“孫”等字的時候明顯筆墨就清淡的多了。有人會誤以為這是王鐸沒有調節好筆墨的緣故吧。看他的字好像在看一副畫,特別是他的點勾,非常生動自然。不管是上下結構還是左右結構的字,大多是傾斜的,常往右傾斜,左右結構的字也通常一高一低錯落開來,所以第一眼看到他的字很多人才會有亂的感覺吧。

王鐸行書代表作品有《行書卷》、《擬山園帖》等。

王鐸草書賞析

王鐸的草書造詣比行書更為高,但是保留的作品非常之少。他的草書,有行書的跌宕起伏,揮灑任性。人們都說字如其人,這可能跟他的經歷有關吧。他的一生,也可謂歷盡磨難了。

王鐸草書《杜詩》

從小,他的家境並不富裕,一日三餐都不能定食,有時甚至連粥都喝不起。其實,他的祖父輩裡家境還算殷實,也有良田百畝,但是他的祖父跟他的父親一直渴望仕途,一心撲在考取功名上,但最終都沒能成功,也落得家境日益衰敗。就連王鐸也是三十一歲才中舉人。但命途多舛,身處亂世,他做官沒多久清兵就入關了,王鐸降,最後雖然也在清庭做官,但是被很多百姓唾棄,最後,只能一心寄託在書畫上。也讓他的書法造詣登峰造極。

王鐸的草書以王羲之王獻之為基礎,又滲入了唐人狂草的書法,還集合了黃庭堅等大家的特點,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草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他起筆有力,手筆乾脆利落,用墨多變,從起筆時的濃墨重彩一直寫到墨幹,這起起落落,讓人產生很強的節奏感。就看上面這幅《杜詩》,其中的一、三、五行明顯用墨比較多,一氣呵成之後,到後面的二、四行明顯他已將筆墨用盡。

王鐸草書代表作品有《唐人詩九首》、《草書詩卷》、《杜甫秋興》等。雖然不能完全能夠領悟其風騷,但是我想,在這裡也能明白一二吧。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469 字。

轉載請註明: 王鐸草書寫得怎麼樣 王鐸的書法作品欣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