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還存在嗎? 探索可能存在恐龍的地方

知乎日報:

  世界上一般學者都認為大約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正值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第三紀兩個地質時期交換之際,恐龍突然從歷史舞臺上消失了,蹤跡杳然,全部滅絕了。

  世界上一般學者都認為大約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正值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第三紀兩個地質時期交換之際,恐龍突然從歷史舞臺上消失了,蹤跡杳然,全部滅絕了。但目前國際學術界也有不少學者對此提出異議,他們認為,恐龍並沒有全部滅絕,直到今天,在地球上仍然還殘存著活恐龍。

  目前,許多國家的學者正在興致勃勃地想方設法尋找活恐龍。

  據法國《科學與生活》雜誌發表的美國學者瓦爾特·奧芬堡的《活著的恐龍》一文報道,在印度洋上,有一座長約13千米的小島,名叫“科莫多島”,在科莫多島及其周圍小島總共不超過1500平方千米的範圍內,至今還生存著一種恐龍。由於這種恐龍產於科莫多島附近,因而給它取名為“科莫多龍”。


  世界上一般學者都認為大約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正值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第三紀兩個地質時期交換之際,恐龍突然從歷史舞臺上消失了,蹤跡杳然,全部滅絕了。

  為了掌握和了解科莫多龍的生活習性以及研究對科莫多龍的有效保護方法,在美國紐約動物學會的支援下,瓦爾特·奧芬堡和他的一家人來到科莫多島一帶進行考察。科莫多龍屬於肉食性爬行動物中的巨蜥類,是一種瀕於滅絕的珍貴動物,現存數量極少。成年的科莫多龍體長約3米左右,體重約60千克,一般主要以腐爛的動物屍體為食物。它們具有很靈敏的嗅覺。動物死後的第一天,氣味還不大,而科莫多龍卻能從1000至2000米外聞到並根據氣味很快找到那動物的屍體。如果動物已死去兩天,屍體的腐爛氣味可以使科莫多龍從8000米之外就聞到而發現目標。科莫多龍長有50顆牙齒,前面的牙齒呈圓錐狀,短而直;兩邊和後面的牙齒只有幾毫米厚,相互緊緊擠在一起,側面帶著鋒利的凹槽。科莫多龍的頭骨像蛇類的頭骨一樣柔軟,它的頭和頸可以明顯變形,從而能將大塊的肉吞嚥下去。瓦爾特·奧芬堡曾經親眼看到,一隻科莫多龍竟然一日吞下了一個野豬的頭,另外一次看到它整個吞下了一隻大約出生一個月的幼鹿。科莫多龍食量大得驚人。有一次,瓦爾特·奧芬堡看到一隻體重約52千克的科莫多龍,僅用了17分鐘,就吞下了26千克肉。根據瓦爾特·奧芬堡的實地觀察,科莫多龍平均1分鐘之內就能吞下3千克肉,這個速度甚至比非洲雄獅的進食速度還要快兩倍。科莫多龍沒有汗腺,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體溫,如果體溫一旦超過42.7℃,它就會因暴熱而死亡。瓦爾特·奧芬堡在考察中還發現,科莫多龍的壽命一般都超過50年。每隻成年的科莫多龍都有一塊大約5平方千米的“勢力範圍”。瓦爾特·奧芬堡認為,“對於科莫多龍的考察,不僅給大型肉食性爬蟲類的研究增添了許多新的材料,而且使我們猜想到活躍在數千萬年之前的恐龍的某些生活習性”。


  世界上一般學者都認為大約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正值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第三紀兩個地質時期交換之際,恐龍突然從歷史舞臺上消失了,蹤跡杳然,全部滅絕了。

恐龍還存在嗎? 探索可能存在恐龍的地方

  最近幾年來,西方一些科學家認為在非洲剛果東北部偏遠的利科勒地區(桑加河與烏班吉河之間),大片未開墾的熱帶雨林與幾乎無人勘探過的沼澤地帶,可能至今仍存在著“活恐龍”。這一帶的地理條件和生態環境,同65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極為相似。據美聯社記者沃倫·E·利裡報道,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著名生物學家、稀有動物考察家羅伊·麥克爾博士以及鱷魚專家詹姆斯·鮑成爾等,於1980年和1981年對剛果稀有動物考察後不久,發表了關於剛果泰萊湖地區至今可能存在著“活恐龍”的推測和論斷。剛果有“活恐龍,的傳說由來頗久,早在古代時,當地的土著居民—賓加主筆的

  俾格米人

  (身材矮小的黑種人),曾多次發現這種類似恐龍的動物,它的外部形態特徵是呈灰色,身長約12-13米,體重約十幾噸,有一個長而靈活的脖子和一條長而粗的尾巴,很可能是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一種蛇頸龍的後裔,它出現和消失的時候,有一道淡紅色的光環閃爍,當地的土語稱其為“莫凱萊—姆塔姆塔"("MOKELE-MBEMBE")。意為“巨型的怪獸”。1770年法國有一位傳教士曾在剛果發現過這種怪獸,以後陸續有德國的兩個野生動物考察隊在剛果也發現了類似的巨型怪獸,他們認為這種巨型怪獸很可能是一種恐龍,看上去像是6500萬年前絕跡的巨大的雷龍的一種比較小的變體。據傳說,30多年前,當地土著居民曾用捕龜的魚叉殺死過一隻怪獸,並且把它切成碎塊,分給一些人吃了,但不久凡分食過怪獸肉的人都莫名奇妙地死去了。


  世界上一般學者都認為大約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正值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第三紀兩個地質時期交換之際,恐龍突然從歷史舞臺上消失了,蹤跡杳然,全部滅絕了。

恐龍還存在嗎? 探索可能存在恐龍的地方

  近幾年來,剛果政府撥出大筆款項。組織了一批本國專家,攜帶進口的先進儀器進人泰萊湖區進行考察,向掌握這種巨型怪獸第一手材料的本地人作調查,認真傾聽本地人談論親眼看到怪獸的情況,從而收集到了大量珍貴資料。在日帆這個地方,考察隊發現了兩行200米的巨型怪獸足跡,是4天前才留下的,清晰可辨,一直通到河裡。爪印90釐米長,爪距約2.4米左右。據這支考察隊的隊長、剛果著名生物學家瑪爾色玲對記者說,他自己在泰萊湖地區也親眼看到過這種巨型怪獸,那是考察隊來到泰萊湖的第六天,他和兩位嚮導去林中打獵,突然看到湖內離岸邊約300米的地方出現了一隻巨型怪獸,形態十分古怪奇特,它的頭很小,脖子又長又細,它的背非常寬闊,露出水面的部分約有4米長,瑪爾色玲當時興奮得雙手發抖,渾身緊張,不僅調不好焦距,連攝影機也失手掉在地上,他趕快揀起攝影機,對準鏡頭一口氣把裡面剩下的膠片全部拍完。然後,他乘船劃到離那隻巨型怪獸大約60米的地方,他這時看得很清楚:那隻巨型怪獸好像察覺了什麼,小小的腦袋在空中東張西望,額頭呈棕褐色,膚色油黑,身上無毛,在太陽下閃閃發光,它在水面停留了約二十分鐘,就鑽人水底深淵,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剛果泰萊湖至今可能存在有“活恐龍”的消點,為亙古未解的“活恐龍”之漣又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世界上一般學者都認為大約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正值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第三紀兩個地質時期交換之際,恐龍突然從歷史舞臺上消失了,蹤跡杳然,全部滅絕了。

  除了前面所列述的一些情況外,在其他一些國家、一些地區,也紛紛傳說發現類似恐龍的巨型怪獸,有一些學者猜側,它們可能是恐龍的後裔或變種。以上種種假說和尚未最後定論的發現,實際上是對迄今為止的生物進化史和動物分類學的一場嚴竣挑戰。由於恐龍大量繁殖的年代距今天非常遙遠,那時人類尚未出現,因此人類根本不可能親眼看到6500萬年前的恐龍世界的真相。科學家只能從大量的化石來研究和推論恐龍的特徵、生活習性及其演化歷史的概況。至今西方很多科學家仍然堅持種類繁多的恐龍不可能在6500萬年前突然神秘地全部滅絕的論斷,他們深信恐龍的後裔、或由恐龍演化而來的變種,至今還可能生活在地球上。究竟恐龍是否真的在6500萬年前全部滅絕了以及全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這是至今尚無法徹底考證清楚的一個謎。至今地球上是否還殘存著“活恐龍”,這也是一個尚無法作結論的謎。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37 字。

轉載請註明: 恐龍還存在嗎? 探索可能存在恐龍的地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