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朱淑真與李清照
在中國宋代,有兩個才華橫溢的女詞人,她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她們就是李清照和朱淑真。她們天賦才華,而且作詞風格類似,所以後代經常把這兩個人相提並論。
朱淑真畫像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父親李格非也是當時很有名氣的文人,著有《洛陽名園記》。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也是當時名赫一時的文人。她和她的丈夫親眼目睹了北宋王朝的鉅變——靖康之恥,看到祖國山河破碎,國破家亡。不久之後,又遭受了丈夫病故的罹變。李清照從美好的幸福生活中一下子變得了孑然一身,她漂泊到了南方,過著悽苦的生活。
朱淑真,是新安郡開國侯汪剛的妻子,因為兩人性格不合,所以長時間分居。晚年,朱淑真在尼姑庵裡,伴隨著孤燈,度過了人生最後的一段日子。
兩人的詞都是以描寫閨怨見長,但李清照的詞主要以哀愁為中心,她雖然對丈夫和公公有些埋怨,卻在字裡行間,都仍表達出了她對丈夫深深的愛意。到了後期,趙明誠病逝,她的詞風又開始轉變成為對國家敗落的感慨。而朱淑真,因為和丈夫婚後的生活不甚融洽,所以她的詞,大多表現為一種愁苦之感。在感情內涵上,朱淑真的詞要表達的內容,比李清照的詞更為苦悶一些。
在朱淑真死後,因為她的詞頗多禁忌,用詞也比較大膽,相對與李清照來說,她顯得更為豪放一點,不為當時世人所接受。所以她的父母,就把她的詞作都付之一炬。因此,現存朱淑真的詞並不多,僅留下《斷腸詞》、《斷腸集》等若干。
李清照簡介
李清照,大家對她的印象,不外乎著名的詩人,詞作家等等光環,她的許多作品給我們後人以精神食糧。的確,李清照的詞,婉約大氣,很有韻味,讀來朗朗上口,意境悠然,她可謂是宋代才女,美女。
李清照畫像
宋代時候,婦女地位還是很低的,在當時她能寫出那麼多好的詩詞,和她的家庭出身有很大關係。她出身官宦世家,書香門第,從小跟隨父母生活在京都汴梁,家庭環境優越,用現在的話說,那就是“官二代”,這決定了她的見識超過常人,也給她創作作品提供了靈感。
要說起李清照的詞,那可是超過了她的詩,她在詞上可謂天賦異稟,文學作品在古代文學史上是佔有一席之地的。早年由於家境富足,創作的作品自然免不了一些少女情懷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可是,中年喪夫,又沒有子女,改嫁後婚姻仍然不順,又離異,這是一個女人最大的悲哀,以至於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多了些許淒涼。
作為一個女人來說,她的事業是成功的。家庭卻是不幸的,晚年生活孤獨,雖有一腔報國熱情可是才華無處施展,滿腔抱負無處釋放。她和第一任丈夫趙明誠可以說是有共同語言的,可謂郎才女貌,她們共同創作了許多詩詞歌賦,就因為這樣,她也無法走出中年喪夫的悲痛和思念,別人也不好走進她的靈魂深處。晚年生活看似孤獨落魄,可是李清照自己並沒有覺得,至少她的精神生活是富足的。
李清照年少出名
李清照出生於一個文學士大夫家族,父親是李格,祖籍濟南歷下。從進士做起,開始步入官場。李格曾經做過蘇軾的學生,他的仕途還算得意,進士出身到了刑獄,李部員外郎。是一個文官,本身非常有才學,家裡面藏書典籍上萬卷。李格的文章寫得也很好,現在在曲阜還有一個石碑記載李格的文學成就。李清照的母親是當朝狀元王拱辰的孫女,所以李清照家世背景還算顯赫。
李清照古畫像
李清照小時候就一直跟隨在父母身邊,受文化環境薰陶,耳濡目染。她的智商和領悟能力都非常強,從小就聰明過人,被前輩誇獎,說她小小年紀就能和大人一樣,蘇軾也非常看重這個小姑娘,覺得她有慧根。在朱弁《風月堂詩話》上都稱讚過李清照才高博學。
李清照小時候和父親一起在汴京生活,住的地方是清淨優雅,生活品質是典雅高貴。她生活在天子腳下,看遍了城市的繁華。這一切的情景都激發了她的創造熱情,她開始在詞壇上有了名氣。比如《如夢令》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作品。這首詞讓她在京城轟動,基本上沒有讀書人不知道李清照。
李清照的反應能力也很強,讀了《讀中興頌碑》後,能夠立刻寫出上佳之作,針砭時弊的評論朝政,總結安史之亂的歷史教訓,鄙視唐明皇。一個懵懂的少女能夠有這番見識讓很多人都汗顏,令人刮目相看。
李清照的詞
李清照是我國兩宋之際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一生豐富跌宕。起初她是一個生活安定幸福的女子,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從小受到父親的薰陶熱愛文學;可是後來金兵入境她的人生從此改變了,丈夫去世,自己從此流離失所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所以這位才女的詞在這兩個階段有著兩種不同的風格:前期歡快,後期愁苦。
李清照塑像
前期李清照主要寫天真純情的少女,寫她們懵懵懂懂的愛情、寫她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期盼,在這之中也寄託了清照對與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正如《如夢令》中的少女,她將這位嚮往自由、渴望愛情的天真少女刻畫得如此惟妙惟肖。前期的詞語言清新自然,真實而又活潑。清照婚後生活美滿幸福,與丈夫如膠似漆恩愛有加,《點絳唇》中掃描寫的那位少女就表現了清照對與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有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後期清照的生活發生了大反轉!金人入境導致國家危亡加上丈夫病逝,清照不得不離開故土,南遷逃亡。逃亡的路途艱辛,她丟掉了當初與丈夫一同收集的字畫金石,孤苦無依的生活給了她極大的打擊!此時清照的詞風感情濃重。一首《孤雁兒》抒發了清照無盡的惆悵!這首詠梅詞並沒有描繪梅的姿色香氣,而是把梅比作作者個人悲歡的見證,表現自己對亡夫的緬懷與懷念。
不管前期後期,李清照的詞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對後世產生重要影響。
李清照的詩
李清照是兩宋時期著名的女詞人,她的作品主要以詞為主,詩歌相對而言較少。儘管如此,她的詩歌也有很獨特的風格:與婉約風格的詞不同的是清照的詩歌具有一種豪邁的氣魄!頗有一種大丈夫的氣概,詩歌中善於使用歷史典故、借古諷今、想象豐富,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李清照畫像
舉個例子來講,《烏江》這首詩就表達了作者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詩中“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表現了一種宏偉的氣魄;後面一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用了項羽不肯南渡的典故,表現了對項羽的欽佩,同時藉此諷刺了南宋統治者的腐朽軟弱!李清照的詩歌有著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透過聯想和想象來營造出一種不一樣的風格。《曉夢》這首詩就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色彩。詩人描繪出一幅自由自在的美好境界,當自己沉迷其中陶醉不已的時候突然清醒,發現周圍的世界和夢幻中的“天堂”相距如此遙遠,讓人嗟嘆!
作為一位女子,李清照能有這樣的廣闊的眼界,如此豪邁的氣魄,這讓很多男人都讚歎不已呀!清照自小便生活在一個有書香氛圍的大家庭,對文學有著極深的興趣愛好。他的夫君趙明誠更是與他興趣相投!清照由內而外透露這一種非凡的自信,以及後來豐富的生活閱歷,我想這些都是她形成豪邁詩歌風格的原因吧。
李清照南渡
李清照到了青州沒多久,金兵攻陷了這裡。她和丈夫南渡江寧,逃命的人怎麼能大車小車,望著一家的金石書畫,古董玩物,她的心充滿煎熬,看了一眼丈夫,他也是一樣難捨。對他們來說,這些東西不僅僅是物件,而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傾注在這些東西上太多的情感。
李清照古畫像
但是金兵入青州,沒有時間再猶豫了,趙明誠咬牙,最後看了一眼這些東西,牽著李清照的手,走出了拱門,掩上了再也不會開啟的門。大量書籍印本和輜重物品失去了,原本以為這就是最大的損失了。但是一路南逃,畫卷也開始成了負擔,只能丟棄,沒有落款的書畫成了最先捨棄的,之後又丟棄了大件器皿,。
最後只留了一些有名的畫、珍本,這些東西足足有十五車,成了他們最後的財富,趙明誠和李清照看看彼此,再也不能丟棄了,於是想盡辦法讓這些物品跟他們一起到了東海坐船過江。這一年的奔波,他們終於到了江寧。
安頓在這個無依無靠的城市,不過沒有關係,李清照心想,我還有丈夫,和這十五車的書畫珍本。但是他們沒有料到,生活還可以這麼艱難,第二年,趙明誠走了,再也不會回來了,這世界上就剩李清照一個人了。一夕之間,所有書畫被盜。這讓她崩潰了,當年和趙明誠千辛萬苦保下來的,全部沒有了,她寫了《聲聲慢》,言語間淒涼沉鬱,她彷彿預料到了自己也將隨著丈夫而去。
李清照名句
李清照自幼出生在一個文學世家,加上自身在詩詞方面的天賦,年少時便在文壇嶄露頭角。她的一生創作了很多耳熟能詳的著作,但因為她個人的人生經歷,她的作品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景象。前期她的生活環境優渥,所創作的作品都是闡述她熱愛生活以及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而後因為國破家亡,她的作品中帶著幽幽的惆悵之情。
李清照畫像
在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中,《如夢令》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兩首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出自《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中的兩句話。當時詞文所描寫地是一夜春雨,詞人自知院中花木會因為大雨凋落。第二天詢問正在捲簾門的侍女院內的景象。馬虎的侍女隨口說道院中的海棠還如同昨天一樣茂盛。聽到侍女如此不經心的回答,李清照還是免不住心中對落花的惋惜,自言自語地重複著,你可知道,你可知道,庭院中的海棠花應是凋落所剩無幾。綠肥紅瘦這一詞形象地將庭院中海棠花凋落的景象描繪在人們眼前,也深深透露出了詞人對花朵凋落的惋惜之情。
“滿地黃花堆積,慌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是摘自李清照的後期作品《聲聲慢》中的一句同樣關於花的描寫。從李清照的詞文中不難找出很多關於花的描述,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愛花之人。與上一篇詞文中對於海棠花因為春雨的襲擊凋落而引發的惜花之情不同,在《聲聲慢》中,詞人看到堆積在地上的菊花,想起以前有丈夫能為自己摘花,而今物是人非,摘花人已不在,空留賞花人獨自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