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的妻子
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肯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勾踐的老婆就是這樣的存在,問一個簡單的問題,你知道他老婆叫什麼名字嗎?
雅魚劇照
勾踐的老婆叫雅魚,絕對是一個賢妻良母,無奈跟著勾踐吃了那麼多年的苦,最後還被賜死。
在吳王承諾去給夫差為奴為婢的時候還硬要拉著自己的老婆一起,我個人覺得這很不厚道,但是雅魚自己卻覺得自己貴為一國之母,應該與自己的夫君共進退,為自己的子民做些什麼事情。然後就跟著勾踐去了越國。
但是她哪裡料得到,在敵國,一個女人受到的屈辱比男人大得多。他作為一個國母,在越國卻被伍子胥陷害,被晉國的使者侮辱。按照正常的劇情發展,這時候雅魚應該先自憐一番,然後對自己的夫君說聲對不起,然後去死。但是能跟著勾踐到越國來混的女人豈是普通人,她自己擦乾眼淚,沒有說什麼,繼續陪著自己的夫君,熬過後面難捱的日子。
最終他們回到了自己的國家,但是心中的傷口要怎麼填補?最後在勾踐成就自己的霸業的時候,她也死了。
還有一說是她被勾踐賜死,因為勾踐不願意讓別人知道他在越國吃過糞便。
但是不管怎麼說,沒有人可以否認她是一個偉大的女人,不管他最後是怎麼死的,在那個時候能夠面對強暴,還能堅強活下去的女人,非常值得敬佩。同時也十分讓人惋惜。她若是平常人家的兒女,大概會幸福很多吧。
勾踐夫人雅魚
勾踐是一位歷經苦難挫折終成大事的王,而他的夫人雅魚也是一位非常偉大的女性。歷史上的雅魚,是一位賢良淑德,忠貞剛烈之女。
雅魚劇照
在吳越大戰時期,吳國兵力不足,出現留雅魚獨自一女子守城的情況,丈夫外出抗敵,妻子並沒有表現出膽小懦弱,而是勇敢鎮定。她吩咐城中的僕人守衛兵作好準備,點起火把,以備不時之需,萬一敵人攻城進來,她可以殉國以保全名節。
在越王被吳國打敗後,她也沒有逃脫或者自殺而是始終追隨丈夫,無論為奴為婢或者淪落為俘虜。從萬人朝拜的尊貴之軀到手帶腳鐐的戰俘,她都沒有怨言和畏懼,而是緊緊陪伴在夫君左右,隨夫君共進退。這裡顯示出了雅魚作為妻子和女人所具備的對丈夫不離不棄無論貧窮貴賤的高貴品質,也體現了一個妻子應有的德和忠。
在作為戰俘,失去丈夫依靠的日子裡,吳國謀士為了徹底打壓越王,甚至出了一個非常狠毒的計策,就是在越王面前凌辱他的妻子。越王親眼看著妻子被侵佔,那種痛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而最痛苦的莫過於他的妻子雅魚,身陷敵國毫無依靠,任人宰割,可是她卻不能表現出來甚至不能輕生來結束痛苦,因為她知道此時,她的丈夫需要她活下去,她知道她的丈夫能夠忍受這一切痛苦的前提都是堅信有一天他們的國家能夠重新強大。為了她的丈夫,在古代那麼重視名節的社會,雅魚並沒有選擇自殺,而是殘忍的活下來。經歷過這一切後還能如此表現鎮定的女人,已經不是簡單的賢良淑德能夠形容她,此時她更像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用她超越常人的愛去維持丈夫的希望,維持活下去的動力。
在最後她的丈夫終於親手滅了敵國吳國之時,她終於可以放下一切,結束生命,含笑九泉。
春秋時期越過王后雅魚的故事就是一位古代偉大女性的故事。
勾踐是誰
從西周的奴隸制度結束,東周朝代開始,分成春秋和戰國年代,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原開創第一個封建制度國家。春秋和戰國一直都是東周王室下的各個諸侯國互相爭戰的動亂時期。春秋是眾多小國地方勢力之中五個諸侯國君稱霸,戰國是七個國家不停打戰。
勾踐畫像
春秋時期,中國版圖被眾多諸侯勢力割據,黃河一帶的齊國,晉國,長江一帶的吳國越國等。最早稱霸的是齊國,齊桓公死後,齊國勢力逐漸衰退,之後是晉文公稱霸。其它諸侯國也爭相角逐霸主寶座。春秋末期的越王也終於當上了霸主。勾踐就是這個春秋末期的越國國君。歷史上對勾踐的故事流傳較多。臥薪嚐膽成語就出自於他。勾踐最大的個人魅力就是隱忍。處於困境而不丟掉希望,處於弱勢而奮發圖強,雖然勾踐也有很多缺點,比如絕情多謀,忘恩負義等,但是他隱忍受辱力求上進的精神激勵了很多拼搏者。他用事實生動的證明了沒有永恆不變的強者也沒有永遠失敗的弱者,一切都在於改變。雖然後來他滅掉吳國,征戰中原,勢力強盛,成為霸主,但這些看起來並沒什麼重要和特別的。
勾踐這個人物區別於其它眾多國君的特點就在於他曾經多麼隱忍苦難而逆勢突圍,成就了強大的自己。我們瞭解勾踐他的年代所發生的事,瞭解勾踐的所作為,知道了勾踐這個國君,因此只要後來有關於激勵人奮發圖強或者讚揚一個人能忍辱謀事的都會提到勾踐的例子。勾踐個人已經成為了這些品質的代言人。
勾踐詩詞
由於勾踐的故事太激勵人心,由曲折離奇,在後人心裡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許多文人墨客都愛寫詩詞寫古人,對勾踐的詩詞也不少。
勾踐畫像
比較出名的有詩人李白寫的以景寫史的詩詞。李白在遊歷曾經的越故地時候寫的一首越中覽古,主要是用想象去描寫古時越王滅吳凱旋勝利後的得意繁盛之景和現在隨著歲月變遷繁榮又變為廢墟的凋零。詩詞感嘆當時的吳越爭奪如今的世事變遷。
宋朝詩人寫了一首勾踐墓,詩詞字句也是感慨歷史變化萬千曾經的滅吳戰事如今都已儲存在墳墓裡,仍然讓人記著勾踐的越國霸王之威。和李白詩詞有同樣的詩意。
郭沫若,現代為學界,古學者,寫了一首詩詞表達了對勾踐的讚美。其中用千秋不朽匠人心來歌頌勾踐的奮發圖強的精神。
現代古裝電視劇,虛擬了一個勾踐朗誦詩歌的情景。勾踐在吳國為奴的時候在諸侯國面前朗誦的一首名叫罪人詞的詩篇。罪人詞寫得也頗讓觀者震撼,詩詞裡直接抒發了對夫差仁慈的歌頌,直接表達自己的不該與夫差爭奪的悔恨,認為自己罪該萬死又說不應該死,應該留著這條命來瞻仰夫差的威武天下。
雖然是現代關於勾踐的詩歌,仍然生動的表達了勾踐為戰奴時候想求生而卑微討好歌頌夫差的那種微妙而複雜的心態和人性扭曲以及痛苦裡掙扎,讀來頗讓人唏噓不已,感嘆勾踐落難後的艱苦,感嘆歷史爭鬥的無情。
勾踐的弟弟
春秋末期,長江一帶的諸侯國,吳王闔閭英勇善戰,成為春秋霸主。越國勢力較吳國弱,越王允常主張講和,屈服吳國,國內大臣也遵循政治軟弱外交。
勾踐劇照
此時越國的太子為勾踐。勾踐從小雄心壯志,年輕氣盛,對吳國外交上立場強硬,與越王多有衝突。越王擔心勾踐繼任後給越國帶來災難,不得不廢黜太子,另立勾踐弟弟稽會為太子。
稽會年幼,才十歲。稽會有一個親舅舅叫扶同,痛恨吳國,希望勾踐繼任王位。扶同對年幼的稽會多有寵愛,然而越王決意驅流放驅趕踐至邊遠地區,立勾踐弟弟為太子的時候,扶同親手謀劃,刺殺了稽會。 稽會死後,扶同傷心痛哭,對著年幼的親外甥說,雖然你已經死去,可你的靈魂越國同在。拿著曾經送給小外甥的寶劍大聲呼喊,太子啊,越國的未來就靠你來拯救了。說完自盡於稽會身旁。 稽會的父親得到噩耗,受不住打擊,傷心身亡。勾踐接任越國王為,是為越王。勾踐發動了對吳的戰爭,打敗了吳王闔閭,越國將領還傷了闔閭的腳趾。闔閭受傷病重死去,兒子夫差當吳王。夫差卻打敗了勾踐,勾踐到了吳國當戰俘,給闔閭守靈,受盡凌辱。
稽會之死是必然嗎?勾踐作為越王是否會越國報仇雪恥了呢?自古太子之位的爭奪就殘酷,就算沒有親舅舅的親弒子侄,稽會也難以躲過權力爭奪產生的厄運吧?
勾踐的劍
春秋時期的越國君王勾踐因為敗於吳國而默默於吳國生存,二十年後,最終重新回到越國勵精圖治強國富兵,滅了吳國,稱霸於春秋。
勾踐劍
越王勾踐平素喜歡收集寶劍,寶劍兵器的盛行也和當時的歷史環境有關聯。
當時春秋戰亂,分裂嚴重的時候各小國數量竟達到一百多個。吳越在長江以南,因為受水路限制,不利車戰騎兵,國家重視兵器鑄造,許多的工匠都得以發揮他們的特長,因此短兵器在當時很盛行,這直接促進了當時鑄造技術的發展。江南地區出現了很多煅鑄兵器的能人。越王勾踐歷史記載喜好收集寶劍。相傳當時春秋聞名的匠人就為勾踐鑄造了五把稀世寶劍。分別都有名稱:湛瀘,巨闕,魚腸,勝邪,純鈞,不知道現在出土的越王勾踐劍是不是其中一個。
六十年代湖北荊州出土了一把寶劍。經檢測寶劍有幾千年歷史,寶劍由青銅構成,青銅本身是冷金屬不易起反應,還含有部分其他雜質,劍表面作過防腐處理,所以不易腐蝕。出土的時候幾千年歷史的寶劍竟然只有略微不易察覺的鏽蝕,堪稱奇蹟。劍身一面鑲有藍色玻璃,另一面鑲嵌綠松石裝飾,劍身格紋,劍長半米左右。
因劍上刻有八個古漢字,字義解析為越王勾踐自用佩劍,所以這次出土的就是越王勾踐所用。
寶劍存放在湖北博物館。在幾千年前鑄造的劍就在當今也是先進的技術才能模仿,這說明我們古人的智慧實在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