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包拯身世傳說 包黑炭是文曲星下凡

由 甫全勝 釋出於 經典

包拯的傳說

關於包拯的傳說非常多。有一個關於文曲星下凡的傳說故事,傳說包公的臉是黑的是因為文曲星在下凡前拿錯了臉譜。那時候,宋朝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玉帝派赤腳大仙下凡普度眾生,於是他下凡後成了宋仁宗,宋仁宗出生後哭鬧不止,是因為赤腳大仙大吵著要玉帝派文曲星武曲星下凡。於是玉帝派他們去南鬥星君那裡領臉譜下凡。

包拯

他們去拿臉譜的時候碰巧遇上南鬥星君正在興致勃勃地下棋,所以南鬥星君沒有功夫理他們。文曲星等得不耐煩,便自己去南鬥星君的臉譜袋裡胡亂拿了一張臉譜,便急匆匆下凡去了。不想他拿到的卻是武士的臉譜,於是下凡後的文曲星成了黑臉的包拯。

包拯生下來的時候,滿臉烏黑,就如同鍋底一般。父母嫌棄他,便把他丟到路邊。他的嫂嫂看他哭鬧不止,甚是可憐,便把他抱回家撫養長大。所以包拯一直叫他的嫂子為嫂娘。長大後的包拯不負嫂望考中狀元。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被世人稱作“包青天”。

另有一則包拯的傳說,說是包拯死後玉皇大帝封他為祿神,主要職務是監督人間有無冤假錯案。古代文人雅士都想要透過科舉考取進士,因為一旦考上了便就有升官發財的機會。祿神的祿也就是俸祿,所以那些文人便以祿神作為崇拜的物件,所以祿神也可以稱為文神。

傳說終歸傳說,歷史中的包拯並沒有破那麼多神奇的案子,這些都是後來人在杜撰小說或拍成影視劇時改編的。

包拯二三事

包拯為人公正廉潔、鐵面無私、做事果斷,敢於為百姓們打抱不平,因此有“包青天”或者是“包公”的稱號。後來人們又將他奉為神明來進行膜拜,由於民間傳他是黑麵的形象,因此也稱他為“包黑炭”。在文言文《包拯二三事》中,主要寫了關於包拯為人處事方面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具體的內容。

包拯畫像

文章首先是講了包拯所做的的官職。包拯活到六十三歲,在他的一生中,先後做過很多的官職,比如像知縣、知州、轉運使、知諫院等等,曾經還出使過契丹。在端州做郡事的那幾年,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為人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所以在京師等地就不用說了。包拯的“清心直通”是他做官的宗旨,他用這個要求別人,當然更多是要求自己。

之後又講了包拯為官清廉的小故事。包拯對待犯法的人,即使是自己的舅舅也不例外。包拯在故鄉當知府,他的舅舅犯了法,他一點都沒有講私情,按照法令秉公處理。曾經擔任荊州南路,發現轉運使王逵對百姓特別刻薄,又殘害了很對百姓,於是包拯透過連上七次書終於讓王逵免去了職務。

最後是講包拯生活簡樸的故事。包拯在當官之後,雖然身份比較尊貴,但是他所穿的衣服,所用的器具都跟老百姓一樣。對於那些貪圖利益,不顧百姓死活的官員他是最看不慣的。

鄧超包拯

歷史上的包拯清廉公正、鐵面無私、打抱不平的形象很多人為之傳頌,因此,很多電視劇都選擇以包拯為人物展開故事的情節,其中鄧超版的《少年包青天3》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下面來看一下鄧超所飾演的包拯吧!

包拯扮演者鄧超

前部分的包拯是一個又單純又傻得可愛的人物形象,他哭泣和嘟小嘴的樣子讓人覺得可愛至極。一個陽剛的男人能把這麼一個人物演的真實自然,沒有表演功底和高超的演技是不太可能的。

單純歸單純,但是包拯的睿智還是存在的,當一個案子陷入僵局的時候,都是透過包拯這個突破口來進行查案。從包拯恢復記憶開始,鄧超的酷勁兒就開始顯露出來。如果說之前兩個版本的包拯是憨厚機靈,那麼鄧超版的包拯就是穩重真實。雖然他年輕但是他的老成和深思熟慮能把觀眾帶進到案件之中,跟著他的觀點來思考問題,使得一步步接近事情的真實面目。劇中的包拯永遠都在思考,永遠都在琢磨問題,他的大義凜然的陳詞,不禁讓觀眾大大稱讚:原來看劇都可以修身養性,增長知識。

鄧超身上有著南方男孩的細膩和敏感,同時又有著北方男孩的大度和陽光。生活中的鄧超非常真實,沒有任何的做作,在生活中是一個歡樂的大男孩。對於角色的解讀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非常擅長透過人物的語言和動作來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感情思想。


包拯月牙

在電視劇和戲曲中我們都能看到包拯的額頭中間有一個彎彎的月牙。對於月牙的來歷說法不一,有的人說月牙是包拯小時戶被馬蹄踩的,然後留下的疤痕;有的人說是包拯小時候自己畫著玩的;有的人說是月牙是天生就有的;還有的人說包拯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能夠判斷陰和陽…總之說法頗多。那麼,包拯額頭上的月牙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周杰飾演包拯

根據《中國傳說古代大辭典》中有相關的記載,說包拯的月牙是因為包拯在出生的時候因為臉黑在他的父親扔掉的時候被葉稈所割開的。這種說法不太可信,因為在史料的記載中說包拯即不是黑臉也沒有被自己的父母親丟掉,因此這個說法行不通。另外,在《中國地方風物傳說選》還說是在被自己的父親扔掉的時候被馬蹄所踩傷的。

這兩種說法都是說月牙是一塊疤痕。但是在安徽包公祠的一副包拯的寫真像中,發現額頭上並沒有所謂的太陽或者是月亮,在宋龍圖學士像中,也證實了月牙純粹是一種虛構,種藝術形式的表現。

關於這個月牙的開口也是很有講究的,根據京劇大師裘盛的介紹,如果月牙的開口是朝右的就說明包拯在陽間進行審案,如果開口朝左,說明包拯已經到陰曹地府去審案了。當然這些都只是戲劇舞臺上的表現,實際上他的月牙跟他的黑臉一樣,都是人們所寄託的一種美好的願望。用明月當空來形容包拯,也是希望以後的為官者像包拯那樣,清正廉潔、潔白無瑕。

包拯圖片

不管是電視劇中的包拯,或者是戲劇中的包拯,又或者是圖片中的包拯,他的形象基本上都是“鐵面無私”的,黑色的臉頰、烏黑濃密的鬍鬚,額頭正中間還懸著一個月牙兒,眼神堅定,用自己犀利的眼神和睿智的頭腦來判定是否對錯。

周杰飾演包拯

那麼歷史上的包拯是怎麼樣的呢?是否跟上面說的是一樣?其實,歷史上的包拯並沒有像照片或者戲曲上所說的黑臉,根據開封包公研究會的副會長解釋說:“在宋代史書上,都沒有記載關於包公臉黑的話語,所以說明包拯其實他的臉並不黑,是一個白臉的書生。”那為什麼在現在形容包公的時候一定會說包拯是黑臉,他的臉面是怎樣變黑的?這樣的做法又有什麼意義呢?

包拯的黑臉是黑臉是歷代以來化妝師所創作的一個藝術傑作,認為黑臉象徵著包拯的鐵面無私,堅定不移的執法精神。這其實就是一個突出的藝術形象,所以跟原來包拯的面貌沒有什麼關係。根據合肥出土的包拯墓中,專家們進行檢驗分析後,認為包拯的個子只有一米六五左右。

在包拯判案的時候會有兩樣道具進行使用,其中一樣是獨角獸。傳說中獨角獸是斷案的神器,據說能夠辨別是否,看到別人在爭執的時候會用自己的角去頂壞人。所以包公在自己的公案上會放置獨角獸,用此來表示曲直明鑑。另外一樣道具是三口銅鍘,龍頭鍘是用來斬皇親國戚的,虎頭鍘用來斬貪官,而狗頭鍘就是用來斬刁民。但這也只是傳說,歷史上並沒有這些東西,史書上也並沒有記載。

包拯的品質

包拯的品質不用多說想必世人也是知道的。他的品質可以用范仲淹的一句話來概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忠君愛國,以人為本,剛直不阿,清廉不屈,以身作責,不怕權勢的威脅。真是這些優秀的品質才讓後世之熱所緬懷。他從來不會阿諛奉承,拍上級的馬屁,也不會動用小心思騙取上級的的歡心,更不會為了一己利益而騙取百姓的金錢。對於這樣貪贓枉法的官吏,他主張要罷掉他的官,革掉他的職,讓他永遠遠離朝廷。

包拯畫像

包拯的忠君愛國體現在他向皇上呈上的奏摺裡,裡面的每一句話都承載著包拯想把國家治理好的願望,比如願陛下遵而行之等句子。他為國家社稷著想的心思融在每一個奏摺裡,想必皇上也能夠明鑑。在包拯的心中除了國家,還有百姓,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沒錯,包拯正是將這句話付諸行動的實踐者,所謂從理論到實踐,正是這個道理。北宋中期,政治腐敗嚴重,官吏貪汙的時間屢見不鮮。老百姓被官吏壓迫得生活不能自持。包拯把這個問題看在眼裡,於是直接上奏皇上,請求薄賦稅,改鹽法等。他對人民的疾苦表示深深的同情。至少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已經做到盡力而為了。

有著剛直不阿品質的他不害怕權貴。他寫過一首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先哲有遺訓,毋貽來者羞。”大致的意思也就是做官的話就要做好官,千萬不要留下不好的方面,被世人唾棄。這也是伴隨包拯一生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