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8日電 據英國《華聞週刊》微信公眾號“華聞派”報道,英國中小學從3月20日開始閉校,除了關鍵崗位員工的孩子可以繼續上學之外,其他孩子只能留在家中,由父母監督他們上網課或自行進行家庭教學。
4月20日開始,英國的學校結束常規的復活節假期,陸續開展網上教學,不少英國華人家長開始了邊上班邊在家輔導“神獸”學習的經歷。
幫孩子設定各種硬體,解答各種“超綱”問題,這只是家長們面臨的入門級的問題;孩子時不時走神、想吃個零食,家長還得充當臨時老師的角色,分分鐘把他們“按”回電腦前認真聽課;更別說最令人崩潰的輔導作業。這些都是對家長體力、腦力和忍耐力是個考驗。尤其是雙職工家庭,還要面對“誰來管孩子”的終極拷問。
家有倆娃,只能“抓小放大”求老師放過
家住倫敦的凌潔是一家線上教學平臺的創始人,有著豐富的網路教學經驗。凌潔家有兩個兒子,一個五歲,一個八歲,都在英國的私立小學讀書。
她告訴記者,平時孩子爸爸經常出差,很少在家。自從英國疫情蔓延之後,孩子爸爸經常在家裡。“孩子和爸爸相處時間多了,他們在家說中文的機會也多了,一天還能和國內的老人影片幾次,孩子的中文水平進步很大,我們還挺享受前段時間的生活的。”她說。
但是自從學校開始上網課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開學前的一個週末,凌潔開啟郵箱,傻眼了,倆娃學校24小時內發了超過30封郵件過來,安排學校即將開始的網課。“老師、校長還有其他的學校工作人員,每有一個通知就發一封郵件過來,我們都搞不清楚誰是誰,也不可能一封封地看,只能挑重要的看。”
倆孩子開課的第一天,凌潔抓狂得“都快發脾氣了”,學校升級了App,更復雜了,有兩個孩子要忙,“頭都要炸了。”
凌潔苦笑著說:“我們倆工作都很忙,雖然他爸爸在家,但經常在開電話會議,我自己也有很多課。經過第一天的忙亂之後,我們迅速決定,只管老二,不管老大了。”她接著說:“一個是真的沒有時間管,二是大孩子也沒必要管了。他可以自己上課、寫作業,我們管他幹啥?”
“老大有學校發的iPad,老二上網課也需要一個,我和丈夫工作都要有自己的電腦和手機。有時兒子上樂器的私教課還要佔著兩個客戶端,要從不同角度來看。最搞笑的就是老大練空手道也要透過網課,在院子裡練,還得給iPad插著電,有時裝置都不夠用。”凌潔無奈地說。
網課上完第一週之後,估計大兒子的老師也感覺到家長不是特別上心,專門給凌潔打來電話。凌潔工作太忙,也沒接到電話,直接給兒子的老師回了封郵件,向老師解釋了他們家的情況。
雖然嘴上這麼說,但凌潔自己對孩子的情況還是“有譜”的,“老大每天自己讀很多書,所以英語也不會差到哪去。”
凌潔和丈夫還分工合作,把兩人的時間表一起進行規劃。
她笑著說:“如果大人特別忙亂,孩子也是亂的,還不如大家都互相放對方一馬。”
學校課程滿檔,發展興趣“見縫插針”
未來在自媒體行業工作,她七歲半的女兒在私校上小學。但和寫信給老師“求放過”的王凌潔不同的是,她工作時間比較靈活,加上只有一個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監督孩子的學習。
她說,女兒每天的時間都被學校安排的網課佔得滿滿的,基本上孩子的學習強度和在學校一樣。
“學校的課程節奏很緊湊,中間只有15分鐘的休息和一個小時的午餐時間。我們能見縫插針再補充點其他要完成的。比如午餐的時候我會讓她練會兒鋼琴,有時學學中文。再有時間,下午可以再安排她做點其他興趣愛好,比如讀詩、唱歌、配音和作曲。”未來告訴記者。
未來還會抽空“盯著”只有七歲半的女兒,督促她不要開小差,“在家學習不如教室裡那種學習的氣氛,小孩嘛,也不可能一直坐在那,像個機器人那樣去答題、寫作文,他們肯定一會兒發會呆,一會兒塗塗寫寫。”
由於工作時間比較靈活,能兼顧自己工作的同時,也能監督孩子的學習,未來覺得自己算是挺幸運的。“因為家裡也只有一個孩子,年紀也比較大了,大部分的作業也能自己完成。”她說,“當然,如果你幫她把關把關作業的話,完成的質量更高些。”
未來也很理解那些雙職工家長,尤其是需要全神貫注在自己工作上的家長,“即便學校安排了這麼多的課程,他們要跟下來,還是挺吃力的。”
在復活節假期,學校沒什麼課,未來給女兒報了兩個網課,學習畫畫和數學,基本每天都有安排。
未來還和幾個華人組成了一個互助小組,這幾個華人家長的孩子和未來女兒年紀相仿,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長,每天下午分別給孩子上中文、科學、詩詞和數學網課,也堅持了上了好幾次課。
到了週末,作為中文學校的老師,未來在週六上午要給其他孩子上中文網課,她女兒也會跟著她學中文。
但是學校開學上網課之後,課程安排得很滿,未來就把畫畫和數學的網課以及華人互助小組的網課頻率降低了頻次,變成每週一次或利用零碎時間。
“說真的,我還希望學校不要安排這麼滿的課,這樣我們能有更多時間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來學習,這樣更省時省力。”她進一步解釋說:“比如有些作業在列印好的紙上作答就好了,學校非要求把整句話都謄寫到格子本里,本來很簡單的內容,但是完成起來就很耗時間。”
快樂最重要,能學多少就學多少
中西合璧的家庭在進行居家教育時,也體現出了中西思維的差異。
Jenny的丈夫是英國人,兩人育有一兒一女,分別是五歲和七歲。“我丈夫工作特別忙,平均一天七個小時電話會議,午飯就是在辦公桌上隨便吃兩口,在他工作的時間裡,我都很難見到他;我雖然時間稍微靈活一點,也是全天上班,工作也很忙。”她說。
沒人管孩子,只能讓孩子放飛自我,“白天的時候不是看電視,就是打遊戲。”
因此,兩個孩子學校佈置的功課,Jenny和丈夫只能在晚飯之後分頭輔導他們做。有時兩人忙起來,兩三天才輔導孩子做一次作業,做不完就留到週末做。
“我們平時上班已經忙了一個周了,好不容易盼來了週末,還要扮演週末教師的角色,有時候會想,什麼時候自己才能徹底放鬆一下。”Jenny道出了雙職工家庭在疫情期間,既要上班又要當週末教師的無奈。
平時沒人督促孩子的學習,Jenny的丈夫也不著急,還和她說,特殊時期能學習多少就學習多少。和“心大”的丈夫不同,Jenny覺得作為家長失職了,每天都揹負著沉重的心理負擔。為此,Jenny上週還特意請了一天假來輔導孩子學習。
在Jenny的督促下,兩個孩子學校佈置的課程都完成了。Jenny還下了一個App,利用每天零散的時間讓孩子們學學中文,但學校課程之外的網課則完全沒上。
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Jenny的丈夫和她的理念不太一致。“我老公總說‘學習是一個馬拉松’。他覺得小學階段的教育是很重要,但沒有必要那麼著急。每個階段的學習都有需要衝刺的時候,只要把握好衝刺階段就好了。”
除了週末幫孩子補課之外,Jenny的丈夫還特別在意孩子在家裡學習之後,是否覺得快樂。“他特意請人在花園裡安裝高爾夫練習草坪,還準備買一個非常大的水滑道來豐富孩子們的生活。學校的老師也說:最重要的就是,孩子是安全的、快樂的就行,其他都不重要。”
雖然一度因為沒有時間輔導孩子的學習非常自責,但現在Jenny也慢慢接受了丈夫的觀點,學會用平常心來對待非常時期裡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他們能學多少就學多少吧,而且我們大人也要有自己的時間。如果既要顧工作,又要管孩子,真的是超人。”(彭琳)